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内地引进R级片生态考

内地引进R级片生态考
2021年05月09日 22:00 新浪网 作者 一起拍电影公众号

  作者/无念

  那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中国人民老朋友——“郭达·斯坦森”,又回来了!

  5月10日,由盖·里奇执导,杰森·斯坦森主演的新片《人之怒》定档国内公映。这是五一档长假过后公映的第一部进口新片,也是今年继《21座桥》后又一部北美引进R级片。目前影片已于5月7日在北美本土上映,烂番茄的观众爆米花喜爱度高达93%,IMDb上的评分也有7.4,整体质量还不错。

  众所周知,R级片,也就是限制级影片(Restricted),要求17岁以下的观众在父母或成人的陪同下观看,因为这些内容里包含了一定的性爱、暴力、吸毒、脏话等情节。杰森·斯坦森近几年主演的大多数R级影片,都曾引进过内地,包括《机械师》《玩命追踪》《铁血精英》《蜂鸟特攻》《家园防线》《机械师2:复活》等,票房体量也都稳中有进,他也当之无愧的成了“R级片专业户”。

  借着此次《人之怒》公映的机会,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R级片在内地的发展史。从1994年中国打开进口片的潘多拉魔盒,形形色色的引进片纷至沓来;到如今已经愈发成熟的内地电影市场,年度票房突破600亿。如今,R级引进片的生意,还好做吗?

  成龙,打开内地R级进口片大门第一人

  1994年,《亡命天涯》引进国内,成为了内地第一部进口片,但是这部影片的分级是PG-13,也就是13岁以下的小朋友不建议观看。由于制度原因,早年间我们选择进口片的标准,大多数都是这种相对老少咸宜、和谐健康的影片,真正的R级片,在国内寥寥无几。

  那么,国内第一部引进的R级片是什么呢?

  你可能想不到,其实是成龙大哥的《红番区》

  《红番区》1995年1月21日在香港本土上映,一周后引进登陆内地院线,在国内获得了3500多万元的票房。随后,影片在1996年2月23日登陆北美市场。由于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紧张激烈的暴力打斗戏份,因而在北美被评为R级。

  现在看来,《红番区》的历史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不单单是因为,它逐步打开了R级片在内地的市场,证明了这类影片在国内也具有不错的商业潜力;同时,这也成为了成龙撬开北美市场大门的里程碑之作,是成龙电影转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另外,本片的票房对于当年处在低迷状态的内地影市也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更是首次将“贺岁片”的概念引入内地

  在这之后,R级片开始陆续登陆内地市场,包括施瓦辛格的《真实的谎言》、威尔·史密斯的《绝地战警》、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雷德利·斯科特的《角斗士》等等。得益于当时相对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制度,这些电影多是以“一刀未剪”的足本进入的内地院线。

  进入21世纪,内地院线看到好莱坞大片的机会更多了,但同时,环境也发生了变化。2002年,新的《电影管理条例》的实施,意味着未来在国内上映的影片都将经历严苛的审核,因而像R级片中的很多暴力血腥,乃至裸露的段落镜头,都免不了要遭受删减。

  我们整理了近些年,内地公映的部分R级片,并分别统计了这些影片在海外(主要是英美地区)和内地上映的日期,上映版本的时长,以及它们在内地的票房成绩,得到了下面的表格。

  初步看来,表格里这些国内上映的R级片,既有同步分账片,也有买断批片,且票房体量差距间隔较大,从不到1000万,到10亿+,都有囊括。而且影片删减的时长也各有不同,有的能保证“一刀不剪”足本上映,也有的竟然剪了30分钟以上,几乎完全成了另一部影片。

