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清军远征在后勤上的困难也使准噶尔得以和清廷对抗七十年

清军远征在后勤上的困难也使准噶尔得以和清廷对抗七十年
2020年05月21日 15:09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准噶尔汗国自康熙十八年(1679年)建立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灭亡,与清朝并存的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70年时间清朝与准噶尔汗国本部并不是一直处于对抗状态,其中也是有“蜜月期”的,就比如说噶尔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和康熙皇帝结成联合战线联合整死噶尔丹,这一时间段准噶尔的领袖与清朝皇帝就合作得非常愉快。

  但是,双方在大部分时间确实处于敌对状态当中,而且其汗国巅峰时期的疆域囊括整个北疆、回部,并臣服哈萨克汗国,俨然是中亚霸主,其人口却只有“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口”,所以实力确实不容小觑。而准噶尔汗国之所以能成为中亚霸权,与清朝对峙几十年,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第一、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为准噶尔汗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处于漠西的准噶尔汗国其地理条件是好于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的,西域之地水草肥美、土壤肥沃,有大片地区适合种植,可以形成规模较大的农牧业,而且铁、铜、金等矿产极为丰富。所以准噶尔汗国所处地区物质条件是相当丰厚的。《圣武记·乾隆荡平准部记》就记载:“今西域南北二路地大物奫,牛羊、麦面、蔬蓏之贱,浇植、贸易之利,金矿、铜矿之旺,徭役、赋税之简,外番茶马、布缎互市之利,又皆什伯内地。”

  而丰富的物产就决定了准噶尔汗国相对于其他历代游牧政权拥有过硬的“天赋”,像历史上的匈奴、突厥、柔然,甚至是与汗国同时代的喀尔喀蒙古都是以单一的游牧经济为主体,而准噶尔汗国则不然,当地的物质条件,使它成为了一个兼有游牧业、农业、手工业、冶矿业并存的政权,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准噶尔汗国在抗压性上远远高于历史上大多数游牧政权。

  

清军远征在后勤上的困难也使准噶尔得以和清廷对抗七十年

  

绰罗斯·噶尔丹

  而历代的准噶尔汗国的领袖,如巴图尔珲台吉、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都致力于把当地的资源禀赋加以利用,成为其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首先、自噶尔丹开始历代准噶尔汗国领袖除了发展传统游牧经济,对土地耕种也很重视。

  比如噶尔丹就在汗国境内“相土宜,课耕牧”,将耕种业和畜牧业放在了并重的位置上,而且成为了准噶尔汗国的国策,据《准噶尔汗国史》记载,在策妄阿拉布坦时代,“他们的耕地越来越多”,其产出农作物包括小麦、大麦、黍、稷等多种作物。“那里的土地含盐多,所以蔬菜也长得很好”。而噶尔丹策零也大力发展农业来满足汗国的需求。《准噶尔汗国史》就记载:“在噶尔丹策凌执政时期,也像他的父亲和祖父执政时期一样,种庄稼是受奖励的。”而其劳动力来源则大部分来自被征服的回部人口,当然也有部分厄鲁特蒙古从事农业。

  其次、注重军事科技,建立手工工场和矿场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武器生产。

  准噶尔汗国利用外籍俘虏和工匠建立手工工场,发展了皮革、呢绒、造纸、布匹、印刷等产业,甚至实现了自产枪炮这样的产业突破。早在噶尔丹时期,由于对热兵器的需求就已经开始火枪和火药的自产,“嘎尔旦取沙油汁,煮土成硫磺,取泻卤土煎硝,色白于雪”,而在此时也完成了火枪的“国产化”,在给清朝的贡品中厄鲁特鸟枪就赫然在列。

  

清军远征在后勤上的困难也使准噶尔得以和清廷对抗七十年

  

清军平定噶尔丹

  据史料记载准噶尔专职生产器械的鄂托克(称为乌鲁特)有5000多户,专司火炮的“包沁”有1000多户,已经具备大规模生产轻重鸟枪的能力。《西域图志·卷四十一》对厄鲁特鸟枪是这么记载的:“以铁为腔,中施硝黄铅弹之属。或高二三尺,圆径三寸,驾于驼背施放。或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木架上施放。或长四尺余,制如内地鸟枪,手中施放。”

  甚至在噶尔丹策零时代为了弥补火力不足,着意发展火炮部队,在瑞典军官列纳特的协助下,“噶尔丹策凌的军队使用的计有4磅炮15尊,小炮5尊和10磅臼炮20尊”。至于刀剑、盔甲等等的生产更是不在话下,已经利用当地的铁矿进行量产。准噶尔军训练时“先鸟枪、次射、次刺击”,投入战场后,携带鸟枪以及弓矢佩刀,已经隐隐然有了龙骑兵的雏形,所以这支准噶尔部队在装备和战术上为任何一个游牧民族所不及。事实上清军在乌兰布通之战前的乌尔会河之战初战失利也是吃了火器的亏,无法突破准噶尔军的阵营,失去了先机。《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六》就说:“厄鲁特发鸟枪,军退,前队兵及喀尔喀兵复进,喀尔喀畏其鸟枪,先却。诸札萨克兵力薄,亦退。”

