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罗斯为西伯利亚粮食的自给自足鼓励前去垦荒还进行技术试验

俄罗斯为西伯利亚粮食的自给自足鼓励前去垦荒还进行技术试验
2025年04月01日 09:03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广阔的西伯利亚是俄罗斯人的巨大宝藏。在这片比中国全境还大的土地上,虽然富有充足的水力资源与矿物资源,但是由于纬度高且多冻土,农业发展的条件十分恶劣。然而,俄罗斯人想要将西伯利亚把握在自己手中就不能依赖于从欧洲运来的高成本粮食,必须克服自然条件进行农业开发,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招贤纳民

  想要从事农业生产就必须找到敢于在绝境努力开荒的勇敢农民。俄罗斯征服从16世纪开始就鼓励西部地区的民众前往西伯利亚垦荒,并且直接给予生活补助与一定年限的免税特权。此外,在农奴制盛行的欧俄地区,西伯利亚地区也成为了逃亡农奴谋生的理想去处,沙俄政府不仅对于逃亡农奴十分欢迎(将其变为国有农民),甚至对于农奴主的追捕诉求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导致当时前往西伯利亚地区垦荒的民众暴增。

  根据沙皇的诏令,西伯利亚各地督军在建立城堡时,都在其周围辟出耕地,建立村落,安置农业移民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以城镇为中心,逐渐建立起一个个村屯,大片土地被开垦出来,形成规模不等的农业区。俄罗斯人的农业垦殖活动就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开展起来。

  

  

早期的西伯利亚农民

  

攻克难关

  俄罗斯农民为了克服西伯利亚地区的恶劣气候,在移民初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性试验,选择适合耕种的土地。同时,俄罗斯西伯利亚当局会定时对某一地区的土壤与气候进行观察,将可以耕种的优质土地记录在册,以方便农民选择耕种。

  农民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在靠近河流的地区建造水磨,并尽量选择被风的谷地与山丘的向阳坡地区,从而减少来自西伯利亚寒冽大风的摧残,并为植物最大限度地争取热量。俄罗斯当局较早推行了“试验田”,在适合耕种的地区先进行试种,随后再大面积推广,这样就减少了农业成本的损耗(比如俄罗斯人在雅库茨克地区的试验就因为春季的寒风和过早的秋霜期而失败)。

  

  

黑麦面包

  除此之外,西伯利亚地区的俄罗斯农民经过广泛试验之后发现黑麦成为了最适合西伯利亚种植的农作物,到17世纪末时,西伯利亚的黑麦已经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们今天看到俄罗斯最为盛行的黑麦面包就是在这种农业模式下的产物。

  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的开拓获得了政府的全力支持,而英勇的农业开拓者们则在不断地试验与发现中找到了适合西伯利亚农业的道路。不过,西伯利亚的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难以逆转的自然困境,而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未来的西伯利亚农业或许可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山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