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何说康乾盛世既是清朝的巅峰,也是亡国之前兆?

为何说康乾盛世既是清朝的巅峰,也是亡国之前兆?
2020年10月25日 19:37 新浪网 作者 小飞鱼的电商

  

  《耶稣会环球旅行记》"中国是世界上资源最富饶、经济最富裕的国家,中国皇帝之崇高、官员之福利超出世界上的一切国家"。这是乾隆年间,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曾经共同努力,开创了一番盛世美景。

  他们有的开疆拓土,有的专理内政,一心扑在国家发展上,也有的整顿吏治,使得海晏河清。其实康乾盛世,应该是康雍乾盛世。这其中少了任何一人,都不会造就那番盛景。康乾盛世实为回光返照?论制度完美的功与过,荣耀巅峰亦是覆灭?

  

  (一)、励精图治镇家邦,一派繁荣美名扬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大开山海关,放多尔衮入主中原。自那以后,满洲人开始了他们的统治。不过"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起初为了消除这种心理曾经大开杀戒,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绝人寰之案。

  而顺治亲政时期,还没来得及有些作为,就仓促离世,把国家交给了自己年幼的儿子,玄烨。

  1.宵衣旰食平风波,内忧外患迎刃解

  "今杀运既退,薄海内怀音草状;皇人仁风笃烈,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康熙接手的帝国,无异于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岌岌可危。而四位顾命大臣,退的退,死的死,朝堂上的势力大都向鳌拜靠拢。此人居功自傲,不知进退,多次枉顾皇权,很多人看来他有僭越之意。

  

  随后,还没有成年的玄烨带领着自己的侍卫,将其一举拿下,开始了亲政之路。刚上来,他就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他们都曾为清朝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人家江山已稳,自是想着卸磨杀驴。

  于是,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大军直抵长江,若不是李光地出手相助,玄烨恐怕又会退到关外。紧接着噶尔丹兴起,一直想着重现也先的荣耀。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将噶尔丹杀死。接着,他又招徕施琅,一举收复台湾。

  因此,人们也将其称之为"大清第一巴图鲁"。如果没有他,清朝不会有如此长久的国运。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奋斗

  "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在很多的宫斗剧中,都有雍正的身影。不过他根本无暇顾及后宫之争,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父亲常年征战,穷兵黩武,把国库都给打空了,如若他再不努力,必定又会再度兴起战事。

  他是通过九子夺嫡上位,历经了残酷的斗争,知道江山来之不易。为了自己千疮百孔的政权,雍正殚精竭虑,整顿吏治,鼓励农桑,又大兴教育,让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等到乾隆皇帝上位,按部就班的沿着父亲的路走了下去。

  

  不过他是以皇祖为偶像,不甘心一头扎在繁杂的内务之中。因此,早年间他也曾经四处征伐,还一举平定了准噶尔,完成了康熙留下的未竟之业。

  康熙给雍正在军事上打好了基础,让其可以埋头苦干,专心致志的处理内政;而乾隆则踩在父亲的肩膀上,执政中前期,国家殷富,外可以征战挞伐,内粮饷充足,家国富庶。可是,这个盛世却是虚伪的盛世,它既是清朝的巅峰,也是亡国之前兆。那么,为何说这句话呢?

  (二)、权贵的盛世,黎民的枷锁

  张养浩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都是皇帝家的,这份繁荣,这份昌盛,和庶民们毫无关系。但这份繁荣,的确是用其血汗堆砌起来的。

  

  就好比城市中建造高楼大厦的农民工,他们挥洒着自己的热血,拿着不足以匹配劳动的收入,可建造起来的高楼虽鳞次栉比,但在城市中却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1.穷兵黩武,耗尽民力物力

  在皇权专制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盛世可言,有,那也是既得利益者的盛世。康熙皇帝,灭鳌拜,平三藩,三征噶尔丹又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还收复台湾,可那不过是给他缴税的人更多了,他所掌控的疆域更大了,他在那个位置上越坐越稳罢了。

  而这一切的代价,就是让庶民和商人做出牺牲。康熙四十年,唐甄曾说"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的功绩,看起来让人不由得激昂澎湃,可繁华背后,却堆砌着无数的白骨,到头来就是将军白发征夫泪。

  

  打仗,就要征调兵丁,同时各方面都需要花钱。首先,要保证粮草辎重充足;其次,士兵远征作战,要提高其待遇;再次,打赢了仗,要犒赏三军,打输了,要抚恤将士。如此一来,很多家庭都没有了男丁,而劳动力不足,大家又难以缴纳税负,出现了十室九空的现象。

  "潍北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所以,这当真能算作是盛世吗?

