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砂痣”到“白月光” 这些汽车品牌的设计都经历了什么?

从“朱砂痣”到“白月光” 这些汽车品牌的设计都经历了什么?
2021-03-29 13:12:50 车摄汇

“白月光与朱砂痣”,是不久前dou音视频软件上所盛传的一首bgm,而这首歌的歌词实际上是引用了张爱玲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桥段。

书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如果按照书中的理解,明(白)月光是指那些寄予了希望却无法拥有的人,而朱砂痣则是指那些拥有过但却无法再次团聚的人。不过,如今网络上所提到的白月光与朱砂痣,早已不是当年书中的意思,它们已经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衍化成为形容对单一事物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专属名词。

其实,这种对立不光特指人,对物亦是如此,例如我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汽车设计,也可以找到它们相对应的“朱砂痣”与“白月光”。

起亚——一次峰回路转的“偶遇”

既然要聊到起亚汽车,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业内设计大咖——彼得·希瑞尔。

希瑞尔何许人也?在1980年至2005年之间,他一直受聘于奥迪、大众这两家汽车公司,并在后半段期间成功挑起了大众首席设计师的大梁。不过,向来严谨且保守的大众汽车,很难接受希尔瑞那异想天开的设想。最终,郁郁寡欢的希瑞尔选择在2005年离开大众集团。

或许是上天有意安排,那股深藏在希瑞尔心中的涌流,在2006年迎来了释放的机会。

让我们将时间再倒退几年,随着二十世纪初所爆发的全球经融危机,起亚汽车遭遇了品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滑坡。此时,他们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位可以带领品牌打破局面,走出窘境的引路人。说来也巧,在事业上屡屡受挫的希瑞尔,也正在寻求着一个舞台,两者就这样被撮合在了一起。

在希瑞尔加盟之前,起亚品牌旗下的多款车型虽然已站稳市场,但其偏传统俗套的设计,正在慢慢失去年轻消费者的芳心。就在这时,希瑞尔前卫的设计思路,深深地吸引了起亚领导层。

2008年,希瑞尔正式将“虎啸式”前脸带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并透露这将是起亚汽车未来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对“虎啸式”真正产生印象的,还要属2009年发布的福瑞迪,而这也是希瑞尔在起亚汽车全权操刀设计的第一款车型。

为此,希瑞尔和他的团队前后历经29个月,耗资2亿美元,打造出了这款具有引导意义的全球战略车型。

在福瑞迪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希瑞尔大胆的想法,以及对热血、激情的展现。与老款车型相比,我们几乎找不到它们的相同之处。按照希瑞尔本人的话来说:“现在的起亚更具有设计性,就像玻璃球一样,更加透明,更具设计感。”

在此之后,大获成功的起亚汽车,赋予了希瑞尔更多的权利。而他也没有让人们失望,K2、K3、K5等车型陆续换新上市,在打破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向所有人告知了一则消息:“起亚汽车已经强势归来!“

至于”虎啸式“前脸的设计灵感,据起亚设计团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设计师介绍,之所以引用”虎啸“,其实是源于人们对老虎本尊的敬仰,无论在任何国家,老虎都有着自己专属的地位,而这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和力量感,是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

当然,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虎啸式前脸并非是设计界的巅峰,只是在那个时间段,那个人,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并顺利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对此,前任大众集团监事会主席费迪南德·皮耶希曾遗憾地称道:“我们当初就不该让彼得·希瑞尔离开。”

如今,重获新生的起亚汽车正在朝着新的目标所进发,而彼得·希瑞尔也在担任设计总监职务的同时,兼顾起了起亚汽车CEO的重任。今年年初,起亚汽车正式对外发布了品牌全新的Logo标识,并随之带来了“Movementthatinspires(以移动为原点)”的品牌标语,预示着起亚不断突破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为用户提供美好生活的品牌理念。

大众——向电动化全面转型

对于汽车品牌来说,伴随每次更新换代,往往都会在外观设计上寻求某种突破。不过,似乎总有一些品牌不愿为此做出太多的改变。没错,您或许已经猜到了,接下来我们要聊的主人公,便是家喻户晓的大众汽车。

