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王炸!黄轩颜值掉线却催泪,国剧良心品相依旧动人

王炸!黄轩颜值掉线却催泪,国剧良心品相依旧动人
2021年01月14日 16:09 新浪网 作者 舒心酱

  《山海情》前四集,超出预期。

  黄轩在《完美关系》的角色装X装拉风,剧情让人尴尬到原地抠脚抠出三室一厅;这次在《山海情》里,面容上特意强调了黑、皮肤糙、一笑满眼鱼尾纹,颜值管理全面下线,却非常动人。

  谁能想到呢,短短四集,马得福(黄轩饰)和水花(热依扎饰)的情感,让我两次看哭。

  “扶贫剧”这个title,一开始差点劝退我:本能觉得任务剧应该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开了“国剧良心”正午团队孔笙导演的新作。

  虽然张开宙《清平乐》让人没法和相信“国剧良心”,但孔笙导演可以。

  开局四集,非常有滋味。

  基色让人很容易想起《平凡的世界》,泛着苦味的西北故事。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卖惨再强行煽情的故事,更不是单薄的教条宣讲,故事起起伏伏很高能、节奏很抓人,上一秒看哭“黄轩好苏呜呜呜”、下一秒又笑出框“哈哈哈郭京飞你干什么”。

  一,高密度的情感能量。

  第一集里众人奔向火车的那场戏,把穷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那么热烈、灿烂,又将兄弟、恋人的微妙情愫呈现得那样细腻动人。

  村子里太穷,马得福的弟弟马得宝,带着小伙伴们去看没见过的火车、想逃向远方打工挣钱,马得福爱却不敢娶的水花、不愿被父亲嫁到邻村、在大婚当日逃亡,和得宝等人结伴而行。

  这边是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奔向火车,那边是黄轩饰演的马得福拼命追赶。

  金黄的色调,明媚的光线,起伏的山峦线条,土地上流淌着诗歌一样的美感和韵律,很棒。

  抓到“逃犯”们之后,节奏的转变也很微妙。

  一开始画风是凶的。

  黄轩演的哥哥凶巴巴骂了弟弟、准备动手。

  弟弟自知理亏、弱弱下车,小伙伴们依次灰溜溜下车。

  又凶又暖,小伙伴们还莫名有一丝好笑。

  《山海情》里时常可见这种“凶”,父子、兄弟之间的情感,往往用“凶”的方式来表达;传统东方价值格局里,对爱和担忧的表达方式时常是责骂。

  这份“你为什么不好好说话要那么凶甚至动手打人”的违和感,恰恰符合故事发生的年代感、也有落地的真实感。

  说回这段戏,凶完之后,车厢里只剩下马得福和水花。

  水花问:你要抓我回去结婚吗?

  马得福掏遍了身上的所有口袋、搜出几块钱。

  (你跑吧)你一个女娃娃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

  黄轩掏那几块钱的时候,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他走过来的时候还因为有障碍物,撞到轻轻晃了一下,不知道这是有意设计还是自然发生的,感觉很好,让他晃的不是麻袋而是不舍难言的心啊。

  这段台词也好。

  舒心酱写过好多次了,不是形容词花哨就叫好台词,也不是“金句”就叫好台词,真正的好台词是长在角色、人物里的。

  这段台词就是马得福告别嘱咐,县里太近了他们肯定能找到你,你去银川或者兰州吧,我以前县上的同学说过那里很多小店都在招工。

  看似很平淡,但这比哭哭啼啼肉肉麻麻说情话,动人多了。

  这段黄轩没太敢看对方,侧低着头自己说,能说出的最直白的话不过是“你一个女娃照顾好自己”。

  一下子就把那个男人“打死也不说爱但心里温柔无限”的角色质感,拍得特别清楚。

  (啊虽然黄轩在拍的马伯庸故事我也喜欢,但还是好希望黄轩和孔笙导演能锁死啊)

  看演员表的时候,我看不出谁和谁会有感情线,黄轩和热依扎能有什么cp感?肯定没有。

  但戏里马得福和水花的故事,短短几次铺垫就搭好了脉络和轮廓,重火力几个镜头就很扎心。

  讲故事手法很精炼。

  开篇拍村子的穷,讲姑娘为了几头驴就嫁,一次铺垫。

  马得福进村,小孩子们聊及次日是水花婚礼,一次铺垫。

  水花婆家人闹事,揭穿水花逃婚,一次铺垫。

  绵密串好了故事线,所以爆发不突兀。

  二人对峙的场景,犹豫、不忍、不舍,复杂又揪心。

  舒心酱也是没想到,这俩人之后的戏份,更扎心。

  水花害怕父亲被自己逃婚连累,回村嫁人。

  婚后水花夫妻二人日子很安稳,可惜几年后丈夫不幸意外瘫痪。

  日子太穷过不下去,水花只好另寻出路、尝试来吊庄。

  水花一个人拖着板车,拉着瘫痪的丈夫、年幼的孩子,走在风沙苍茫的烟尘风暴里,遇上昔日的少年恋人。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短短几秒看出了前生今世般的唏嘘感。

  啊我的眼泪又不值钱了。

  这其中的意外、反转很多,为什么没有狗血煽情嫌疑呢?

