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叔孙通五易其主审时度势被称为圣人

叔孙通五易其主审时度势被称为圣人
2020年09月22日 15:01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秦朝末年是一个激烈聚合的年代,很多人都被卷入历史的大潮流之中,生死存亡是一件大事。秦朝末年的叔孙通是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善于把控形势,看人脸色办事,左右逢源,能被一部分人称之为“圣人”,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了。

  叔孙通审时度势的结果是:不停地跳槽!

  五易其主

  叔孙通是一个儒者,同时又是一个纵横家,非常善于改变自己的立场,他五易其主,每一次都是“英明的决策”。

  第一次易主。

  叔孙通是山东薛县人(今山东枣庄薛城区),他通晓儒家经典,因而被秦朝选拔到中央政府担任待招博士,这时的他也就是混碗饭吃,然后给皇帝讲解一下儒家学说而已。

  

叔孙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占据了不少地方。秦二世急得没有办法,急忙召见了几十个博士讨论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毕竟秦朝的准备戍守边疆的士兵反叛了。博士们众口一词要对叛乱者进行镇压,这让秦二世脸色非常难看,毕竟他老爸秦始皇在世之时没有自己的军队反叛过,面子上非常难看。

  叔孙通善于审时度势,他立马出来反驳那些将“陈胜吴广起义”定性为“叛乱”的博士们,称这些起义的人只不过是一些“盗贼”,调集军队镇压就行了,秦朝的军队怎么可能造反呐?秦二世也够心很毒辣,询问了所有的博士,宣称是秦朝士兵反叛的博士一律处死,称“盗贼”的博士都活了下来。

  叔孙通由于称起义为盗贼,秦二世赏赐了他二十匹丝绸,一套新衣服,提升为“博士”。但叔孙通被提拔之后早就看清了秦朝早晚要灭亡的局势,趁机卷铺盖卷逃跑回到了山东老家避难去了。一旦秦二世清醒过来,叔孙通难免人头落地!

  三次易主。

  叔孙通回到老家后,投降了楚地的起义军,正好项梁来到薛县,他就追随了他南征北战。不巧的是项梁在山东定陶被杀,叔孙通又追随了楚怀王。项羽大封天下诸侯王之后,楚怀王被封在长沙,因为叔孙通曾经追随项梁的缘故,被项羽留下来,侍奉项羽。

  

项羽

  叔孙通是一介书生,在战争年代基本上没有多大用处,身不由己,三易其主。

  投降刘邦。

  刘邦趁着项羽在齐国大战之时,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今天江苏徐州),叔孙通又赶忙投奔了刘邦。在这次易主之时,叔孙通还是有英明决断的。项羽击败刘邦,叔孙通不敢再次归降项羽,归降的结果肯定是被诛杀了,只好死心塌地追随刘邦了。

  在一个战乱年代的书生,能够存活下来就不错了,投降易主是那个时代的常态,关键是最后投降到刘邦集团,刘邦有容人之量,心胸比较宽广一些。

  审时度势

  叔孙通善于察言观色,他在汉军中经常穿着“儒生”的打扮,刘邦看他非常不顺眼,于是他改穿楚地的服饰,这下刘邦非常高兴,叔孙通也在刘邦那里留下了好印象。

  

刘邦

  追随叔孙通的儒家弟子有一百多人,都跟着刘邦。叔孙通作为一个谋士,经常向刘邦推荐一些地方上知名的强盗、盗贼给刘邦,刘邦也非常高兴。而追随叔孙通的一百多人,他一个也没有推荐,这惹起了这些儒家学者的不满。

  叔孙通对他们很是瞧不起,他这样解释为何不举荐这些书生给刘邦:“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刘邦打下天下之后,那些将领功臣们都想着封侯和荣华富贵,刘邦对他们暗生嫌弃。叔孙通察言观色,已经觉察到了刘邦的变化,这是要“鸟尽弓藏”啊!

  制定礼仪,被称“圣人”。

  刘邦天下初定,需要制定一套礼仪制度,让天下人都遵循,同时要让刘邦满意。于是乎,叔孙通跑回到曲阜召集儒生,按照周朝、秦朝的礼仪制定汉朝的礼仪制度。当时在孔子老家召集了三十多个儒生,其中有两个不愿意跟随,他们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高帝七年(前200年),长乐宫建成,叔孙通制定的汉朝的礼仪也通过了刘邦的审查。10月,刘邦举行大朝会,各级官员、诸侯都按照制定的礼仪进行,一切进行的井井有条,满足了刘邦的帝王享受。大朝会举办成功,刘邦非常高兴。

  

  汉殿论功图

  叔孙通趁热打铁,向刘邦举荐这些追随自己制定礼仪的那些儒生们。刘邦也有意提拔儒生到朝廷中来,借以打压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立马同意让叔孙通一起的100多儒生,全部都成为“郎官”,都是刘邦的侍从官员。叔孙通向儒生们宣布刘邦的命令,同时将刘邦赏赐给自己的500金全部分给这些儒生。

  这些曾经埋怨叔孙通的儒生们这时才感觉到叔孙通的“伟大”,他们不但高官得坐,而且有“金”,能不感恩戴德嘛,于是对其交口称赞:“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在秦末汉初那个混乱的年代,叔孙通总是能审时度势,不断跳槽,每次都能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并将儒家书生们引荐到汉朝的朝廷之中来,被称作“汉朝儒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