  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带来了军事组织的变革,噶尔丹策零时期从其所辖的鄂托克中挑选精锐及其家属组成了21个昂吉,任用一批亲信台吉统领,根据《西域图志》记载,这二十一个昂吉只承担汗国极其少量的赋税和劳役,而且还能得到回疆、二十四鄂托克的赋税供应,这意味着噶尔丹策零已经开始尝试编组兵农分离的军事组织,进行职业军队建设,这样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准噶尔军队的战斗力。《西域图志·卷二十九》说:“准部一切贡赋及重大差务则鄂拓克承输,若零星供给,合二十四鄂拓克、二十一昂吉均输焉。”《西域图志·准噶尔全部纪略》记载:“其外复取乌梁海及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和阗四城回人租,入其二十一昂吉,为各台吉所有,而统属于准噶尔之汗。”

  

清军远征在后勤上的困难也使准噶尔得以和清廷对抗七十年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并且准噶尔汗国还占有回疆广大的区域,派“完卜”这样的税吏于回疆收税,仅仅叶尔羌地区就可以收上10万腾格的货物(一腾格约等于一两白银),这些货物被收上来之后被运往北疆支持准噶尔的财政。

  所以,准噶尔汗国虽然本部人口不过60万,但控制的区域则人口高达200万之多,且矿产丰富,农业发达,军队建设完备,本身就是一个实力强悍的政权。

  第二、代有雄主,铸就中亚霸权。

  像准噶尔汗国这样的游牧政权,拥有强有力的领袖将政权捏合在一起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容易分崩离析(事实上准噶尔汗国灭亡的部分原因就是内乱),而准噶尔汗国自僧格之后出现了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三位强人,政权经过动荡之后还能稳定下来并延续前任奖励农牧业、发展手工业、礼贤下士以招徕人才的政策推进汗国内部的建设,这一点连清朝都不得不承认,就比如说噶尔丹策零,清廷称其为“狡谲习攻战,颇能怜下人称贤”。

  而就是噶尔丹策零的领导下,准噶尔汗国在和通泊击败了前来讨伐的清军,使汗国得以续命一波。

  第三、地理距离遥远,后勤压力巨大,难于征讨,准噶尔汗国容易形成局部优势。

  清朝本质上是一个农业国家,准噶尔汗国远在西域,若想要远征必须有充足的供应,所以清朝发动对准战争时必然是作战士兵少,勤杂人员众多,否则粮饷就难以为继。所谓“兴师莫难于转饷,而出塞尤甚”,就比如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消灭噶尔丹后,准噶尔汗国正经历短暂的衰弱期,如果后勤充足,可以一鼓作气,“立可郡县版籍”,但是就是因为康熙皇帝考虑到了后勤不足以支撑持续用兵,不得已退兵,《圣武记·雍正两征厄鲁特记》说:“圣祖以其旷莽辽隔,费转输,又策妄方献噶尔丹之尸,外驯昵,遂画阿尔泰山以西至伊犁捐俾游牧,复成西域大部落。”给了准噶尔汗国重新崛起的机会。

  

清军远征在后勤上的困难也使准噶尔得以和清廷对抗七十年

  

爱新觉罗·玄烨

  大家可以看一看清朝历次征讨准噶尔的用兵数据,就可以发现清朝主动向准噶尔汗国进攻的战役每次兵力就是5万人左右,和通泊之役为5万人,“上筑大将坛,率满洲、绿营等五万兵讨之”,而乾隆灭准之役,“两路军各二万五千、马七万匹”。

  而准噶尔汗国的极限动员兵力为多少呢?噶尔丹时期准噶尔出兵“三分国中人相更番”,其出兵攻打喀尔喀蒙古之时,出兵为3万人,所以准噶尔汗国极限可动员军队9万人左右,而清朝做为农业文明国家,因为转运粮饷的局限性,每次动员攻打准噶尔汗国的军队并不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如果准噶尔汗国内部齐心协力,团结在一个稳定的核心下,赢面是非常巨大的。

  而清朝最后拿下准噶尔汗国正是由于汗国自噶尔丹策零之后,内斗不断,加上疫并流行,导致人口大减,乾隆皇帝看准时机,趁机发动灭国大战,将西域归于版图之下,“凡辟疆周两万余里”。

  以上三大点,我认为就是准噶尔汗国与清朝对峙70余年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