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限塑令禁止使用塑料微珠?化妆品行业谁先“中招”

限塑令禁止使用塑料微珠?化妆品行业谁先“中招”
2021年01月05日 09:50 新浪网 作者 美妆头条

  记者 | 张静

  本文为《美妆头条》原创作品,转载请授权

  随着2021年的到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规定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相较于2008年发布的限塑政策,《意见》被业界誉为“史上最严限塑令”。不管是原料厂家,还是化妆品企业,都面临着时间压力下的巨大挑战。因为该文件第三类淘汰类中规定,从2021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这是全球“限塑令”升级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化妆品市场更加规范化、国际化。

  最严限制塑令落地生效

  塑料微珠退出历史舞台

  塑料微珠是直径小于5mm的塑料合成颗粒,常用原料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等。因为塑料微珠非常细小,比较稳定,而且价格便宜,所以经常应用于日化产品中。根据相关研究所初步计算,一支普通的深层净化洁面乳就含有多达360000个塑料微粒。

  

  除了常用的磨砂膏、洁面乳、牙膏以外,塑料微珠作为具有肤感改良等作用的功能性粉体,被大量应用于彩妆中。它能为消费者在涂覆产品时带来柔软顺滑触感,并伴有柔焦等光学效果。这种即时的感官效果能提升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的舒适度与愉悦感,深受原料、品牌和消费者三方的欢迎。

  

  但它却有一个“最致命”的特点,那就是不溶于水且不易降解。据科学研究发现,这些塑料微珠进入海洋后,在海水中会吸收并依附海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携带有害物质的塑料微珠,被海洋生物食入后,有机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从而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均造成严重危害。塑料微珠虽易于制造,但降解却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对环境有着持续不良影响。

  鉴于塑料微珠对环境不可逆的危害,近年来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日化产品中禁止添加塑料微珠的呼声都居高不下。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等,都已经采取了行动,通过法案、行政命令等方式限制塑料微珠的使用。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市场,中国对塑料微珠的需求可想而知。2017年,国家生态和环境部门将微珠以及含有微珠的化妆品和化学药品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清单。而随着《意见》的落地生效,化妆品行业对于塑料微珠的使用也将逐渐消退。

  彩妆研发面临挑战

  环保将是大势所趋

  而关于限制塑料微珠,业内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除却大多数有环保意识的人士,也有少数派权衡利弊后质疑是否真的已到了必须限制使用的程度。塑料微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洗面奶、牙膏等洗去型。另一种是防晒、彩妆等免洗型。

  很多洗去型原料商已经着手在寻找环保可再生的塑料微珠替代品,比如用胚芽粉等等来替代聚乙烯磨砂粒子,用木材制作的生态金葱粉来替代传统塑料制成的闪粉等等,这些替代品的共同点就是可以降解,肤感与塑料产品无异。在销量排名靠前的牙膏、洗面奶等磨砂类塑料微珠大户中,都在逐渐使用海盐、岩泥、坚果壳、燕麦、杏仁等原料替代塑料微珠。

  

  不仅可降解、零污染,还能被赋予更多的功效性,有利于品牌的宣传。比如资生堂水之密语海盐沐浴露,比起单纯只有磨砂清洁功能的塑料微珠来说,更具有卖点,也更吸引消费者。再比如美国NO.1磨砂膏圣艾芙就采用核桃壳精研粒子来代替塑料微珠,深受消费者认可。

  不过相比较洗去型产品,彩妆等免洗型产品的运气显然没有那么好了。少了塑料微珠,彩妆产品的肤感将会明显下降。最可怕的是塑料微珠在彩妆品中的运用,目前还很难找到替代品。本来可选择的替代物质组成范围就不大,除了合规等基础方面的考虑,还需权衡成本等实际因素。而除了国内彩妆需遵循这一规定,未来进口彩妆品也要遵守这一禁令。

  

  污染问题不断加剧,消费者更倾向于天然环保的产品,品牌的环保意识也逐渐提高,环保不再像“口头禅”一样被提起,而是逐渐落实到产品中的方方面面。悦木之源产品包装纸盒,采用通过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环保纸张,其中含有约50%的回收纤维,可实现99%的回收利用。REN品牌为消费者提供的全新产品可回收包装,是由20%的海洋塑料垃圾以及80%的回收塑料瓶制成。佰草集80%以上的产品均采用可回收降解外包装,纸盒全部用再生纸制造。林清轩的产品外包装更是采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

  近些年,可持续性和绿色环保已成为化妆品行业中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品牌最大宣传亮点。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提升,这一理念也渗透到整个化妆品产业链,并逐步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绿色环保当下显然已成为大趋势,品牌只有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化妆品产品,才能够有效提升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