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靠“盲盒”上市的泡泡玛特,“后浪”的钱那么好赚?

靠“盲盒”上市的泡泡玛特,“后浪”的钱那么好赚?
2020年07月09日 21:53 新浪网 作者 互金观察站

  靠“盲盒”上市的泡泡玛特,“后浪”的钱那么好赚?

  近期,疯狂吸粉“95后”、靠着潘多拉盲盒赴港上市的泡泡玛特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显示,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持续上涨的势头。三年间分别实现营收1.58亿元、5.14亿元和16.83亿元,后两年增幅为225.4%和227.2%,净利润分别达到156万元、9952万元和4.51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高达6119%和353%。

  种种数据可见,在“后浪”的购买冲动之下,泡泡玛特的“印钞”能力火力全开,盲盒经济也一跃成为当下热度十足的风口,小小的盲盒竟撑起了一家上市公司,怎能让人不意外。

  要知道2017年以前,泡泡玛特的发展是完全相反的光景,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连续三年亏损,这样一家公司,最后却能迅速地实现扭转为盈,并成功上市港交所,这样的逆袭吸足了市场目光。泡泡玛特的经营如何起死回生?IPO下50亿美元真的值吗?盲盒市场有哪些潜力和隐忧?

  财经观察站

  作者:示鸿

  靠“盲盒”上市的泡泡玛特,“后浪”的钱那么好赚?

  “一入盲盒深似海,一个接着一个买”

  盲盒为什么火爆?《阿甘正传》里有一句话最能给出答案:“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什么口味。”盲盒也是如此,它以盲抽、隐藏款的方式,为每一次的购买植入惊喜,在打开盒子前,消费者根本不知道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由此,好奇心和消费冲动都被成功地激发了起来,说白了,所谓的盲盒,就是切准了消费者的赌徒心理。

  盲盒让人上瘾,很多人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每天都想买,现在才稍稍冷静了一些,不会过于的疯狂,却还是会忍不住偷偷地买。

  “我喜欢买盲盒带来的刺激感,那是一种未知的期待”,有网友表示。盲盒必须要一个一个地买,凑齐一套。如果抽到重复的娃娃,她就会在二手平台上卖掉或者易物,她自认为是比较平常心的那种人,抱着一切随缘的态度,对隐藏款也没什么执念。

  而除了这样“随缘”的消费者外,“收集癖”也是盲盒爱好者中的一种常见的“病症”。

  “抽不到喜欢的就继续抽,人生就是要去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一些代价也没关系”,不少的资深玩家,为了集齐喜欢的全套娃娃,甚至不惜在二手平台上直接购买。也因如此,不少隐藏款的盲盒娃娃都被炒到了高价。

  以最受追捧的盲盒生产商泡泡玛特为例,其发售的“潘神天使洛丽”,二手交易价格被炒的涨了近39倍,从原来的59元直接攀升到了2350元。而泡泡玛特发售的“Molly”,也是二手市场中被炒的火热的产品,一年的交易超过了23万单,均价270元,高于原零售价59元的数倍不止。

  其实,盲盒在我国也并非是全新的“外来”物种,其进化的过程就像是,小时候热衷于收集水浒人物卡的小朋友们长大了,并且开始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于是开始了新的“收集”游戏——盲盒。

  盲盒撑起上市

  毫无疑问,在盲盒的市场上,泡泡玛特堪为引领者一样的存在,一个中国潮玩龙头品牌,靠着小小的潮玩,在近几年实现了产业链爆发式的增长,成功地撑起一个商业帝国。

  公开资料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当时给自己的定位是“创造潮流,传递美好”,构建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

  但是,在泡泡玛特发展初期,依靠线下门店销售的效果却并不明显。数据显示,在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三年出现亏损,直到2015年引入盲盒玩法,才开始逐渐转危为安。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曾在2017年初登陆新三板,但在2019年4月终止挂牌。彼时,泡泡玛特已经实现盈利两年有余。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在全国33个一二线城市,拥有了114家实体零售店,在57个城市布局了825家机器人商店。同时,泡泡玛特也入驻了天猫等电商平台,还有微信小程序、葩趣线上潮流玩具社区等,总体规模不可谓不大。