  难道雍正皇帝不想沉迷声色犬马,整日大摆宴饮吗?不是,只是因为国家实在是危在旦夕,他必须尽快解决重外虚内的难题。

  

2.极权专制,不得不接受屈辱

  到了清朝,所有的臣子都沦为了皇帝的奴隶,他们不再是上下级关系,更像是家奴。在君王们眼中,这个制度堪称完美。反正已经没有了丞相,一切军过大事均有直接对其负责的军机处受理,那些人跪在龙椅下,听着皇帝们的颐指气使,好不快哉。

  它的好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很快的筹集到所需的东西,可以全国一盘棋,指到哪打到哪里。不过,这只是出于宏观的角度考虑。而站在广大的庶民阶级立场上,则全然不同。他们除了臣服,就只能臣服。稍有不慎,就会锒铛入狱。

  如此一来,皇权再也没有了节制,身为九五的皇帝们可以胡作非为,胡来乱来,不用考虑任何人的感受。倘若是个明君,那百姓可以安心的过活;若是一个昏君或者守成之主,不断的搞出各种各样祸国殃民的政策,那百姓们又该何以自处。

  康雍乾盛世的出现,极端的君主集权制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这个盛世,本就是伪盛世。而君主集权,又导致君王们凡是从自己角度出发,很容易造成故步自封。

  

  (三)、昙花一现,误让国家入迷途

  在马克思看来,"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康乾盛世的出现,让后世的统治者们自然而然的认为,只要沿着祖宗家法继续走下去,肯定还能再现盛世,自己亦能够保证长治久安。不过,这个盛世的确埋下了很多祸端。

  1.国库亏空,激得民怨四起

  如果乾隆皇帝能和父亲那样,一直都在励精图治的路上,清朝的下场不会那么惨烈。他在前半生完成了一些功绩之后,就开始变得懒政,怠政。心想祖宗的未竟之业,自己都轻而易举的完成了,已经无事可做,可以放心的享受生活。

  而从那时开始,吏治又变得浑浊不堪。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乾隆都不该利用大贪官和珅。可弘历在明知道和珅贪腐的情况下,还肆意提拔,这就导致树立起了一个坏的榜样。上行下效,全国的官员们官官相护,欺上瞒下,全然置百姓于不顾。

  

  他本人又喜欢名师字画,还喜欢四处旅游。仅仅在这两样上花费的钱,就已经超过了远征准噶尔的费用。这种穷奢极欲,为后世清朝的衰败埋下了很深的隐患。受不了压迫的百姓们,纷纷举兵。这才有了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

  2.只顾一己私欲,不顾大局发展

  康乾盛世的出现,让王宫贵胄们误以为只有绝对的皇权专制,才会出现盛世之景。而他们也一昧的浸淫在天朝上国的梦里,遵循着维护统治的原则,离主流社会,越来越远。早年间,在雅克萨之战中,哥萨克骑兵能够以少胜多,靠的就是火器。

  而康熙仍然认为骑兵乃立国之本,不愿意接纳这种新鲜事物。乾隆年间,日不落帝国的舰船都已经开到了近海,可弘历却认为这些"蛮夷"是不远万里来给自己贺寿,其实人家是来一探虚实,好为以后的进攻做准备。

  

  自那开始,大家就一直像没睡醒一样,总是认为自己有多么多么的强大,认为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定可以维护长治久安,一定是百姓们最喜闻乐见的结果。

  的确,康乾盛世让很多人都引以为傲,不过它却致使统治者误判形式。同时,康乾盛世导致国库亏空,它一昧的注重于面子工程,以及供应皇帝和八旗贵胄们享乐,结果就是出现重大财政危机,没有人可以力挽狂澜。

  

  结语:

  康乾盛世在鲁迅眼中,就是文字狱的笼罩下,虚构出来的。所谓的盛世,只是官僚阶级和皇权阶层的盛世,而对于百姓,那无异于乱世。可统治者却错误的以为,这是专制造就的。使他们沉浸在睡梦之中,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务,最后只能仓皇退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