  (时间线转换的节奏略有一丝突兀)

  细节埋得很到位。

  从第三方的谈话里,我们知道男方求娶水花,条件之一就是“有水窖”,(西北缺水、水窖太重要)。

  水花和丈夫的相处镜头,拍的就是男方在挖水窖,水花劝说不用那么辛苦。

  几年后马得福方才从水花同村移民口中得知,水花姐命不好,他男人想为她修水窖、遇上了塌方、不幸残废。

  戏份很少,但前因后果埋得很清楚,一层一层抖落出来也很有戏剧性。

  至于马得福和水花一家相遇的场景,是不是有刻意的嫌疑?个人觉得很合理。

  村子这么穷,就只有这一条必经的土路,路径合理。

  马得福的工作就是动员、安置移民,他又是个工作狂,他来接新移民也很符合设定。

  当然,这一切的基石是个性塑造成功的角色。

  二,“一体多位”式的故事节奏。

  《山海情》进度条节奏非常快,而且密度高。

  一早说了“进度快”是伪概念,很多剧作进度条单薄疯跑、一点肌理内容都没有,《山海情》里的高密度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剧中短短一段进度条可以同时完成多种功用,塑造角色、推进故事、交代情况、释放情感,好的作品一定是这样有机的整体。

  引出难题、解决难题,同时有戏剧性和合理性。

  剧中村子里尚未通电,达到六十户人家的指标才可以通电。

  马得福兴冲冲迎接新来的一车移民,路遇一场沙尘暴,惊觉此地太艰苦的几户移民愤而离去,马得福苦留未果、六十户这个指标死死卡在了五十九。

  此后马得福做了什么?

  国产剧常见桥段,缠,堵,等。

  为什么看似是相近桥段,《山海情》里让人觉得合理、好看呢?

  第一点是没有金手指开挂。

  常见模式是主角在厕所或者酒店或者电梯等任意场合,堵住对方,吧啦吧啦一通半专业词汇(废话),迅速折服对方、完美解决问题。

  分分钟让人白眼飞上天,很假、很虚。

  《山海情》不一样在哪?

  一关一关一层一层的难。

  马得福等了五天,烦死了变电所所长、也打动了人家。

  所长向上一级领导求情,领导也有心帮他,但局长不在、无法开会特批。

  剧情几次转折,几次让你觉得峰回路转这下终于可以了,最终都依旧劈头盖脸扔下来现实的沉痛的难。

  还是不行、就是不行。

  那红彤彤的手印拿出来,一方面是得福做事的能力和效率,一方面是村子里老老少少殷切的期盼。

  隔壁那些本末倒置的剧,别天天尬吹道具多贵多美了,脱离故事和角色的空洞的好看有什么好吹的,真正好的服化道、重点在和故事成为有机整体。

  像这一页红手印,过目难忘。

  第二点是故事和情绪的并行。

  吊庄里终于新来了水花一家,可以凑够六十户了,但马得福他爹不同意啊,害怕她和儿子的前尘往事影响儿子大好前程。

  张嘉益饰演的马喊水,角色性格很有意思。

  听闻水花前来,原本他的态度是谁也不能耽误我儿子,纵使听说了水花处境可怜,他也一心只想着为了儿子赶走可能的隐患。

  但真到了面前,真看见这一家人,地上坐着的残疾老公,年幼的孩子,忙着一袋一袋搬东西的水花,他根本讲不出任何驱逐的话。

  反而主动帮忙。

  一个情节有多层功用。

  首先是反复交代村里的难。

  水花住的地方是一个半下沉式的地窖,没有门,屋顶全是稻草。

  剧作通过马喊水说“很久没人住了”,间接告诉我们:一开始村子里大家都住过这种地洞。

  其次是完成剧情上的反转、推动“通电”主线(暗藏马得福、水花故事线)。

  都想要戏剧性反转,什么样的反转才是合理的、不突兀的?

  从角色性格上说,马喊水略有些自私但并非不通人情、更非没有同情心,他看见这样难的场面、这样坚强朴素的水花,很难不动容。

  再次是描摹出了村子里浓郁的人情感。

  村里众人上前,热热闹闹一同帮忙,虽然呈现场景让人觉得有煽情嫌疑,但背后朴素的小共同体里的情感,依旧很灼热。

  剧中的诸多角色,都很吸引我。

  (也非常想看宋运辉来西北干点啥)

  三,动人群像。

  我在水花和麦苗(黄尧饰)身上,看见了一丝宋运萍的影子。

  宋运萍温柔聪慧,水花、麦苗的个性特点很不相同,但背后都有很强的韧性,有传统女性隐忍又动人的力量。

  剧作拍的是几十年前的故事,当时的环境对女性找工作等事情的态度不够友好;比如麦苗跟着小伙伴们一同打零工,屡屡碰壁。

  剧作真实复原了这样的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认可“女性能力更弱”,恰恰相反,水花也好、麦苗也罢,骨子里都有很强的担当感。