提到大众,你会联想到那些名词?严谨、务实,还是靠谱?在我心中,大众汽车更像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它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造车工艺,但设计却屡屡将我陷在无尽的审美疲劳之中。

好在,大众全新的ID系列正在逐步破冰,并试图扭转人们的这一刻板印象。在这里,我们又要提到一位设计大咖——克劳斯·比绍夫。

就大众集团现有的职务划分来看,比绍夫是集团现任的设计总监,而前面提到的ID系列,正是比绍夫所主持的项目。别看比绍夫刚刚担任总监的时日不长,但他确是大众集团的一位老员工,因为自1989年开始,他就加入到了大众集团的设计团队之中。

但问题是,由于ID系列的意义非凡,所以即便是对于像比绍夫这样的资深设计师来说,也绝非一件易事。在海外媒体的一次采访中,比绍夫曾这样谈到电动车(ID系列)对于设计师的影响:“实际上,几乎所有事情都在变化。例如一直主导汽车设计的内燃机元素,如今已被排除在整套方案之外,而这在无形之中创造出了一个新的领域,我们需要拓宽更广的思路。”

的确,从ID系列最终所展现出的形式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与此前燃油车型之间的差异。

ID系列最直观的变化,莫过于是采用了大量斜线与多边形的设计元素,并通过极具张力的表现方式,勾勒出了别具一格科技质感。

如果将大众燃油家族比作为理性的成功人士,那么全新的ID系列,更像是一位感性的穿越者,它虽然来自未来,但却可以潇洒地活在当下。

据大众设计团队介绍,他们为这种全新的设计思路起了一个十分抽象的名字——seamless design,翻译成中文就是“无缝设计”。简单来说,他们希望通过ID系列,将电动车更浑然天成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这说来也蹊跷,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人下过类似的定论,或是强调电动车就该这样设计。可有趣的是,这种简约、平整、一体化的方式,似乎逐渐成为了当下电动车的主流设计趋势,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

眼下,大众全新ID.3已在欧洲得到全面推广,而ID.4也在不久之前登陆中国市场,并分别交于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进行本土化升级,即ID.4X与ID.4 CROZZ。

或许,对于比绍夫来说,接管大众ID系列的设计任务,是对一名设计最大的认可。正如他本人受访时所提到的的那样:“ID系列的设计确实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没有什么事能比这更能令人兴奋了。”

雪佛兰——既是发展,也是妥协

作为美系车的代表,雪佛兰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尤其是在上世纪中前段,红极一时的雪佛兰曾创下过无数的销量神话。

而在上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建立,以及各方社会对于排放的限制,致使那些令雪佛兰以及所有美系品牌引以为傲的“大块头”逐渐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又一款”小家伙“。也正是在这个期间内,雪佛兰品牌在设计上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化。

通过Malibu车系的三代车型衍化,其实不难看出雪佛兰在上世纪末所经历的大转型,即从各大、更浮夸的美式造型,向更小、更精致的全球化造型所转变。

去年4月,全新开拓者在中国市场迎来了正式上市。作为一款“美式”中大型SUV,全新开拓者的起售价只有25.99万元,性价比可见一斑。

看到这里,相信有些朋友还在为传统美系车的消亡而感到叹息,但时代变化的确也在倒逼汽车产品的进化,肌肉车曾经辉煌,但也只属于那个时代。目前,像雪佛兰科迈罗、福特Mustang、道奇挑战者等经典肌肉跑车依旧在售,但多是作为一种时代的符号,或者一种个性产品类别而存在了。

写在最后

除了本文涉及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品牌也先后经历过多次重要的设计变革,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选取了三个能够代表各自区域文化的品牌。

而在开篇所引用的“朱砂痣”与“白月光”,也只是个比喻而已,就像张爱玲想表达的那样,它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这种改变就像是动物的进化,没有对或错,顺应当下才是真理。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