  接下来,我们不妨就来仔细研究一下有关这些R级引进片背后的故事。

  窗口期和删减长度,

  R级片票房的两大决定因素

  从趋势上来看,内地引进的R级片在数量上其实并不算少。一方面,内地观众展现出对于R级片的喜爱和追捧;另一方面,国内片商对于引进R级片也乐此不疲。

  目前,内地引进的R级片中,前三名分别是《生化危机:终章》《金刚狼3:殊死一战》和《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三部影片的引进窗口期,从同步上映到近两个月不等,删减时长也都有长有短,但是都不约而同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排在第一的《生化危机6:终章》以超过11亿的成绩稳坐引进R级片的头号交椅,也是内地所有引进批片中成绩第二好的,仅次于《摔跤吧!爸爸》。作为《生化危机》这个金字系列IP的最后一部,影片在北美公映近一个月后进入内地市场,势头强劲,尽管遭遇了7分钟的删减,但仍然创下了多项票房纪录。不过,这部影片和其他纯买断版权的批片不同,海外片商仍将参与分账,并获取大头的分账费用。

  第二名是来自“X战警”系列的《金刚狼3:殊死一战》,这是一部分账片,内地和北美同步公映。同样的,这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主打英雄迟暮的伤感气质,因此对于国内观众而言,它也具备了强烈的情怀价值。不过,本片删减了14分钟,删减幅度较大,很多观众反映影片出现了部分情节不够连贯的地方。即便如此,影片还是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眼泪,拿到了7亿多的票房。

  第三名则是《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影片的上映时间相对较早,曾一度是内地R级片中票房最高的一位。这部影片曾在网上轰动一时,片中删减的一段正是主角在教堂里“大开杀戒”的一场长达四分钟的长镜头戏份。毫无疑问,这也是片中的一大看点,删减之后无论从连贯性还是娱乐性上来看,都大打折扣。好在影片的整体质量仍属上乘,因而最终仍收获了近5亿的票房。

  综合看来,影响R级片在内地票房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主要来看,相比影片的删减幅度,窗口期的长短对影片的市场成绩影响会更大一些。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极少数同步引进的分账片以外,大多数R级片其实都要经历长达数月的窗口期才能与内地观众见面,短则不到一个月,长则甚至超过一年。而越往下看,我们会看到,大体上窗口期的长短和票房的高低呈现某种负相关,即窗口期越长,票房也就越低。

  这其实不难理解,一般来说,传统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厂的大体量商业制作,基本上都以分账片的形式登陆内地,这其中的R级片本身数量就并不多,就算没法同步也不会推迟太久上映。而窗口期较长的,往往是一些相对来说体量中等且偏下的批片,主要作为填补市场而存在。这一部分的市场本身就比较有限,而窗口期越长,网络资源流出的概率就越高。更何况,还要考虑国内不同档期、同档期的竞争对手,以及宣发程度等多方的影响。

  那么,删减是不是就对影片完全没有影响了呢?当然也不是。

  没有人想看被删减的版本,但在大的体制框架下,对于内地的电影市场而言,这多少有点像是某种“无奈之举”。表格中所列出的《金刚狼3:殊死一战》或许只是某个特例,但像删了38分钟的《云图》,35分钟的《美国骗局》,以及23分钟的《无处可逃》,票房成绩都远算不上特别优秀。尽管其中《云图》仍然拿到了超过一亿的票房,但对于这样一部众星云集,口碑出众的影片来说,删减对于故事情节和艺术表达完整度的损害,仍然是极其巨大且致命的。

