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2019年10月11日 22:32 新浪网 作者 传媒樱桃派

  《请回答1988》又一次成为了焦点,这次是因为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告破,有火眼金睛的网友发现——《请回答1988》第八集一闪而过的画面中,告示栏里贴着的竟然就是当年这起案件原型凶手的画像。

  我们先看看韩媒使用的当年警方公布的嫌疑人模拟画像↓↓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再看看《请回答1988》的布景↓↓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有没有一种起鸡皮疙瘩的feel?

  看过《请回答1988》的宝宝们都知道,这部剧讲了1988-1994年间双门洞五个家庭的故事,故事时间和华城连环杀人案发生的时间重合。了解了这个背景,再回头看这个不足两秒的镜头,真正感受到——制作团队细节控有多严重!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请回答1988》真的是永远看不厌的欢乐源泉。剧中有家人、邻里、朋友之间相处的平淡温馨,乐乐呵呵扯扯闲就是一天光景;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也有青春期恋爱荷尔蒙的冲撞,少年情窦初开总是胆怯又纯情;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还贡献了不少表情包,譬如经常智商下线的迷糊女主德善;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以及双门洞当之无愧的表情包大户金正峰。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但家长里短中,又暗含了不少让人感同身受的人生道理。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总之,《请回答1988》为我们呈现了最温暖美好的平凡人生模样,小确幸和遗憾并存,观众也在大笑和落泪中来回切换。但是,仅仅靠双门洞日常故事+“正焕还是阿泽”的猜老公套路,这部剧恐怕很难让超36万名网友打出9.7的高分,成为迄今为止口碑评分最高的韩剧。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有一种细节控叫《请回答1988》

  在容易被注意和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下同样多的功夫,把故事中的每一帧画面做到极致,才是《请回答1988》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为了让大家get制作团队是如何下功夫的,表姐把这部剧的“细节控”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场景布局上,也就是那些一动不动的“静物”,讲究的是80年末90年初的时代痕迹还原,即便演员表现无法预计,布景也已经先拿下三分。

  譬如所有故事发生的地点双门洞胡同,就是制作方“搭”出来的,2016年拆除时,剧迷都非常不舍。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所有室内布景都自带了时间的刻印,将观众一下拉回三十年前。

  因为中彩票发达了的正焕家是原木风。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因为爸爸陷入债务问题,德善一家住在正焕家楼下的半地下室,居住环境是清苦陋室feel。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小小年纪就出道的围棋少年阿泽家,书架上有奖杯,墙上粘贴了发黄的棋谱。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当然,大场景对那个年代的高度还原,离不开每一件坐上时光机的安静道具。

  如拨号式电话;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播放卡带的收音机;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插卡式游戏机;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以及男孩房间里一整套的《灌篮高手》漫画等等。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电视里永远播放着当时的新闻、影视剧和劲歌金曲。

  譬如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风靡韩国的《英雄本色》也多次出现,周润发和张国荣是绝对的实红;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双门洞小伙伴们一起看那年年的MBC大学歌谣祭,纷纷pick了组合“无限轨道”。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组合的主唱申海哲后来组建了韩国摇滚第一组合N.EX.T,还成为鸟叔的好友。

  《请回答1988》开播的前一年,申海哲去世,他在1988年留下的这首《致你》也成为《请回答1988》的经典插曲。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德善和阿德到电影院看电影,银幕上放的是陈冲和邬君梅主演的《末代皇帝》。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够不够穿越??但仔细想想,这部电影在1987年上映,1988年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九大奖项,当然有机会被当时的德善和阿泽看到。

  1988 年,除汉城奥运会外,韩国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池康宪挟持人质事件”。池康宪也是电影《假日》的原型,《请回答1988》中同样有体现。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不难看出,制作团队已经将时代背景完全融在《请回答1988》的点滴细节里。

  对往日场景的还原能细致到什么程度呢?

  正焕一家看奥运会开幕式时,电视里韩国运动员林春爱接过火炬,妈妈随口一问:林春爱在哪拿的金牌?大家看看哥哥正峰的回答: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再看一则“为什么爱吃泡面”的介绍: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边角碎料全部有据可依,还原度可谓满分,当然,还有知名的棋盘梗。

  总之,剧里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物件,每一句台词都从那个时代而来,严谨到无懈可击,让人服气。不过,这些细节和那张贴在墙上的嫌犯画像都还只算细节控“初级”,我们来看看更高级的——细节从静物蔓延到角色身上,贯穿剧情,那才是真正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德善参加完奥运会,因为之前过生日的矛盾,满怀歉疚的爸爸在街角等女儿回家。德善拿出了获赠的礼品,有乌干达选手赠送的眼镜,几内亚选手送的帽子等。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原以为就是随口一说,不需要当回事儿,但是!网友竟然在电视画面里找到了送眼镜的乌干达选手!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这应该算隐藏惊喜彩蛋了吧??