  而在泡泡玛特的盲盒大卖以后,很多品牌也开始纷纷效仿。比如,国内另一个玩具零售品牌酷乐潮玩,盲盒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一个亿,占其总销售额的10%。接着,旺仔牛奶推出了56个民族包装盲盒,瑞幸咖啡也推出鹿角杯加品牌代言人盲盒等,盲盒热度可见一斑。

  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泡泡玛特的自主IP开发能力不足,若是日后出现负面事件,不仅会市场诚信受损,还有可能会被做空机构盯上。同时,公司也面临着手中IP的“过气”、授权IP到期等风险,其前路未必平坦。

  靠“盲盒”上市的泡泡玛特,“后浪”的钱那么好赚?

  市场风险不小

  “我儿子刚参加工作才两三年,自从买盲盒上瘾后,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这上面”,一位95后青年的家长如是说。

  在这些家长看来,盲盒这一玩法的上瘾更甚于彩票。“盲盒上瘾,说到底就是把赌徒心理向消费者灌输,彩票至少还有国家在管,盲盒既没有人管,又是一个高度不透明、信息极为不对称的玩法。”

  诚然,无论用多少IP来包装修饰,也无法掩盖住盲盒本身潜在的“赌性”,而盲盒在法律上是否合规也值得深入探究,而盲盒的隐患却不止于此。

  今年2月8日,泡泡玛特新品AYLA动物时装系列面市不久,就被扒疑似抄袭知名娃社“DollChatueau”娃娃城堡产品,继而遭遇围剿。

  2月18日,泡泡玛特发表声明致歉,承诺下架有关设计雷同商品以及召回已售商品。这场舆论危机虽然暂时告一段落,还是让不少玩家表示心寒,并由此退坑,真可谓是成也IP,败也IP。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盲盒虽兴起较快,但其市场中隐藏的风险还是很大的。盲盒系列会不断地推陈出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盲盒的“收集”与“赌”的特性都会衰减,消费者的需求欲望也会下降,市场的衰退可能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明也指出,盲盒产品的元素多样,迎合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但是盲盒产品仿造简单,差异性不大,庞大复杂的供应链也容易将次品混杂其中,从而影响商家的信誉与口碑,最终扰乱市场。

  对标迪士尼艰难险阻路途远

  作为一匹潮玩界的黑马,泡泡玛特已经进入了上市前的冲刺阶段。但泡泡玛特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卖盲盒的公司”。

  泡泡玛特CEO王宁曾公开表示:“我自己觉得五年以后,我们有可能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公司。迪士尼是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让IP走进大家的生活,我们则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让IP为大家带来美好和快乐。”

  从某种意义上讲,盲盒和电子游戏很像,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会受到部分氪金玩家的疯狂追捧,其本质只是一种偏小众的消耗品,而非有升值空间的收藏品。

  同样,盲盒作为一种设计类的产品,其IP的质量和可能受欢迎程度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商家既无法保证能开发出受欢迎的新IP新产品,也无法保证旧IP的吸引力能持续下去。

  泡泡玛特的招股书中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共运营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而在其营收结构中,Molly的销售额占到总营收的27.1%,必奇的销售额占到总营收的18.7%,足见其对大IP的依赖度。

  而在招股书的风险披露中,泡泡玛特也毫不避讳地提到:“Molly对我们的销售表现至关重要,我们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接受程度,能继续维持现有水平。”

  此外,泡泡玛特在IP运营上也存在挑战,消费品尤其是像盲盒这样的潮流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相对较短。一旦IP授权协议及授权方出现相应风险,也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潮流动漫艺术家杰森白对首席科创官表示:“虽然在短时间内盲盒潮流还会比较火爆,但未来盲盒是否还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确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理想是丰满且美好的,现实却是骨干而又残忍。想要对标迪士尼,泡泡玛特的这条上市之路还很远,而且也注定了会充斥着艰难险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