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载大屏,可能比酒驾更危险?

用车载大屏,可能比酒驾更危险?
2022-09-14 14:57:10 车主指南

你的车还有实体按键么?自从新势力火了,汽车内饰新形态就朝着触屏化“肆意”发展,甚至一个按键的“活口”都不打算留。

但最近就有件“破天荒”的事,长城官方通过对用户的产品调研,决定在新款坦克300(配置|询价)上全系增加空调实体按键。

此举一出,顿时在网络上就形成了两派舆论,其中一派认为长城在产品力的上开倒车,就是为省成本;而另一派则认为长城是真正从用户角度考虑,拒绝花里花哨,把实用的物理按键回归。

触屏和按键谁更好用?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触屏和实体按键到底谁更好用?

为了一探究竟,近日海外一家专业机构就针对于此进行了一翻测试,测试车辆就包括了:

1、全触屏的特斯拉Model 3(配置|询价)、宝马iX、大众ID.3等;

2、触屏+按键比例不等的沃尔沃C40(配置|询价)、奔驰GLB、名爵Marvel R等;

3、拥有全物理按键的沃尔沃V70(2005年发布车型)等12款车型。

具体测试项目是在110km/h的行驶速度下连续操作四项功能,包括:1、打开座椅加热,空调调高2℃,打开除霜;2、打开收音机,调到指定电台;3、小计里程清零;4、仪表亮度调到最暗,关闭中控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模拟真实车主,在测试之前测试员会有足够时间了解这台车和车机系统,同时整个测试过程不涉及语音系统,全部为手指操作。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数据,发现最有趣的事情是莫过于现代汽车的分数比老款汽车更糟糕,其中表现最好的居然是诞生于2005年的全物理按键选手沃尔沃V70,完成所有功能仅需10秒,并在此期间行驶了306m。

而采用触屏+物理按键组合的车型则随着按键比例减少,用时逐步增加,其中我们熟知的车型沃尔沃C40、斯巴鲁傲虎、奔驰GLB、则分别用时13.7秒、19.4秒和20.2秒。

有意思的是,尽管名爵Marvel R拥有按键+触屏,但测试用时竟然达到了44.9秒(全场最慢),而行驶的距离也达到了1372米(最长)。

另外,为全触屏操作的特斯拉Model 3、宝马iX和大众ID.3分别用时23.5秒、30.4秒、25.7秒。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就可以看到,纯物理按键的布局确实有着极大的优势,不仅占用驾驶员时间最短,同时能最大程度提高驾驶注意力和行车安全。

相对触屏+按键组合并非不行,有合理的触屏系统操作逻辑下,同样能实现优秀测试成绩;相反复杂的逻辑则带来的体验那只有“糟糕”,就像名爵Marvel R一样足足比第一名多花了3倍时间,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表现惨不忍睹。

另外纯触屏的表现和组合屏一样,成绩都是由系统操作逻辑决定的,不过从时间来看大部分都会比另外两种交互略慢一些,尤其是在空调设置那一栏,多层次的逻辑浪费了不少时间。

触屏就真的危险?

根据海外媒体的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正常驾驶状态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普遍在1秒左右;如果在轻微酒后驾驶,反应时间会骤然增加40%,达到1.4s。

与此同时,如果驾驶员使用纯触屏操作车辆设置,由于眼神将离开前挡风玻璃,转而对焦专注于屏幕选项,因此对路面情况的反应时间会比正常状态增加55%,达到约1.6s。

也就是说,开车时使用纯触屏会比酒驾还要危险。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将按键和触屏化作为一个矩阵模型,针对于一些步骤单一、且功能(比如空调等)相对确定的功能来说,按键则更有价值;但是针对于目标开放、且步骤繁多的功能(多媒体娱乐等),触屏似乎更为高效。

用回按键是省成本?

回到开头的另一个问题,成本用回按键是省成本?其实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众所周知,当下汽车得益于多媒体、倒车影像、雷达等各式各样标准设备的加入,让触摸屏已成为每辆车必须的制造成本,但这时候如果把原本的按键所控制功能融入进屏幕,岂不是就可以把按键成本省下来。

就比如原本按键成本是500,液晶屏也是500(综合制造成本就是1000),那这时候如果换个价值600更大尺寸屏幕并取消按键,这400的成本不就省出来了(综合成本只要600)。

而且事实上一个按键的制造成本甚至比屏幕还贵。

这不是危言耸听,通过采访一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我了解到一个内饰实体按键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其研发成本更是不可估量,研发过程中多项沟通、开模、手感、灵敏度、耐久性和线束验证等都需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当然有一些品牌除外)。

相反中控屏只需要向为数不多的屏幕厂商采购通用尺寸屏,并且显示驱动等程序也是屏幕厂商提供。

尽管实体按键带来的成本增加,但其便利性也是十分值得的,而目前除了长城宣布在坦克300上增加按键外,马自达去年也宣布将在未来所有新车型上取消大尺寸触控屏,转而回归小尺寸屏幕+物理按键。

写在最后

针对于上面的争论,其实汽车厂商又何尝不知呢,为此也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比如手势体感控制、语音控制等,但实际体验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与其研发需数秒才能完成的语音系统等,不如回归只需零点几秒即可完成又“踏实”的实体按键。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未来实体按钮绝对不会消失,反而会以更加简单化、集成化、艺术化的方式呈现。

最后,屏幕前的您认为在车内触屏和物理按键谁更有前景?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