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蓝盈莹和邬君梅,切一盘水果,开启婆媳剧新纪元?

蓝盈莹和邬君梅,切一盘水果,开启婆媳剧新纪元?
2021年09月03日 08:03 新浪网 作者 舒心酱

  不同于芒果季风剧场清一色的“悬疑”标签,《婆婆的镯子》将视线聚焦于“婆媳大战”领域。

  众所周知,过往诸多无理取闹、狗血撒泼的婆婆妈妈题材剧,游走在失控边缘,一度已经沦为“品相不佳”“没有追求”的代名词。

  然而,《婆婆的镯子》的打开方式却颇为奇特。

  

  在对家庭关系一地鸡毛式的解读里、又营造出几分讨喜的欢快氛围。

  故事关注点细腻、落地,但又不琐碎不狗血;

  将日常生活里的摩擦矛盾,拍出了相当有滋味的戏剧效果。

  

  一,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寻常细节,却能盘出有趣的层层解读。

  一提内娱剧作中的婆婆妈妈,观众几乎会立刻反弹式想起种种刻板印象。

  事实上,“婆婆妈妈”不必局限在这种无意义的重复中,《婆婆的镯子》就回溯了更有意思的“去标签化”的角色。

  功利、市井,爱算计、有心机,但也不乏温情和可爱。

  

  邬君梅饰演的婆婆,瞧不上小地方来的无根无基的准儿媳妇刘茵(蓝盈莹饰)。

  儿子石磊(牛骏峰饰)央求多次,她始终不愿意见对方。

  好不容易“恩准”见面,一家人都在的热闹场面,她却连起码的面子都不给。

  蓝盈莹表演了一场“才艺”,她练了很久的削果盘。

  

  原本并不在意的姑姑一家,态度也从“削果盘都算才艺啦”变成了“哇原来这么专业”,气氛相当愉快。

  但这位未来准婆婆,态度却相当傲慢:未来你们家办宴会,就可以找她来专业削果盘了。

  

  你看,一段很常规的准婆婆看不上准儿媳内容,但剧作敏锐抓住了“削果盘”这个点,一下子让剧情和人物都鲜活起来,还大幅度扩大了潜在的共鸣感受基础。

  首先,为什么要表演“才艺”?

  这个说辞话术就很灵性。

  

  不论是去亲戚家拜年,还是面对上门的七大姑八大姨,抑或是去拜见准婆婆,很多时候都有一条隐形的“要好好表现”潜规则。

  通常而言表演才艺是年幼小朋友才需要做的事情,但事实上,头次上门的准儿媳、男女朋友也同样有这个隐形任务:要在不熟悉的长辈们面前努力留下好印象。

  

  剧作用“表演才艺”这个说辞,将微妙处境表达得直观又有趣,让人瞬间生出代入感。

  弹幕中,各路网友纷纷开始带入自己:不好了我有什么才艺?看来我能表演的就只有“烧开水”了。

  

  其次,削果盘的两层意味。

  为什么是削果盘而不是钢琴绘画等“真才艺”,这个安排也相当巧妙。

  众人聚集要吃水果,所以削果盘是一门很实际的手艺,没有那么“炫技”;比之于弹钢琴跳芭蕾等观赏性才艺,显得更为“实用”。

  

  选择这个“才艺”,说明刘茵这个角色聪明且花了心思,但又有几分刻意讨巧的小苗头。

  同样,削果盘这个设定,也方便婆婆表现她的傲慢和轻视。

  一句“请人帮佣”式说辞,尽显轻视。

  

  你看,通过削果盘的才艺,剧作瞬间将一段老套常规桥段盘活了。

  将矛盾展现得有趣、有意思,还能让人想追评一句“怎么办我就只能表演烧开水吗”,非常可圈可点。

  

  二,复杂又微妙的情感利益纠葛。

  《婆婆的镯子》围绕一个传家宝镯子,展开了很有意思的大戏。

  原本瞧不上准儿媳的婆婆,发现自己儿子体检有小毛病、惧怕儿子被歧视,火速从爱答不理模式调整为“巴不得媳妇赶紧进家门”节奏。

  

