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冯仑:都在“表达焦虑”的时候,怎样才能不焦虑?

冯仑:都在“表达焦虑”的时候,怎样才能不焦虑?
2021年01月18日 11:00 新浪网 作者 冯仑风马牛

  :冯叔,我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刚开始工作的职场新人。开始上班后,生活、工作的压力仿佛一下子都来了,看看身边的朋友们,也都很焦虑。可是我读您的文章,似乎您和您周围的人都不焦虑。另外,我认识的一些长辈,好像也没我们焦虑。是不是我们和你们之间有代沟?您觉得呢?

  冯叔:事实上,我周围感到焦虑的人也很多。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也有很多焦虑。比如说,小孩的问题、养老的问题、看病的问题……也都有一堆问题。只不过,年轻人可能在网络上更活跃,于是大家看到的年轻人的焦虑和困惑更集中。60 岁、70 岁的人好多都不上网,但这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

  至于说代沟,我觉得没什么代沟。所谓的代沟,往往是人的青春期被夸大了。同为哺乳类动物,狮子、老虎没有青春期,但人类有青春期,这是因为从小孩到成人,也就是人社会化的过程太长。人在这一段时间里,有点「上下不靠」。我曾经跟一个同事说,「等你带着孩子去一趟儿童医院,你立即跟我没代沟了」。到儿童医院走一趟,「社会化」的那点事就全明白了。你只是还没有社会化,然后觉得「我是例外」。

  实际上,现在媒体越来越发达,人的社会化也在加快,青春期在缩短,所谓的代沟问题也就不那么突出了。

  :那怎么样才能不那么焦虑?

  冯叔: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社会进入到一个没有共识的时代。在很多事情上,大家的价值观差距比较大,彼此的沟通也不好,这就容易让一些人产生焦虑。换句话说,社会发展了,更开放了,人的幸福和满意度并不一定会自然提高,其实就这么个事。

  如果你对事情的看法比较稳定,有一套价值观,你就会不焦虑。

  举个例子,大概 10 年前,我和同事们去过一次不丹。不丹的物质条件比我们差很多,但那儿的人都不焦虑。

  当时我们和不丹国家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制作人聊天,他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读完研究生,然后归国。我有些好奇他回不丹后能挣多少钱,于是问他薪水有多少。他告诉我,「一个月 300 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 2100 块钱。

  我就问他:「那么少的工资,你干嘛不留在美国?」

  他的回答特别有意思。他说,「在外边没有方向感。我在那精神无处安放,我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那里,不知道我未来将去哪儿,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心很乱。但我回到不丹,回到这山里头,一看到寺庙,看到僧侣,看到经幡,心里就安定下来了。你在不丹随便找个人问问,他都会明确地告诉你,我是谁,要去哪儿,为什么。」

  之后我们又有了一个机会去拜访不丹的国师卡玛,他也是留学后回到不丹的,他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哲学博士。

  所以,有没有一个稳定的精神归属很重要。有句话说,「越世俗越焦虑」。那我们生活在世俗里,怎么办?想办法让自己强大。不强大一定焦虑。我知道有一些企业家,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他们都不焦虑。为什么?他们都是超级能折腾的人,有很强的判断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把事办成,或者把问题最终解决了。所以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只会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就像您说的,「社会发展了,更开放了,但是大家的幸福和满意度并不一定会自然提高」。我听到一个说法,「很多人焦虑,是因为社会变得更固化了,看不到上升的通道」。您觉得呢?

  冯叔:我觉得现在社会比以前进步很多了。其中一个就是人垂直流动的机会增加了。比如高考,现在机器阅卷,人为干预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第二,交通、通讯等更加便利,人在城市之间的流动性增大。流动容易,机会就多。

  第三,哪怕你不动,就呆着,在网上也能做生意。

  总之,我觉得现在的机会还是比原来多。我在西安上大学那会儿,对很多人来说,来北京那都是不能想象的事情。所以,如果说存在「固化」,那时候更固化。现在,你觉得在北京压力大,可以去郑州,郑州不行,可以去西安,西安不行,还可以去成都……打开手机,定个酒店,定个高铁,吃的也可以提前订好。流动太容易了,供你选择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那么机会也相应地会多很多。

  :可即便如此,我身边的朋友们,包括我自己,还是时常感到焦虑。您怎么看很多年轻人这种「有点丧」的状态。

  冯叔:我觉得,这个现象,更主要的是一种表达吧。以前的人,可能更痛苦,但是人家不表达。比如我听我认识的知青讲,插队的时候,一场大火来了,去扑火,风向突然一变,半个连的人全倒了。还有的人住在穷山沟里,外边的人为了偷吃那点粮食,在窑洞里行凶,立即就是刑事案件。他们那时候多痛苦,那些痛苦都是生命危险。但是他们不写,媒体也不知道。当时写封信都得邮一个月。

  现在表达感受太容易了,而且媒体上也在讲,于是你就觉得焦虑,或者「丧」的情绪特别多,你就被吓着了。其实不用害怕,也不要太当回事。我认识的年轻人里,也有时不时就会聊到「丧」,还有什么「内卷」的,一天到晚都是这些词。但是我看他们,每天上班都挺认真的。

  等你年龄再稍微大一点,或者又有了别的转机,可能就会换个表达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主编|王滔编审|陈润江顾问|王淑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