  那些足本上映的影片,是不是就一定相安无事呢?同样也不是。

  比如像《荒野猎人》,尽管显示的片长都是156分钟,但是有观众在比对了两版后发现,内地版本仍然少掉了很多镜头,这些镜头可能长度只有几秒,而另一些画面上也被做了一些“手脚”,让它看起来不那么血腥暴力。同样的做法还发生在《水形物语》上,这部先后获得威尼斯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内地公映版本给女主角加了一条“小黑裙”,令人哭笑不得。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删去几秒钟的裸露镜头、床戏、血腥场景,以及涉及政治相关的敏感镜头等,导致最终的拷贝时长和原版时长看上去仍能保持一致,这对于R级批片来说,也算是“常规操作”。但无论如何,如果能通过类似的“伪装”,让这些R级片得以“顺利”上映,并且如果还能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的话,或许这也算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不过,尽管表格里只列出了2010年以后的R级引进片,但其实在那之前,也有很多影片没有逃过“剪刀手”的命运,只不过当时的放映介质还是胶片,加上年代较为久远,所以难以统计。比如保罗·范霍文的《黑皮书》,这部被称为“欧洲版《色·戒》”的影片于2006年9月在荷兰本土公映,直到2009年2月才登陆内地市场,窗口期长达873天!而原版的145分钟时长,进入内地时被删去了35分钟,但最终本片仍取得了近1800万的票房。

  当R级片不再血腥暴力,还有市场吗?

  很多人一提到R级片,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片子“尺度不小”。具体大在哪里?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俗,乃至政治敏感,不一而足。这也导致了很多观众对于R级片形成了特定的期待观感,刺激的情节、紧张的打斗、激烈的枪战、甚至是大尺度的裸露性爱场景……这些似乎成为了观众们对于一部R级片最直白的印象。

  但其实,表格里列出的很多影片,其实也并不满足以上条件,但同样被定级成了R级片。

  比如,很多人难以理解,曾摘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国王的演讲》,竟然也被评为了R级。这部没有暴力血腥以及任何低俗内容的影片,仅仅因为片中有一段主角在演讲中咒骂脏话的桥段,就被定成了R级。再比如《海边的曼彻斯特》,仅仅因为片中少量的暴力戏份,以及主角拿枪顶住自己头部的场景,也被评为了R级。

  相比广义上的那些偏向商业制作的R级类型片而言,这些明显从风格上更文艺向的R级片,虽然票房体量相对较为有限,但整体质量都相当不俗,无论是对于填补多元市场,还是对于促进电影市场的生态繁荣,都具备重要的意义。

  另外,通过表格我们还可以发现,近几年,R级片的尺度似乎也在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R级片在进入国内时,长度会尽可能趋近原版时长,删减幅度也尽量缩小。

  而从片方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制片公司也开始着手削减一些暴力和性的内容,甚至制作第二个版本,以确保影片获得PG-13这样的较低评级,从而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死侍》。影片由于较多的粗口和直观展现暴力的镜头,毫无意外地被评为了R级,这也让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无缘内地。到了第二部,片方为了迎合更为广大的市场,将原本R级的《死侍2》(Deadpool 2)重新剪辑了一部PG-13的新版本,名叫《死侍2:我爱我家》(Once Upon a Deadpool),并顺利引进国内。

  两个版本最大的区别在于,PG-13版本削减了一些暴力场景,同时脏话内容也有相应的调整。尽管很多观众认为这一版已经失去了死侍这一角色的重要灵魂,但在经历了252天的窗口期后,影片仍然取得了2.8亿的票房,足见该角色的吸金魅力。

  还有一个例子,则是《敢死队3》。《敢死队》这个系列的前两部都是R级,但当片方宣布第三部将为PG-13级时,大多数的动作片粉丝表示失望。尽管史泰龙曾出面替这项争议决定展开辩护,称他们希望能让这一部抵达更多年轻的观众,但事实证明,《敢死队3》在北美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是系列最差的一部。不过,内地的情况完全相反,4.53亿的票房让这一部成为了系列最高。

  总之,整体看来,R级片在内地仍然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即便是疫情的当下,像《地狱男爵:血皇后崛起》这样窗口期长达500多天的R级片,在内地影院复工后公映,仍然取得了8000多万的票房。至于那些较大体量、窗口期相对较短的分账片或批片,更是有机会获得更高的票房营收。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国外院线陆续开放,国内进口片市场也会逐渐恢复正常。同时,随着内地市场的不断开发和愈发成熟,多元类型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在较短窗口期和尽可能趋近足本上映双重因素的基础上,会有越来越多优质的R级片进入内地,实现口碑和票房的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票房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