  整部剧,观众一直在“猜老公”中度过,正焕和阿泽的拥趸骂战无数,但其实谜底早已揭晓——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成年德善和老公坐在一起,老公用左手端起了杯子,而双门洞所有男孩中,只有阿泽是左撇子。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抠细节和不抠细节的导演真心差很大

  一部好剧连细枝末节都在讲述角色最心底的情感,都在帮助剧情向更淋漓尽致的方向发展,还带给了观众探案一般的爽感。

  所有看似偶然的情节,都是必然结果的“引子”,没有什么神转折,没有什么崩人设,观众也没有随时都发懵的观感。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为了做到这一点,制作团队花费了许多心思。

  有场戏,德善和正焕为了躲老师挤到一处墙缝里。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饰演正焕的柳俊烈后来透露,为了拍好这对CP发的为数不多的糖,制作团队让两位演员过去彩排,站在一起,测量两人的身型和需要达到的效果后,硬生生砌了两堵墙出来。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饰演正焕妈妈的罗美兰提到,剧本大纲会有对演员的呈现有明确要求,譬如一段台词讲完,会要求演员“不好意思的笑”。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细节的铺垫让演员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经历了280多天的拍摄,出演善宇妈妈的金善映说:因为入戏太深,走出角色后,自己好像经历了心理创伤。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让演员沉浸在角色里尽情发挥,让观众被代入到剧情里欲罢不能,这就是抠细节的好处。

  对比更多的影视作品,会发现抠不抠细节真心有很大差距。

  导演里面,王家卫无疑对细节要求最登峰造极的一个,关于他的名事迹随便列几件出来都能让人瞠目结舌。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比如他不愿意用人工的雪,人工的花,人工的风景,他的解决方式是,等雪来,等花开,踏破铁鞋去找合适的风景,今年没有,就明年再来,时间不是问题。

  拍《一代宗师》,王家卫前前后后花费了12年时间,叶问相关的电影都出了几部,梁朝伟、张震、章子怡甚至在准备这部戏时练成了一身真功夫,张震还拿了八极拳一等奖。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咏春拳传人梁绍鸿曾在书里揭秘《一代宗师》的拍摄过程,其中提到王家卫连叶问穿的长衬衫用什么纽扣都问的清清楚楚。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嫌梁朝伟的气质过于周正,不够“赌徒”,王家卫把房间高度改低,捕捉梁朝伟在狭仄空间的另一面。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拍《花样年华》他不标注时间背景,因为上海每一个季节的蔬菜都不同,王家卫用一种蔬菜,让观众知道角色身处的时间是1962年6月至7月之间。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他执导的电影都采取了四字命名的规律(《摆渡人》只是监制),比如《阿飞正传》、《花样年华》、《重庆森林》、《一代宗师》、《东邪西毒》......尽管本人说是巧合,但也不失为细节控下意识的“洁癖”。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导演是孔笙,《琅琊榜》里,他用场景、服饰、礼仪等还原了南梁风貌,再加上许多心机伏笔,成了公认的良心剧导演。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执导了《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康洪雷也是一名细节控,大家自行感受下这两部里贯穿的脏、灰、土,是不是战争剧该有的样子?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除他们外,谢晋、李安、张艺谋、周星驰、姜文、侯孝贤、徐克、贾樟柯、郑晓龙等导演也都有过极致细节控的报道。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总的来说,所有对细节的执拗、对瑕疵的不能容忍和对自身专业度的恪守,正是这些人能手握经典代表作,难以超越的原因。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重新定义“高配剧”

  完整到连细节都无可挑剔的作品才能称之为经典,成为常看常新的宝藏剧。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换句话说,“细思极恐”其实正是好作品的一大特色。

  这几年,一直有“高配剧”的说法,大概意思从演员到幕后团队,所有配备都是顶级的,道理是没错,但偏偏市面上很多剧走进了误区。

  要么想靠顶级流量阵容吸引观众注意力。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要么砸重金做特效布景,制作团队美学比拼ing,美则美矣,但更显悬浮不接地气。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画面是一个赛一个的失真,换头化妆磨皮特效十级美颜什么的,完全看不出角色正在经历的人间疾苦。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到了真正的故事内核上,逻辑掉线常常见。看到观众集体感触自己的认知出问题。

  譬如这种囊中羞涩的学生住双层大house的桥段,请问是住在哪个平行世界?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所以大家就习惯了看脸,颜值决定了剧情好坏也成了怪相。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同时,观众越来越聪明,不再买“恢弘背景+空洞故事”的单了。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其实,高配剧并不需要这些高配的“噱头”,它需要的,是制作团队和演员群体踏实用心的态度,因为用心,没人敢说全新人出演画面朴实无华的《请回答1988》是“低配剧”,即使观众身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不同,也能被其中的共情触动。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姜文在《圆桌派》讲过两个小故事,或许说明了在乎细节和不在乎细节之间,“真实”质感上的差异。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故事一。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最常要求的就是剧组人扫地,因为在他的记忆里,那个时代的地上没有垃圾——“没得扔,你扔什么?好不容易扔点东西,收破烂的立即收走了”。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故事二。姜文说现在现在的演员都太高,看老照片就知道,以前的人平均身高比现在差了一截,连衣服扣子都显得比现在大。为了能有“那个劲儿”、“更像过去”,他给廖凡准备的戏服上,扣子被故意做大了。

  因为这样,“看着才对”。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冯小刚在自传里记载,一位导演曾批评他:“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新鲜的鲜榨葡萄汁。”说这句话的,也是姜文。

  只因墙上的一张小画像,《请回答1988》又重新定义了“高配剧”

  作为观众,自然是希望行业里懂酿酒、愿意酿酒的人越来越多,讲究“里子”的人越多,在乎“面子”的人才越少。让细节控来的更猛烈一些,让我们也体会一把“不知剧荒啥滋味”的赶脚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