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罗胖”要上科创板,一群人却吵起来了!

“罗胖”要上科创板,一群人却吵起来了!
2019年10月17日 19:17 新浪网 作者 ipo观察

  继吴晓波上市梦碎后,A股又迎来了一位知识付费领域“网红”罗振宇。10月15日晚间,北京证监局官网更新了罗振宇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拟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基本情况,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其辅导前期准备已于2018年12月开始,至今年8月结束,正式辅导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今年9-10月、11-12月进行。

  “罗胖”要上科创板,一群人却吵起来了!

  成立以来,罗辑思维已经完成5轮融资,2017年最后一轮融资还获得了腾讯青睐,投后估值已经高达80亿元,稳居知识付费头部。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罗辑思维的股东结构中,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华兴资本、顺为资本和启明创投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均位列其中,而董事长罗振宇直接持股比例为30.35%,得到APP和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天田直接持股比例为13.93%,两人身价也都超过10位数。

  “罗胖”要上科创板,一群人却吵起来了!

  在2017年曝光的一份投资文件曾披露了罗辑思维的营收数据,2015年、2016年和2017年Q1,罗辑思维的营收为1.59亿元、2.89亿元和1.51亿元;净利润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对应净利率为11.7%、15.5%、25.2%。

  

知识付费符合科创板定位?

  早在2017年就曾有逻辑思维的上市传闻,2017年7月19日早间,罗振宇还在朋友圈回应了“被上市”一事,罗振宇表示:对于上市还没有时间表。

  天眼查显示,2019年3月29日,罗辑思维从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536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并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2019年10月14日,又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出版物批发等业务范围。这一切似乎都在为登陆资本市场做准备。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罗辑思维居然选择科创板上市,知识付费难道也属于科创板股?

  自媒体浑水冷星在《一帮人为“罗辑思维”IPO这事儿吵起来了》提到:思维造物拟冲刺科创板引发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自投资、智库、保荐机构等多个行业领域的资深人士谈及了自己的观点,赞成或者反对声针锋相对。

  反对方:

  国内某知名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思维造物整体的经营模式与科创板所聚焦的科技创新、硬科技行业有较大的差距,不符合当前的科创板定位,现在名为接受科创板辅导上市,实则可能为了提升估值。

  资本邦研究院院长张岩认为,当前科创板上市的行业要求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六大行业,罗辑思维不符合行业要求。

  此外,目前科创板开板不久,上交所对拟上市企业的科技含量审核要求很高,思维造物不符合科技含量要求。

  张岩称,未来,若科创板上市要求降低,思维造物可能有机会在科创板上市。创业板如果实施注册制改革,罗辑思维寻求创业板上市的机会可能更大一些。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郑培敏认为,思维造物更适合注册制下的创业板,至少科创板公开的六大行业套不进去。正因为是中金,他们敢于挑战和影响规则。

  至于创业板所要求的盈利条件,郑培敏认为,注册制下的创业板对盈利要求可能也有几套标准,另外据其所知,罗辑思维的盈利水平是不错的。

  赞成方:

  启赋资本联合创始人顾凯认为,创新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技术,科创板的初期以硬科技为主,但也需要接纳模式创新类企业。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看从什么角度说了,软科学也是科技,归为科创范畴也没有什么问题。”

  远望智库技术资本实验室杨川称, 思维造物不属于硬科技,有些剑走偏锋。但从科创板鼓励创新角度看,它属于商业模式创新——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创新生态,促使我国软科技方面有所提高的话,应该是被鼓励的。

  格菲科创板研究院景奉平认为,知识付费登录资本市场,而且是科创板,意味隽永。但是,具体到罗辑思维,作为个人IP,应该赞;但作为一个公众公司,其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则需保持警惕。

  根据科创板定位,《上市推荐指引》要求保荐机构应当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重点推荐七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以及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

  按照目前上交所证所披露的获受理科创板企业所属的行业来看,科创板申报企业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多数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30%,研发投入占比超10%,且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其中不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的企业身影,“硬科技”特征显著。

  从目前的问询来看,上交所对于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的质疑毫不留情,而以知识付费为主要商业模式的逻辑思维似乎和上述领域并不沾边,这会不会成为其ipo之路的绊脚石呢。

  

如何看待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

  曾经咪蒙68万一条的广告和其助理5万元的月薪的消息让自媒体炸开了锅。不过,广告模式一直被人们诟病的是它和传统的内容商业模式并无差异,天花板低。早在2013年,罗振宇开始做广告之外的事情。曾任央视《对话》栏目前制片人的罗振宇,在2012年上线了《罗辑思维》自媒体视频脱口秀,凭借节目积累的大量粉丝,开通了罗辑思维的社群付费,还在社群中卖知识卖书卖焦虑积累了第一桶金。

