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看电影不要停!”——论一个影迷的自我修养

“看电影不要停!”——论一个影迷的自我修养
2020年10月19日 22:40 新浪网 作者 一起拍电影公众号

  作者/ 无念 陈一

  晚上10点,路上车流行人已逐渐稀少,路灯孤零零地照着地上的落叶,在北京十月的秋风里显得有些萧条。

  然而,这时的文慧园路三号却有一阵人头攒动,那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所在地。就在刚刚,费里尼获得金棕榈的作品《甜蜜的生活》放映结束。

电影资料馆费里尼回顾展映前投屏

  近500名观众一同在大银幕上观看了这部60年前的经典作品。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如朝圣般汇聚于此,进入到同一个梦境中,然后在灯光亮起的那刻被拉回现实,再向四面八方赶去,就这样消失在夜色里。

  虽然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行业,也有着不同的阅历,但却在此刻因为电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影迷。

600多人的大厅75%的上座率全部坐满

  黑暗中的时间里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电影究竟又有什么魔力?它为什么让所有人如此难以割舍,又魂牵梦绕?

  为此,我们采访了七位朋友,请他们来聊一聊自己和电影之间的缘分。或许,从他们的故事里,你也可以找到一丝自己的影子。

  刘总

  女|21|法律专业本科生|广州律所实习 

  “电影总能带给我简单的快乐”

  因为有个影迷爸爸,我与电影结缘得很早。

  我的童年里都是沙发、电视机、DVD和十块钱一张的盗版光碟,最深刻的儿时记忆也是爸爸带着我去电脑城一个隐蔽的小屋子里挑碟片。那个年代,大家的版权意识都还不强,虽然也会收藏一些正版电影DVD,但我们手里更多的还是那些便宜又丰富的盗版碟。

  盗版碟所涉及的片子种类繁多,因此我也什么类型的电影都会接触到。那时最喜欢的是《天使爱美丽》,第一次是我和爸爸一起在家里看的,里面的艾米丽古灵精怪,我们也就一直跟着电影情节哈哈大笑。

  即便到了现在,每次烦躁的时候我依然会拿这部电影出来看。一方面,片子本身的幽默感能让我心情变好,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部影片于我而言有着满满的怀旧感。透过屏幕,我总是能回忆起几分童年时期那种单纯又简单的快乐。

  大学之后,我加入了学校的影协,里面的学长学姐第一次带我去参加北影节,而我新世界的大门也就自此被打开。

2017年参加北影节的票根

  那时候,我的快乐再次变得很简单,和朋友一起相约去资料馆、美嘉、百老汇看电影,平时就忙着蹲票、抢票、在影迷群里转票、收二手票……我们经常会去看深夜场,电影结束之后连地铁都全部停掉了,但大家仍然乐此不疲。

  电影曾带给过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我大学时期的朋友基本都是在影协认识的。在我看来,电影说不定是少数还活着的艺术形式了,虽然我自己可能对文学的感情更深,但电影依然是能真正打动我的艺术种类之一。再加上我自己在思考的时候,其实想法总是会伴随着影像一起出现,因此就会觉得,电影确实是非常契合人思维与心灵的东西吧。

  小王

  男|22|电影专业研究生|跨专业读研

  “即便不拍电影,

  我的生活也一定要像电影一样去过”

  我对电影的感情,经常伴随着很多大大小小的“节点”。

  比如小学时第一次在电影频道看到《泰坦尼克号》,它让我懵懂地认识到电影是如此漫长但又如此惊险、刺激的艺术;到了高中时期我看了娄烨导演的《推拿》,我想我对于艺术的追求就是从影片结束的那一刻开始的。

  不过,这些节点都比不上2017年的FIRST青年电影节来得重要。因为那段在电影节做志愿者的经历,让我开始下定决心要去学习这门艺术,不再止步于“影迷”这一身份。其实早在16年,我就曾以观众的身份去西宁参加过FIRST影展,也是那次的经历让我想要成为一名FIRST的志愿者。

  在做志愿者的那半个月里,我忽然意识到原来我可以离电影那么近。我在那里见到了无数创作者、制片商、青年导演……我发觉我是如此靠近电影的发端,一部部电影甚至就是在我眼前萌出了嫩芽。

  印象最深的是导演张大磊和他的《八月》。我在我大二那年的暑假去影院看了这部片子,那天的影厅里面只有我一个人。看着看着,我忽然被一个简单的场面打动——影片中,主角的父亲一个人坐在影厅里看电影,刚好和那时的我一样。当银幕上的父亲因为电影而落泪时,我也跟着他一起哭了。

