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奥地利因担心大权旁落反对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也无力将其吞并

奥地利因担心大权旁落反对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也无力将其吞并
2022年02月25日 18:02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对德国统一,历史书上大多这么写:普鲁士通过战争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以外。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理解,既然普鲁士兵强马壮,且有志于统一国家,为什么不把同宗兄弟奥地利一起纳入进来,组成德国大联盟,复兴神圣罗马帝国呢?更何况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兵败如山倒,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什么不一口气直接把它吞并了呢?

  先从历史说起。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旧有领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后一分为三,东法兰克,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奠定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雏形。

  但这个三个国家只有法国早早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其他两个,一直维持邦国林立、杂乱王章的状态。

  统一前德意志有1500万人口,却分为七大选帝侯,十多个大诸侯,两百多个小诸侯,九百多个独立的帝国骑士领地,此外还有许多自由市,各个诸侯都有自己的境内权力,彼此对垒,名义上大家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子民,实际上没啥权力。

  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整理加工的《格林童话》,号称德国国粹,里边不是王子就是公主,看得中国读者心驰神往,其实那些王子公主的领地,也就是个乡镇大小。

  

  

拿破仑·波拿巴

  十九世纪欧洲革命开始后,进入多事之秋,尤其是拿破仑崛起后,打的德意志邦国大败,让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的德意志人非常不爽,加之经济发展,需要扫除关税政策不统一带来的障碍,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意识到统一的必要性。

  但只有奥地利不愿意。

  历史悠久的哈布斯堡家族一直蝉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维系这个帝国的不是武力,也不是经济,而是联姻,从马克西米连大帝时代开始,哈布斯堡家族就联姻联姻再联姻,通过联姻控制伊比利亚半岛,通过联姻,维系德意志地区的首领地位,著名的法国断头皇后就是奥地利公主,而拿破仑的正宫皇后也是奥利地公主(玛丽皇后的侄孙女)。

  奥地利不愿意德意志统一,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当普鲁士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统一已经紧紧连在一起的时候,奥地利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德意志民族的命运问题。

  这句话字面上并没有解释奥地利为什么反对统一,是因为中西思维存在一定差异。彼时的奥地利是君主专制,一旦走向统一之路,大大小小的邦国进入决策体系,共和在所难免,哈布斯堡家族就有可能失去到掌控多年的权柄,所以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奥地利王室坚决反对统一,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干脆放话:德意志观念在奧地利只不过是一种神话,不允许任何更邪恶的,要求把德意志各邦人民统一在一个德国内的想法存在。

  

  更夸张的是,哈布斯堡家族不仅反对政治统一,对工业时代的到来也十分警惕,认为有可能打破欧洲旧有秩序,为此到处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匈牙利、捷克深受其害。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逻辑,哈布斯堡家族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就是高宗赵构之流,唯恐北定中原,迎回徽钦二帝,动摇了自己的皇位。

  奥地利不愿意,普鲁士求之不得,快速发展的经济,迫切希望统一的市场和关税,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尚武的国民精神,又让普鲁士贵族对统一信心满满。1871年素有“铁血”称号的帝国首任宰相俾斯麦上台后,普鲁士开启统一大幕。

  为了统一德意志,普鲁士发动了三场战争,普丹、普奥、普法。

  普丹战争,普鲁士收回了与丹麦有争议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普奥战争,彻底将奥地利从德意志联邦排挤了出去。

  为什么是排挤不是吞并?普鲁士有自己的考量。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首先:奥地利兵强马壮,虽然战败,但普鲁士没有实力将奥地利一口吞下,况且统一已经引起了欧洲列强的注意,面对虎视眈眈的法国英国俄国,如果后院失火,德国统一会受到严重影响,普鲁士上层,尤其是俾斯麦首相坚定认为,奥地利是欧洲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不要给奥地利人留下痛苦的心情。后世有人说,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只是兄弟的一次争吵,结果不过是为了确定谁来继承遗产的问题。

  其次:欧洲人对统一的观念与中国人大不同,他们缺乏建立统一集权大帝国的野心,德国和奥地利虽然都讲德语,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况且大部分德国人信仰新教,而奥地利人多信仰天主教,且人口驳杂,如果把奥地利拉入到德意志大家庭,可能为将来的德国埋下隐患,不如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奥地利也不是傻瓜,一看打不过普鲁士,也就送个顺水人情,不再干涉,还割让了部分土地给德国。从此分道扬镳。

  当然,这事还没完。普鲁士人统一德国,出发点是为了壮大普鲁士,俾斯麦就说过:我首先是个普鲁士人,然后才是德意志人,可统一后普鲁士不复存在,反倒人家奥地利屹立不倒,而若干年后,一个奥地利人来到德国,将其拉入战争深渊,并被肢解长达四十余年。终于报了当年战败的一箭之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