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导致有才之人命途多舛

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导致有才之人命途多舛
2020年07月14日 14:58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古代的人才为什么命运多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古代的人才选拔机制。

  在古代,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获得重用呢?显然是那些贵族地主或奴隶主的子弟。

  在整个奴隶社会,尤其是在西周及之前,基本上都是世袭制。按照周朝的等级制度,一个人的出生,便决定了他今后的命运。如果一个人出生于平民和奴隶,那么,无论他怎么努力,都不可能上升到诸侯、卿大夫这个阶层。只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诸侯争霸的需要,形势才稍微发生了一些改变。

  到汉朝的时候,人才的选拔,实行的是察举制。主要是从德行上考虑人才。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很好,就可以获得推荐。但这实际上依然并不能真正地选到好人才。为什么呢?一是德行当然是人才很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直接因素。二是这个“察举”,实际上已经免不过“人情”。显然,贵族地主的子弟,肯定会获得更多察举的机会。被选拔到官场的,肯定大都是这种阶层的人。

  魏晋时期,人才的选拔制度发生了改变,变成“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是世袭制和察举制的综合使用,算得上是察举制的一种倒退。这种制度,实际上给了贵族地主的子弟更多的机会,因而更不容易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实行,人才选拔上,相对来说,才更公平一点。不过,这种公平,其实还是相当有限的。为什么呢?一是科举制度的早期,实际上依然和察举制和世袭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隋唐时期的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是需要递交“行状”的。也就是说,需要有人推荐,其科举考试才起作用。一般的平民百姓,很难有人脉推荐他,因此也很难有进入仕途的机会。二是科举考试的晚期,让考生做八股文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根本就没办法选拔人才了。所以说,这个科举考试,对真正人才的选拔,作用并不大。

  

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导致有才之人命途多舛

  从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我们可以看出,官僚机构所选拔的人才,大都是平庸的。真正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很难有出头之日。

  平庸的人才之所以在古代的官场上大行其道,除了选拔制度的问题以外,还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是讲究中庸的,中庸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中庸在很多时候却和平庸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平庸的官员,往往把自己打扮成中庸的样子,在官场上大行其道。实际上,由于古代是农业社会国家,官员只要不折腾,老百姓就能有好的生活。所以,平庸的官员,不挑起各方矛盾,不劳役老百姓,其实就能确保一方平安,因此他们就能显得有政绩,能够在官场上一路高升。

  在这样的官场生态的压制下,古代真正的人才,想要脱颖而出,就只有两条路。

  一是在乱世之中发挥作用。很多真正的人才,都是出自于乱世之中。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等等。为什么这种时期,有那么多的人才出现呢?因为那时候的诸侯们需要平定天下,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帮助诸侯们获得他们想要的。

  二是在和平年代有特异表现。如果是和平年代,一个人才要脱颖而出,必须要有特异的表现。只有具有特异表现的人,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而特殊的经历,曾经有过的多舛的命运,则是更能够吸引别人注意的。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因此使得命运多舛的人,获得了更大的关注。

  但是,这些人既然命运多舛,必然是性格上本身很特别,同时又没有更多的人脉,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因此,他们在立身行事的时候,必然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得罪很多人。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加显得命运多舛了。

  不过,杰出的人才,总是愈挫愈奋。多舛的命运,又让他们更加努力。就像当年苏秦出去闯荡江湖受挫后,回来“头悬梁,锥刺股”,苦读诗书,最终成为杰出人才一样。多舛的命运也是人才变成大才的重要保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