  后来,17年的FIRST影展上我遇到了张大磊,我跑上前去对他说我好喜欢你的电影,我看《八月》看哭了,他回我说,“谢谢你的感动”。

  那时只是影迷,对电影的喜爱和尊敬程度还远不及现在。现在,在我跨专业读研,成为一名电影学子之后,我认知世界和生活的方式都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我开始以看电影的眼光观察我周遭的一切。

那年的我跟其他志愿者小伙伴们

  与此同时,我也获得了创作和写作上的便利,我的发展方向开始变得明晰,本科时那些懵懂和混沌的表达欲也逐渐变成了真正想要创作电影的冲动。

  现在的话,看电影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的社会关系、身边聊得来的朋友几乎全部与电影有关,我的生活也就围绕着电影展开,每天都在观看电影、感受电影的创作和表达中度过。

  我想,即便以后不拍电影,我的生活也一定要像电影一样去过吧。

  肖权呈

  男|27|金融行业|北京土著

  “电影让我收获日常的感动”

  我本科专业学的是行政管理,正式成为影迷应该是大一那年,我看了一部让我“入坑”的电影,名叫《中央车站》。

  这部电影我看了至少三遍以上,直到现在影片里的每一个情节我都还记得。在那之后,我好像就突然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了。当时刚好学校有那种ftp的校园内网,会有专门的人把最新的电影下载好放到那上面,按照不同的类型、国家分好类别。我那时候就专门看那上面的电影。

  到后来,我开始慢慢关注一些电影节,比如欧洲三大。而且我那时也会去看一些相关的电影杂志、影人采访,去了解一些最新的电影讯息,看看其他人怎么说。比如我记得当时看了一篇姚晨的采访,她说她喜欢《爱情是狗娘》,我就想知道这部电影究竟怎么样,好在哪里,于是我也去找来看了。

  不过我也有看不懂的时候,比如《风柜来的人》,虽然当时看完也觉得还不错,但就觉得好像有些东西没get到,又不知道是什么。这时我就开始去看大量的影评。我知道自己并不专业,所以我想去听听那些专业意见的看法。

  但我觉得我也不是个盲从的人,比如我现在也会听《反派影评》的节目,我觉得上面的老师都很专业,会从很多角度去分析一部电影或者一个导演。不过有些观点我还是持保留态度的,我觉得我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受。

  我这个人比较感性,也比较悲观,所以我比较偏爱现实主义题材的一些故事,比如《无人知晓》这种,我会觉得生活的本质可能就是悲剧吧。很多人都喜欢看那种很华丽很酷炫的科幻片,我反而无感,不是说它们不好,只是我觉得太梦幻了,生活不是这样的。

  疫情期间,因为工作不是很忙,有时候一天看三部电影,感觉还挺多的。但是现在复工了开始忙起来,有时候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看电影。资料馆每个月的日常放映我都会关注,但是一忙起来总是忘记抢票。今年北影节我其实特别想去看IMAX版的《现代启示录》,之前我就看过好几遍,但是特别想在大银幕上再重温一下,致敬科波拉,但是票实在是太难抢了。

  最近看了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令我太感动了,最后张艾嘉受到启发走出了那段感情的阴霾,我特别能够共情。所以如果要问我看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的话,我想可能就是为了收获更多这种日常的感动吧。

  超辣拿铁

  女|29|影视项目策划|北漂中

  “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虽然已经差不多快要三字打头了,但我的入行其实还是有点晚的,而且这一路还有点波折呢。

  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念的都是编辑出版专业,跟电影的关系不大。以前上学的时候虽然也看电影,但是对电影的研究还真没那么多。让我慢慢从一个电影“小白”进阶到一个影迷这件事,应该要归功于我的前男友了。

  当时上大二那会谈了个男朋友,他是比较喜欢看电影的,有时候会带着我一起看,慢慢我就“入坑”了。我还记得我们俩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斯皮尔伯格的《战马》,看完特别感动,而且我因此还成了本尼的颜粉。在那之后,我就开始主动去搜一些关于欧美影视圈的资料,也会把那些演员的片子拿来看。

  有次特别生气,是《复仇者联盟》上映的时候,我对象不带我去看,因为觉得我对那些打打杀杀的超级英雄不感兴趣,他就偏要和自己的好哥们去看,搞得我就很郁闷。可能从那时起就埋下了分手的种子吧(笑)。现在的话我对漫威的体系可熟了,电影也看得很多了,倒是不知道他还是不是在继续看电影。

上学期间经常从南京跑去上海看影展

  其实从出版行业跑来做电影也是机缘巧合。当时实习的时候在做广告公关,老板给了我一个公众号让我带着写,我就从什么都不懂的状态开始慢慢摸索,开始去补片、写影评,到后来竟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号也越做越大,结果就从公司分出来开始单干了。