  此时,就轮到女方爱搞事情的妈妈上场了。

  一开口,要百万级别的彩礼。

  事件最后的处理方式,是婆婆将珍藏的昂贵镯子,作为彩礼给了刘茵。

  

  刘茵妈妈一看:2000年就已经值15万,那如今肯定老值钱了呢~

  兴高采烈同意婚事。

  婚后,刘茵意外发现,镯子是假的。

  这段“镯子为什么是假的”的揣测,也很有意思。

  戏里蓝盈莹的第一反应:镯子是亲妈换的。

  

  老妈要高额彩礼,说是为她好,但她一直觉得老妈老爸是卖女儿补贴弟弟;

  老妈还曾经提出过把镯子给她带回老家保管;

  你看,同样是原生“吸血”家庭里的势利老妈,但蓝盈莹剧中这版老妈,似乎比《安家》里孙俪那个开口就要钱不给就来单位闹的奇葩,比《理想之城》中吴红玫那个拿她的十五万血汗钱全部身家给弟弟买房却一声招呼都不打的偏心老妈,都显得更柔和一些。

  

  虽然也狮子大开口要钱,但毕竟不是“卖女儿”;功利,但也不是只泡在钱眼里。

  此后,女主又一度怀疑:婆婆别是年纪大了被人骗了吧?她也怪可怜的。

  最后,她终于发现了真相:真正的昂贵镯子,婆婆给了亲生女儿;给她的,则是真的证书假的镯子。

  

  一度想挑明事情、要回真镯子的刘茵,在忙乱之中不小心拿错了真假镯子。

  一度被误会“偷”了镯子。

  于是,这宗真假镯子的家务事,就变成了一段婆说婆有理、媳说媳委屈的大型“清官难断家务事”。

  

  剧作都想要矛盾、要“撕”得激烈,而从结构角度来说,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每一方都互有对错。

  如果是完全不占理的恶婆婆和感天动地的二十四孝媳妇,或者是恶毒媳妇和可怜婆婆,那这就变成法制频道故事了,很难支撑起吵吵闹闹相爱相杀的过日子的剧情。

  

  如今《婆婆的镯子》里婆婆不对在先、媳妇错手在后,中间还夹杂着媳妇娘家索要彩礼是否合理等问题,每一方都认为自己占足了理、都有足够的情绪空间和道理支撑,很能吆喝起来。

  这就让家庭矛盾戏份,显得更有烟火气,而不是“生硬制造恶人大撕特撕”的工具人气息。

  

  三,“闹”事“喜”拍。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这一地鸡毛,横七竖八的糟心事,呈现方式却不是基调沉郁往下走的“一声叹息”,而是轻喜剧式的往上走的谐谑幽默。

  一旦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呈现这些七零八碎的问题,就不容易滋生生“怎么办千万丝缠绕好头疼”的致郁感,反而可以通过观看别人的困境、映射消解自己的焦虑。

  

  这份轻喜剧式的氛围,也避免了故事滑向“以恶以撕博眼球”的深渊。

  此外,每一集结束部分,剧中还有一段关于镯子的前尘往事。

  从这个镯子的旧主人视角出发,解锁几十年前的一家人故事。

  

  这个“镯子主人”的思路,规避了穿越时空的限制,落点很巧妙。

  几十年前一家人的复杂关系,几十年后一家人的微妙状态,相同处相异处呼应的互文结构,也让剧作和其他各路家庭戏都有着明显不同。

  

  长久以来,关于“婆婆”“妈妈”“媳妇”“丈母娘”的剧作,似乎都被困在某一种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中。

  创作者被下沉需求所裹挟,或者主动制造狗血桥段求关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不断削弱品相的负面循环。

  至于《婆婆的镯子》,则可以称之为新型“婆媳”剧。

  

  人物角色落点,更贴近年轻观众;

  剧作呈现模式,也更细腻微妙;

  或许,这会是一种新潮流,开启家庭剧、婆媳剧的新纪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