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冯仑:平常心与好奇心

冯仑:平常心与好奇心
2020年05月25日 10:40 新浪网 作者 冯仑风马牛

  :冯叔,我在从事一个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的工作,可是同事们都觉得我很内向,慢慢地我也觉得自己内向,工作时有时候就会觉得别扭。我想改变这种别扭,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您觉得我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跟更多的人很好地交流、沟通?

  冯叔:我觉得,第一是要有平常心。常心,就意味着「没有角色」。

  人一旦给自己设定了角色,有时候就会让别人觉得别扭。比如说,有的人走到哪都很拽,大家就会说,「这家伙装什么?」什么叫「装」?就是太把他那个角色当回事。

  不用扮演一个特定角色的时候,人是自由的。一旦扮演了某个角色,比如说有人扮演了牛逼的人,天天扮演牛逼,那就不能不牛逼,结果是一定会和不牛逼的人吵架;比如还有人扮演了直男的角色,直男再直男,最后就会跟女权主义冲突。

  所以,要减少角色,最好是没有角色。没角色感的人是智慧的。比如,佛就是无,没有角色感。出家人其实是逃离了世俗社会,进入到一个无是非、无角色的状态,所以通常会很快乐。

  有了平常心,正常态,没有角色,与任何人交流时,都不会自己给自己设置屏障。

  第二是好奇心。有一个说法,人老了,有一个标志,那就是大家都在说的「新词」他不知道,不理解。

  在农耕时代,变化没那么快,很可能孙子说的词,跟他爷爷说的词,没什么两样。但进入工业社会,再进入到信息时代,大家通过互联网交流,跟过去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很多新词,用不到半年,就换一批。

  所以,只有充满了好奇心,对各种变化,对不断出现的这些词汇及时地吸收,然后跟当下的人交流,才不会有隔膜,也不会有差异。

  当然,掌握新词儿,就要增加词汇量。有了词汇量,使用语言时的精确度就会提高。比如说描绘一个颜色,红色,你只有知道深红、浅红、粉红、橘红、朱红、豇豆红……等等几十个红色,你才能在看到一个红颜色的东西时,准确地说出它的色彩,而不是简单地说,「那东西是红色的」。

  冯仑:平常心与好奇心

  如果词汇特别少,就容易冷场,出现尴尬。比如说你去谈恋爱,词汇量缺乏时,哪怕你有很多想法,坐在一起也没话说。我有一个同学,当年别人给他介绍对象。约好了时间,他回到老家。然后到了一个屋里,那个女孩坐在炕沿上。他坐在凳子上,两人都不说话,没词。于是憋了半天,他就用陕西方言说了一句话,「你妈把你给我了,你看咋样呢?」意思很简单,「你妈把你给我了,你看行不行?」女生也回了一句,「给了就给了。」

  之后,两人就以身相许,这就是他们俩的恋爱,两句话,用不了一分钟。

  但是,如果是两个知识分子,或者中文系的,或者是文艺青年谈恋爱,两个人指不定得先聊天几个小时,描述一个感觉,能聊出一篇文章,表达一个爱恨,也有几十上百个词汇。然后再慢慢建立感情,再是后边的事情。

  至于词汇量怎么增加?我觉得主要还是靠读书。

  我觉得,书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教科书,用来考试的。毕业以后基本上就可以不看了。一类是实用的书,看完之后可以帮着解决工作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还有一类就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书。我自己就比较喜欢看一些犄角旮旯的书,比如疫情期间,我给公司的年轻人推荐过一本我之前读过的书,《世界瘟疫史》。

  我手边就有一本书,叫《尴尬的气味》,这本书就是专门研究「放屁」这件事,从文化、宗教等等各个方面去聊这件事。如果你好奇心重的话,也看过这本书,万一以后遇到类似尴尬的时候,你就可以幽默一下,化解尴尬。

  当然了,不管是哪一类,读书,都要尽量去读经典,读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书。书读得多了,词汇量大了,人也更聪明了,能力提升了,与人交流也好,做事情也好,都会更容易。

  图片来自网络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冯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