  影评写了三年,感到很疲惫。那时候觉得自己写到了一个瓶颈期,而且又很想去影视行业的上游去看看,于是就从南京来到了北京,进入了一家小公司做影视宣发,不过那会做的还是网剧网大。

  虽然那个公司到后来倒闭了,但是那个老板真的很好,她知道我一直很擅长写东西,也想要做编剧,于是就一直培养我做文学策划,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后来从那家公司离开后,我又经人推荐,到了现在的公司,做电影的项目策划,外加一些艺人的宣传工作。

  现在的话就是经常会参加电影节,看很多剧本,对于电影的了解也更系统了。虽然工作也很忙,但是基本上还是会保证平均一两天看一部电影,对了,我还很喜欢看剧,热门的日剧韩剧我都有追的!毕竟现在做这一行嘛,需要时刻保持一个行业的敏锐度。

  刚刚结束的平遥国际电影展我也有参加

  现在回头看,我这一路的经历,虽然也不乏辛苦坎坷,但还是挺值得的。

  欢乐分裂

  女|35+|自由职业|上海土著

  “做一个‘业余影迷’挺好的,

  看电影是细水长流”

  喜欢上看电影的契机,现在似乎也很难界定,毕竟已经过去很久了。只记得那还是2000年左右吧,那时候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互联网也才刚刚兴起。

  最早的时候我就是在电视上看,那时候中央六套有个“佳片有约”栏目,我在上面看了不少电影。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放《云上的日子》,当时看完也不是很懂,就觉得那种唯美的气息太吸引人了。

  再往后就开始大量的看电影,然后也迷上了买碟来看。那时候还是挺疯狂的,因为当时我还是老师,有寒暑假,所以放假基本上就宅在家里看电影,一天四五部算是很正常的。现在想想,刚迷影时的状态特别“饥饿”,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跟老鼠掉进米缸似的(笑)。

2019年的侯麦作品回顾展

  2008年开始,大家就开始在网上下载资源了,所以也就不再买碟了。现在的话,很多碟也几乎都扔掉或送人了,只剩十来个移动硬盘还在家里。

  印象还比较深的是那时候参加上海电影节,10年前那会,也没有什么网上抢票,都是去柜台买票的。而且当时也没什么观众,根本不怕买不到,所以看电影还挺随心所欲的。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去柜台问工作人员,说想看《两生花》。那人都懵了,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以为我把片名说错了,问应该是《两花生》吧。

  那时候,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还有伯格曼的《处女泉》,我都是在上影节看的。旁边买院线片看的观众看我手里拿着一摞票,还跑来问我这时买什么,这才知道有电影节这么回事。

十几年前的票根还留着

  后来,大概12-13年吧,就开始有网上购票了。然后再到这几年,电影节抢票更是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虽然某种程度上看是好事,会觉得喜欢电影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大家的热情也变高了,但是偶尔还是会怀念以前那种自由的无忧无虑的观影状态吧,感觉很纯粹。

  这几年因为自由职业在家,所以也就有了更多时间来看电影看书学习。虽然不至于像以前那么疯狂了,但是保证平均一天一两部电影应该没啥问题。如果说以前对待电影的状态是一种“饥渴”的话,会觉得电影怎么这么多,根本看不完;那现在看电影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习惯吧,细水长流,不可或缺。

  我倒从没想过接下来去从事跟电影相关的工作,因为我觉得把爱好变成职业是一件蛮恐怖的事情。一直做一个“业余影迷”就挺好的,和它保持这种忽远忽近的距离,也会让我比较舒服。

  其实有时候也会有点伤感。早期刚注册豆瓣那会,很多认识的影迷友邻这几年慢慢“消失”了,或是不再看电影了,或许是生活所迫吧,我也不敢确定。只是,我的生活中也发生过很多的变动,我也有很多的生计压力等等,但是电影在我的生活中从未远离过。也要感谢电影吧,它是我生活以外的另一片“乌托邦”。

  一些电影票根纪念

  未来希望能够多去几个电影节看看吧,然后能继续保持着这份热爱,我就已经很满意了。

  Xavier

  男|38|医学博士在读|定居巴黎

  “电影开启了我的另一重人生”

  我2014年出国,目前定居在法国巴黎,医学博士第三年在读,方向是精神疾患研究。

  其实我成为影迷的时间很短。在定居法国之前,我曾经在伦敦呆了一年,那一年里我在影院只看了一部电影,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当时的我几乎只对好莱坞的电影感兴趣,对欧洲电影根本不了解。

