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西域从张骞出使到设置西域都护的近八十年间不断游走于汉匈之间

西域从张骞出使到设置西域都护的近八十年间不断游走于汉匈之间
2020年10月29日 15:26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从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开始算起,到神爵二年(前60年)汉宣帝诏令设置西域都护为止,共计79年时间,是西汉政府从最初对西域的不了解到逐渐熟悉、再到联合西域、经略西域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西汉与匈奴不断战争与磨合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此期间经历了由盛转衰再复兴的过程,而匈奴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衰退,直至分裂,西域各国则不断游走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摇摆,一直持续到西域都护设置之后也没有停止。

  第一阶段:张骞的出使

  张骞出使西域算是西汉政府对西域的了解“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对匈奴战略转变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西汉政府对西域的认识大概还停留在“西方存在一些国家,饱受匈奴欺凌,甚至被匈奴驱逐”这个阶段。所以,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联合对抗、打击匈奴的帮手。

  建元二年(前139年),即汉武帝刘彻刚刚即位不到两年以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不过,张骞此行并不顺利,他的一百多人小分队在匈奴人堂邑父的向导下从长安出发,刚到河西走廊,便被匈奴人擒获,送去了匈奴王庭。结果,这一呆就是十年,在此期间,匈奴人也曾劝说张骞彻底屈服,还给张骞娶妻生子的机会,不过,张骞始终都没有忘却他此行的任务。

  

张骞

  元光六年(前129年)的一天,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身边的随从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区。随后,他出使了焉耆、库车、疏勒、大宛、康居、大月氏等西域各国。然而,西域诸国对大汉还都只是一知半解,他们既不知道汉朝的强大与富庶,也不想因此而得罪匈奴。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匈奴更近,大汉太远,张骞的三寸之舌也不过是一面之辞而已。

  原本张骞寄予厚望的大月氏也因为非常满意西迁的新国土,不愿再回到故土——河西走廊以西地带了。张骞虽然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时间,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随后,张骞又去了一趟大夏国的蓝氏城,便踏上了归程。返程途中,张骞又去了莎车、于阗、鄯善等国,情形都大同小异。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本以为走羌人区可以避开匈奴人的堵截,却不曾想,此时的羌人区已经成为了匈奴的势力范围,结果他又被扣留了一年多才因为匈奴内乱而逃离,直到元朔三年(前126年),才最终返回都城长安。

  此行13年,百余人去,归来仅剩张骞与堂邑父两人而已。不过,虽然未能达成与西域各国的联盟,但是却实现了对西域的深入了解,也将大汉介绍给了西域诸国,为后来双方的合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霍去病

  随后,大汉与匈奴之间的形势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将匈奴人驱逐出河西走廊。随即,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

  所以,七年后,即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又一次踏上了出使西域的道路,此行因为没有了匈奴的阻隔,进展非常顺利,不但为西域诸国送去了金银财帛,还带回了众多想一探大汉朝究竟的各国使节,让他们可以一览汉王朝之强大。

  从此以后,汉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变得壮大了起来。

  第二阶段:战争与和亲

  随着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各国与汉朝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西域强国乌孙也在此时,跟汉朝建立起了较为友好的关系,不过此举却招来了西迁的匈奴的不满,他们扬言要攻打乌孙。乌孙昆莫猎骄靡希望借助汉朝的力量,便向汉武帝提出了和亲的请求。

  

刘细君

  元封六年(前105年),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下嫁猎骄靡。不过,此时的猎骄靡已经年老体衰,他很快便向细君公主提出,希望在他死后她可以改嫁其孙军须靡。满怀怨怼的细君公主,改嫁军须靡不到两年便去世了。随后,汉武帝又派宗室之女刘解忧代替细君公主成为新的和亲公主,继续维系大汉与乌孙的关系,乌孙后来也成为了大汉在西域最重要的一股助力。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随着汉武帝对西域的了解,他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大宛的“天马”(后世称为汗血宝马)便非常地吸引他。

  于是,他委派使者前往买马,结果,大宛国王认为山高路远,不卖也不能有什么后果。结果,言语之间,汉使与大宛国王有此过激,虽然没有当场大动干戈,但还是在使者将出大宛国境之时,被国王派来的人杀害了。

  于是,太初元年(前104年),有了大汉朝对西域国家的第一次大规模用兵。

  

李广利

  领兵者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后马数万人之多。结果,因后勤保障不足,又没有得到西域各小国的助力,这一次出兵,刚到大宛的郁成城,便因为攻城不利、死伤惨重撤军了。紧接着,为了挣回面子,汉朝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对大宛的战争,这一次,李广利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不但兵力达到了六万,还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也都达到了一万以上,可想而知,此次出征连士兵带后勤补给人员,队伍有多么壮大。汉军所到之处,小国争相开城送粮,大宛人也在都城被围四十余天后,主动杀死了他们的国王,献出了汗血宝马。

  在这段时间里,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明显更为密切,西汉在西域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也达到了第一个巅峰。

  第三阶段:大汉的中兴与西域的臣服

  后来,随着西汉与匈奴双方因长期的战争而带来的国力倒退,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进入到一个相对缓和的状态。西域与大汉的关系也进入到一个相对微妙的阶段,亲匈派与亲汉派都有各自发展的空间。而西汉也因为国策向“休养生息”转变,无暇顾及西域的“内部斗争”了。

  直到,昭宣中兴后,西汉国力实现复兴,对匈奴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大汉在西域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汉使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甚至于往往汉使在西域亮出大汉符节便可以发号施令,调动兵马。西汉的外交已经从汉初的“被迫和亲”转变成为了“单车使者斩名王,定属国于万里之外”式的强势外交。

  

傅介子

  元凤四年(前77年),受昭出使大宛的汉使傅介子,听说龟兹国正在招待匈奴使者,当即改道前往,直接当着龟兹国王的面,诛杀了匈奴使者。随后不久,傅介子又在一次出使楼兰之时,当场斩杀了亲匈奴的楼兰国王。

  元康元年(前65年),冯奉世奉命出使西域时听说莎车国人杀害了亲汉的莎车王万年,并杀害了汉使奚充国,倒向了匈奴。他当机立断,拿出汉朝符节,调动西域周边各属国共计一万五千兵马,合力攻打莎车国,一举破城,为莎车重新换了一位国王。

  可见,虽然这时候的西域诸国还是会有倒向匈奴的国家,但是汉朝的影响力已经远非昔日可比了。所以,为了更好地管理西域,神爵二年(前60年),位于乌垒城(轮台县境内)的西域都护府正式成立了,西汉也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参与管理西域诸属国的内政了。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的祭天大礼上,“蛮夷君长王、侯迎者数万人”来朝贺,匈奴单于呼韩邪亦位列其中,只称藩臣不呼名,其尊敬之情可见一般。

  只有一个国家真正强大了,才有后世难以企及的强势外交,单凭一时兵力之征服,是不可能带来永久臣服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