  如今,罗辑思维的商业模式发展脉络已经非常清晰:线上知识付费为线下课程导流。它的产品演进逻辑是,从“罗辑思维公众号”到 “得到 APP”,再到“得到大学”。

  早期,罗辑思维主要走“流量变现”的路子,为了盈利加强了内容流量的变现,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电商团队,探索出了一条仅靠图书和图书周边电商盈利的路径。

  随后,罗辑思维变身“线上知识服务运营商”,得到 APP 上线,上线以后, 李天田首先推出了王牌产品—— —《李翔商业内参》于6月5日上线,马云为这款产品准备了60秒的推荐语音。数据显示,专栏上线当天订阅数就突破 1 万人,上线 3 个月,便有 7 万用户订阅,营收 1400 万元。随后,得到 APP”又打造出《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产品,薛兆丰也成了全球课酬最高,创下世界奇迹的大学讲师。据 APP 官方数据统计,《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的订阅量已突破 37 万。

  得到开创了 PGC 订阅付费模式的新方向,在用户群体方面,根据得到 app2018 年度数据公布,得到用户数突破 2500 万,相当于在中国每50 人就有 1 人是得到的注册用户,活跃用户数在 250 万以上。

  如今,罗辑思维的知识付费来到了“线下”,标志性事件就是“得到大学”成立,学员像信徒一样趋之若鹜。

  罗辑思维经过 6 年的运营,实现了粉丝对罗振宇ip、“罗辑思维”品牌认同的延续,除出售知识产品的核心付费模式基础产生的直接收益外,罗辑思维还有因用户聚集而衍生出的间接收益,包括电商、广告与线下咨询、授课等,如“得到”有专门的商城出售食品、图书与日常用品等各种商品。

  但是得以发展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罗振宇这个ip的粉丝经济。罗振宇曾说:”传统媒体的价值枢纽是内容,自媒体的价值枢纽是人格魅力,自媒体是从传统媒体的卵壳中孵化出来、破体而出的,自媒体不在传统媒体的‘外面’,更不在它的‘对面’。它在传统媒体的‘上面’。我认为自媒体给所有媒体人带来第一个教义,是媒体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枢纽在变化,原来媒体的价值枢纽是两级,内容+渠道,自媒体把这两级都变了,我认为变成了,魅力人格体+运营平台。

  可以说罗辑思维对于罗振宇个人ip的依赖是比较严重的,他的《时间的朋友》系列跨年演讲收益堪比明星的演唱会。2016年末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据称现场到场观众约万人,罗振宇跨年演讲的门票价格为:外场看台680,1280 和2080三种票价,而内场为3280。看来,逻辑思维凭借一次演讲,又轻松收入了三四千万元以上,无疑是收入大头。据悉,他的跨年演讲不但有门票收入,更有大量广告主买单。

  但近年来对罗振宇批判声音从未停止过,有人讥讽他兜售的是 “年轻人版权健”,网友戏称为“焦虑贩卖大师”,罗振宇那些年立下的预言:接连看好黄太吉、乐视、暴风、ofo 等新物种,如今被一一打脸。而这种情况势必将拖累罗辑思维的表现,正如最近的跨年演讲所反映出的,罗振宇的受欢迎程度正在大幅下降,大多数用户也似乎对得到课程失去了兴趣。

  “我们学会了很多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这大概是对“知识付费”最有力的反驳。加上了“知识”、“思想”等强烈标签,罗振宇成了知识付费的代言人。因此,罗振宇的被揶揄,似乎也象征了知识付费模式的垮塌。

  知识付费产品的复购率越来越低,新用户注册量也在呈现下滑趋势。风已停,还期待风口带动销量已是妄想,加之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特别是知识类型产品滞后性更强,一旦成为最终形态,就会变成一锤子买卖。但是,对于知识付费平台而言,损失掉的仅仅是那些患上知识焦虑症、试图寻找成功的捷径的用户群体。罗振宇的挫折,也毁不了知识付费。

  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泛滥、纷繁复杂,不必要或者垃圾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是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 ,想要获取有效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知识付费恰恰满足了当代人们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为有价值的内容付费”的用户观念也已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买单。

  另一方面,知识付费更好的填补了传统教育的空白,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通常为“教师传授-学生吸收”模式,或者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实体书店购书学习。通过网络手段获取知识更加易得、快速、便捷,可以节省搜索时间,移动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平台的搭建更加简便化。正如克莱•舍基所指出的:“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可以把自由时间当作一种普遍的 社会资产,用于共同创造的大型项目,而非一组仅供个人消磨的一连串时间。”

  由此来看,知识付费的市场还很广阔,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 估算,2016 年知识技能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 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者人数约3 亿人。

  罗振宇的商业模式,只是知识付费很窄的维度,他们的商业方法论,不能让受众学到“编程”之类新技能,也不是真金白银的投资建议,但他作为一个生意人,他有他的价值。若想获取知识,当以务实的态度求索,并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缓解“知识焦虑” 的正确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