  水花一个人拉着板车拖家带口,在漫漫黄沙里走了那么远的路,为一家人找到新出路;

  麦苗年纪尚小,但小伙伴们被冤枉的时候她也很勇敢:所有过错在我、你们要打打我别打他们。

  王莎莎(莫小贝)饰演的秀儿,嘴皮子利落、态度爽辣,戏份不多但也很有记忆点。

  这可比什么玛丽苏古偶的大女主强多了。

  剧中张嘉益饰演的马喊水,在老派的乡村人情差序格局和新型的价值序列里,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上。

  剧中他和儿子讲心事:如果你大友叔再往回跑,我就不好替你拦着他们了。

  “不好”这两个字,我特别喜欢。

  乡土人情的复杂和柔软,尽在其中。

  按照政策来了就不该往回跑,但日子这样苦、苦了几年还没个盼头、乡亲们再往回跑“我就不好帮你拦啦”。

  老父亲弯腰一颗颗浇树,浇着隔壁娃爷爷一把年纪种下的树,说着他为种树而伤了老筋骨,和儿子讲着“太难了”。

  此前我很喜欢《北平无战事》里的家国父子线,很动人,这么多年了才感觉终于在国剧里看见了同样有质感的“家国父子”。

  (看《琅琊榜》主要是兄弟线,因为君不君父不父)

  家国父子是否动人,不是悬浮的形容词和数字能展现的,荒凉戈壁上一位老父亲和儿子说着乡亲们的难处,说着对前景的茫然,细腻的有颗粒感的故事,这才是微观的家国父子。

  同样,《山海情》里的父子兄弟故事线也很抓人。

  看演员表的时候我很疑惑白宇轩是谁,谁把特别出演的白宇名字打错了吗?

  四集下来迅速记住了得宝。

  不被爱的“野孩子”式的心态,少年的叛逆,混杂着内心的早熟懂事,和哥哥得福吵架那场戏也很打动人。

  整个团队台前幕后所有人,能力全部在线,大写加粗的难得。

  四,土地里长出来的方言质感。

  《山海情》算是国剧梦之队的黄金阵容了吧?

  正午阳光出品,孔笙、孙墨龙导演,剧本策划是高满堂老师,一众演员全是实力派。

  但众所周知,金牌阵容班底翻车的例子也很多。

  不重视剧本导演等幕后核心灵魂、以流量为尊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空把精品落在服化道上,节奏、故事都让人头秃的例子依旧很多,比如正午自己的《清平乐》,简直是乱序随机播放的精美ppt

  《山海情》从前四集来看品相很好,知乎评分高达8.8

  听闻因为疫情的关系,剧组很多工作都非常艰难。

  某些细节也确实让人感觉,如果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应该可以更好,比如第一集上半段几乎全是对话口述,不知道是有意设计还是被动如此。

  交错剪辑村子里一群人的回答,“太苦了不回去(吊庄)”,用喜剧的方式来中和苦难质感,画风把控很聪明(但切画面的音效不就是ppt翻页么)。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语言版本。

  《山海情》是方言乡土故事,方言和这个故事的精气神牢牢联系在一起,像是土里长出来的。

  你能想象《武林外传》或者《我的团长我的团》变成普通话版吗?

  为这部《山海情》,剧组找了大量的西北演员。

  黄轩和张嘉益对话,每次喊他“大(爸)”,我都莫名觉得好可爱哈哈哈。

  黄尧更是让人惊喜,《过春天》里她明明讲粤语啊,我还特意查了资料确认:确实是广东人,能把西北方言学成这样可见很用心。

  郭京飞一个北京人,说着一口塑料福建普通话,和黄轩鸡同鸭讲很好笑,早上起来顶着个鸡窝头嘀咕“晚上做梦一直在找水”,戳笑点。

  正片结束后,视频网站会自动续播普通话版本的预告片,普通话版本每次都让我特别出戏,一秒劝退。

  没有说配音业务不好的意思,恰恰是因为配音也很专业,字正腔圆的戏剧感反而和这个故事的基调不贴合。

  也没有说不该准备普通话版本的意思,剧组为不看字幕的观众着想也很贴心。

  越优秀的故事,就越是有机的不能分隔的整体,切走任何一块都不对味。

  舒心结语

  很奇怪,某些看起来应该是我会喜欢的类型,往往货不对板、导致我根本看不下去。

  《山海情》这样一个乡土扶贫故事,应该不属于我会喜欢的“类型”,但故事本身很吸引我。

  类型、数据都是聪明的归纳方法,这个行业也在用种种抽象数据来调配资源;但作品是具象的,很难完全用类型和数据来概括。

  《山海情》让我进入了一片陌生土地、遇见一群可爱的人,很有代入感。

  好的作品能打破地域时空限制,鲜活的有力量的微小细节、能够生长出风起云涌的大情怀既视感。

  那些在荒芜土地里种出梦想的人,谱写了真正的英雄长歌。

  虽然只有23集(只播出了4集),但却让人感受到了平凡人生里不平凡的史诗感,大江大河奔涌向前、英雄儿女荡气回肠,岁月无声、山海有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