  来了法国之后,当时因为并不会法语,等于说是零基础开始学起,然后我发现看电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方式。于是我就办了影院的会员卡,开始经常泡在电影院里去看电影,但其实主要目的还是学法语。

  法国是这样的,基本上除了法国本土的电影以外,欧洲其他国家的新片也经常第一时间就能看到。所以那会,我就通过看法语电影来练习听力,看有法语字幕的其他国家电影来练习阅读。但很多电影其实也看得云里雾里的,所以一些觉得重要的电影,我甚至会看3-4遍。

  就这样,一年下来,我看了100多部电影,法国电影没字幕的我基本上能听懂30%了。等到两年后,我基本上能get到70%了。

当时发的朋友圈

  谁知道,在这过程中,我开始慢慢地对法国电影还有欧洲艺术电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它们的形式往往都很有趣,主题也都很深刻,相比好莱坞那种千篇一律的商业院线片,欧洲电影更能吸引我了。

  因为经常泡在电影院里,周围的很多朋友就会自然地问我最近电影院有啥可以看的。于是我就发现,原来在巴黎本地的华人群体,他们对于观影这方面是有需求的。只不过由于语言沟通不是特别顺畅,或是对这方面不太了解,所以并没有得到重视。

  于是,我就萌生了一个想要做一个公众号的想法。把法语翻译成中文,介绍法国当地院线的影讯,并分享一些自己看过的好电影,服务当地的华人观众。这件事情是纯义务性质的,我也暂时没想过靠它来盈利,毕竟现在影响力还太小了。

  去年5月的戛纳之后,我开始着手去做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已经发了差不多60篇推送,后台也有了上千人关注。今年2月的柏林前夕,我们试着用它去申请了今年柏林的媒体证件,没想到竟然通过了,于是我第一次亲自以媒体身份参加到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第一时间看到了那些全球新片,并进行了一系列报道。

  柏林的媒体证申请成功后,我今年还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和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也出了不少影评和采访。我的愿望是能够参加遍欧洲所有的A类国际电影节。

  今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媒体证件

  不得不说,从一开始的只是把电影当成自己学习语言的工具,到现在的不仅真正热爱上了电影,更亲自去做了一些和它有关的工作,我觉得电影完全开启了我另一重人生。以前我的朋友圈里基本上都是同一个行业的医学家、科学家们,现在多了很多影视圈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艺术家们,这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开始做一些放映活动。我希望能够在中法之间建立起一架文化沟通的桥梁,把一些优秀的华语电影带到法国来。

  不过,我深知现在自己的能力也还很有限,专业储备也还比较欠缺。再加上,因为本身的学业压力很重,但是随着现在对电影还有电影节方面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以为我的主业就是电影,所以这也让我有些纠结。

  未来究竟怎么样,我还不敢说,毕竟法国这边的疫情仍然很严重。但还是希望到明年疫情得到控制,戛纳能够顺利举办,到时候无论如何我应该都会去的。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雷先生

  男|44|公职人员|辽宁人

  “电影是我没事做的时候最想做的事”

  我对电影艺术的热爱源于我的一位大学同学。

  她是非常狂热的电影爱好者、家境优渥的文艺女青年,那时她总买《看电影》和《电影世界》杂志来看,藏碟颇多,可以说我是在她的影响之下才开始爱上电影的。我人生中的第一张正版DVD也是她送我的,莱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后来,这部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爱情观。

  因为电影,我们成为了没有暧昧关系的异性至交。虽然一直有联系,但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在她结婚后被“降”为好朋友,等到她有了孩子后又“降级”为朋友。不过还好,美好的回忆并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

  在那时,我频繁且密集地观看了大量的影片,电影成为了我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我上个月在北京的英皇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叫做《张素英的城堡》的纪录片,片子真的算不上好,但我看得很感动。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片眼”就是张素英回应别人问她垒高“城堡”的目的时,她说的那句:“呆着么事做(大意)。”

  我觉得影迷看电影,有点像张素英不断堆砌砖石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需要论析出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因为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答案”,是“么得事做”时最想做的事。

  电影带给了我太多思想方面的改变,它丰富了我的价值维度,让我见识了多种的美,特别是我曾经不以为美的,那些含混的、险峻的、失序的美。

  于我而言,电影是迂平人生之外的歧路,是市井生活之外的野趣,是饱暖俗念之外的遐思。

  我认为,电影可以给人类的浪漫一个居所和守护,就像鲍勃·迪伦的一首歌——《Shelter from the Storm》。人间风雨多,精神浪漫是很有必要的。

  今年参加林象放映章明导演作品展

  注:以上所有照片均得到拍摄者本人授权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看电影电影世界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