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2019年09月04日 08:37 新浪网 作者 舒心酱

  综艺节目靠“争议点”引发关注,已经成为黑红出圈模式当中的一条捷径,然而并非所有的矛盾都能带来流量收获、并非所有“黑”都能痛并快乐地“红”,比如《一路成年》中梁家辉因误用吸管发生误会、怒斥节目组,此后又流泪致歉、眼含热泪向主持人李锐鞠躬致歉,明明是很戏剧化的一幕,却并没能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讨论。

  究竟是哪一步的打开方式不正确呢?

  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适应内地娱乐的新生态和新玩法?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第一点,在“多途径”传播和“反转”式信息源模式中,这次事件显得过于单一、单调。

  众所周知如今的热点事件十有八九会反转,事件不同利益相关方相继发声、提供会对结果有不同导向的证据,这样的“反转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证了事件的“高潮迭起”式的精彩。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就综艺节目或艺人撕X事件而言,通常的发声方会有官方途径节目组,以及所谓“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在场人士”,还有帮爱豆澄清、复原真相的“粉丝”群体,各方给出不同视角的信息,将事件变为“罗生门”,为种种讨论提供可能性。

  与其说当代娱乐圈吃瓜群众关注的是真相,不如说他们关注的是“事件可以让我发表观点”的可讨论性。

  而梁家辉虽然贵为影帝,却没有爱豆们的粉丝群、数据站、打投组等产业链和话题制造人员,缺乏天然的传播链条。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更何况,节目组的剪辑让人一头雾水,叫人看不明白梁家辉在什么样的话语刺激下为一件小事暴走,又再度流泪道歉;事件本身的性质显得非常轻,梁家辉的态度却很爆炸,两者之间严重不对等。

  通常这样的“不对等”,会导致粉丝下场撕节目组“恶意剪辑”“孤儿剪辑”,但梁家辉老师的粉丝们显然只关心他的电影作品、无人在超话等社交媒体上刷话题“喊打喊杀”。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第二点,诸多节目组搞事情“阴谋论”画风由来已久,观众早已见怪不怪。

  无论是嘉宾在录制过程中真发生冲突、还是按照剧本出演假矛盾,种种类似的暴走、翻脸场面,观众早已屡见不鲜。网友们的态度也从试图分辨真假炒作,慢慢变成了见怪不怪颇为无所谓。

  此外诸多综艺节目的预告都是“标题党”式剪辑,脱离上下文语境、凭空剪出一段大矛盾,吊足观众胃口;等正片播出之后,所谓真相不过是“虚惊一场”,类似的种种常规操作,都大幅度降低了吃瓜群众对所谓“嘉宾暴走”事件的好奇心。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此次节目中梁家辉发飙怒斥节目组、随后又含泪致歉,以影帝级别的身份而言这似乎应该是一次颇受关注的“大事件”,以情绪激烈程度来说似乎也应该在热搜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出莫名其妙的闹剧、对于见惯了真真假假搞事情操作的观众来说,显然也不够有吸引力。

  (下图为梁家辉和双胞胎女儿)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第三点,矛盾不具有“通感”质地,难以让众人产生情绪共鸣。

  隔壁《中餐厅》依靠黄晓明的“明言明语”成功出圈,凭借黑红模式牢牢占据话题榜。背后的终极原因在于“明学”影射了众人在职场中很容易遇到的普遍问题:“明式”领导。

  双重标准“宽以待己、严以待人”,不懂专业却瞎指手画脚,一言不合就乱做红娘让年轻人尴尬等等行为,符合了遮挡节目受众(多为年轻人)在实习或工作中对“明式”上级敢怒不敢言的吐槽之心。

  而梁家辉的表现,不在“通病”火力范围内。

  梁家辉发飙又流泪,是我们不懂老牌影帝,还是他们不懂内娱生态?

  真实生活中越是隐忍不能言,在影视剧综艺节目中见到类似情况之时,吐槽和指责的愿望就会越强烈。

  缺少了这样的“普遍矛盾”式的通感,在节目中随意点燃一处矛盾、引发一次争吵,很难吵出热度。

  梁家辉如此来势汹涌的情绪,却被淹没的无声无息。归根结底这是老牌影帝和“内娱新玩法”之间的次元壁,在传播热度上的投射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