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清世宗为移风易俗树立道德典型,却造成典型井喷现象

清世宗为移风易俗树立道德典型,却造成典型井喷现象
2019年07月12日 21:45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这人啊,一旦太平日子过久了,就容易出现骄奢淫逸、物欲横流、出现种种拜金现象,康熙朝虽然战争也不少,但是总体上说百姓过得比明清易代之际好得多了,战争也都是局部性的,没有全国性战争,所以康熙朝也算得上太平生活,结果在这个时代就出现了那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象,到了清世宗登基之后,面对着这种情况,希望找出一个道德典型让人效仿,以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后来他在一个河南老汉身上找到了人们需要学习的优点,只不过他这么一赞赏,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初三,陕西省三原县棉花贩子秦泰途径河南省孟津县时,不慎在宋家山地界丢失包裹,其中装有用于购买棉花的170余两白银。秦泰在离开宋家山很远之后才发觉此事,然后他大张旗鼓进行寻找,甚至表示如果有愿意归还的可以将包裹内的一半钱财都送给归还者。不久,一个叫翟世有的穷苦老汉将包裹和里面的170余两白银完璧归赵,并不收任何报酬。

  拾金不昧而且不要任何报酬,这样的事情让一个家境一般的人去做都不太容易,更何况是一个穷人?秦泰感觉不可思议,就问了问翟世有,为什么不要这笔钱?翟世有回答道,自己的老婆原来丢失过300文铜钱,当时急得她都要死。所以翟世有也是感同身受而已。

  清世宗为移风易俗树立道德典型,却造成典型井喷现象

  田文镜

  秦泰听完翟世有这番话后十分感叹,当然也是十分感谢。不久这个好人好事就传遍了,孟津知县知道了就往上报,最后连总督田文镜都知道了,他得知此事后就以密折形式上奏清世宗。清世宗得知此事后感到这可以作为移风易俗的典型,就写了上千字的谕旨称赞其是“风俗转移之明证,国家实在之祥瑞”。在那个官本位的时候,连胡雪岩这样的都想着去主动讨要黄马褂,作为市井小民来说如果能得到一个小芝麻官一类的待遇就已经是天大的殊荣了。而清世宗也以顶戴的方式对其嘉奖,赏给他七品顶戴,还刻石立碑进行留念。

  清世宗这么做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希望以此来移风易俗,整饬官场陋习,教化民众。但是官场积习已久,不是一个典型就能解决的,这么做反而容易让下面的人更加利用,以典型去迎合上意。结果从当年开始各种典型就开始大规模出现。

  清世宗为移风易俗树立道德典型,却造成典型井喷现象

  爱新觉罗·胤禛

  其实只要能够正常思考的话就能发现,这样的好人好事自然有,但是不会这么集中地出现,一旦集中出现自然有问题。宋真宗要封禅,结果各地都是祥瑞。王莽篡权也是民意不少,后来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同样是一大堆民意代表团。这种情况压根就不可能,宋真宗还知道为了不让人戳破这层窗户纸,给王旦“行贿”。可是清世宗竟然看不透这么个道理。他不仅看不明白,还乐此不疲地评论道“以匹夫匹妇之愚,而能轻财尚义,慕善乐施,允属难得。于斯足征风俗向淳之渐,览奏朕怀曷胜愉悦。”

  清世宗这么做目的自然是好的,但是他这么做反而受到了反效果。下面投其所好,不断制造虚假“好人好事”以邀上誉,反而使陋习更加严重。更可悲的是,清世宗对此竟然至死不悟,一直沉迷于“人心向善”的迷梦中无法自拔。直到高宗登基才叫停各地呈报“好人好事”,这场闹剧也才算告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