总书记22年前的“工业之问”,浙江有了新答案

总书记22年前的“工业之问”,浙江有了新答案
2025年03月27日 11:44 新浪网 作者 滚动消息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如果我们不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那么舍我其谁呢?”

  当下,面对“工业之问”,浙江有了新答案——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4年,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规上营收9.19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8.3%,相比2023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全年营收同比增速5.9%,高于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

  这些大大小小的数字里,藏着浙江制造业的新变化新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01

  新成员

   2024年,浙江万亿集群再添新成员。

   继绿色石化、现代纺织与服装、高端软件、智能物联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群营收首超万亿,浙江的万亿级集群累计达5个。

   “万亿级产业集群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省经信厅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几年,浙江通过加快集群协同创新、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等举措,集群发展速度加快,地方产业“显示度”越来越高。

极氪汽车。高博雯 摄

   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群为例,去年浙江该领域重大项目不断,长兴吉利高端车型项目、义乌翼真高端车型项目投产,湖州卫蓝固态电池项目、台州清陶固态电池项目加快建设……

  2024年,浙江汽车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5%,这些投资项目,不光进一步做大产业基本盘,也助力浙江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

   万亿级集群的赛道里,竞争也很“激烈”。

  比如智能物联集群,2024年该集群实现规上营收13528亿元,在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排名从第4位上升到第2位,同比增长9.9%,高于规上工业5.1个百分点。

  高端软件集群则实现营收13452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

   再看特色集群,发展势头也很快。集成电路、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电气等集群营收增速均超10%。其中,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中,2024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

   “万亿级集群基础巩固,特色集群带动有力,这些快速成长的产业,有效支撑了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上述负责人表示。

  02

  新身份

   过去一年,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长三角大飞机等4个集群喜提新身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浙江累计入选8个,全国排名第二。

   集群晋级“国家队”,意味着浙江产业集群能级的提升。

  比如浙东工业母机集群被业内专家认为最有实力冲击世界级集群,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集群的产业链最为齐全,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农机出口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等,各有各的底气。

   产业能级提升,离不开创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5%,高出规上工业0.3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机器人与数控机床、智能物联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研发比重超5%。

位于宁波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该中心供图。

   今年,浙江在提升产业能级上,又有新布局。

  日前,浙江发布新一批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名单,其中就有浙江省高档机床关键基础件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和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

   “这两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后将助力两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更上一层楼。”省经信厅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基础件技术研究和难题攻克,可以助推提升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基础件技术;碳纤维装备、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开发应用等,将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船舶航海等领域有广泛的市场化应用前景,进而推动集群整体实力的提升。

   集群能级代表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浙江接下来将构建完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统筹推进“新星”产业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推动智能物联、现代纺织、工业母机等集群向世界级跃升。

  03

  新成果

   过去一年,在集群带动下,浙江各产业活力迸发,新成果不断。

   2024年,浙江鉴定验收工业新产品5457项,同比增长68.7%,其中36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认定浙江省首台(套)装备248项,新能源装备集群林东新能源兆瓦级模块化潮流能发电装备等3项产品被认定为国际首台(套)。

   集群吸引力不断增强。2024年,全省734个集群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30.8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19.7%。招引落地总投资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128个,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集群项目数量居前三。

   具体到某一产业,也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比如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这几年,在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等支持下,“一根丝”不光可以做衣服,还能“上天入海进人体”。2024年,浙江省产业用纺织品超全省纤维材料用量的三分之一,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25.1亿元,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

位于绍兴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展厅。涌金君 摄

   再看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企业活力不断被激发。2024年,全省共获批上市创新药6个、国内首仿药6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7个、二类创新医疗器械11个,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梯队。此外,新和成、中美华东、普洛药业等5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超百亿目标。

   保持并激发集群活力,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态。

  接下来,浙江一方面将支持龙头企业承担更多攻关和试点示范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另一方面,将深化核心区、协同区培育,让集群各参与主体都能享受到集群红利,形成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良好氛围,助力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