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2020年07月30日 18:15 新浪网 作者 半壶老酒半支烟

  作为文史作者和资深吃货,笔者看谍战剧,有时候并不太在意情节是否惊险曲折,而更愿意在其中寻找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

  在热播的谍战剧《胜算》中,笔者看到了西红柿炒鸡蛋,好像桌子上还摆着干烧鱼,而在剧中经常出现的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似乎也正是那个时代和地域的标志物。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胜算》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1941年之后,地点应该是北部边陲的一个中型城市——比哈尔滨级别低,那个地方叫林河。

  这个林河的地域特色,看起来很像是黑龙江省牡丹江的海林或齐齐哈尔的漠河。查过资料的读者肯定知道:穆丹乌拉是满语,汉语意思就是牡丹江。

  至于最常出现的“瓦吉姆”,意思可能是勇士,也可能是“候鸟飞翔”的译者。

  林河是归哈尔滨直管的,再往上就是所谓的“新京”,也就是长春。所以在潜伏中,我们看到的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历史印记和东北地域特征,尤其是唐飞的两个“耳包”,我们在剿匪电影里也经常看到。很多地主的瓜皮帽下,也挂着俩这玩意,一般都是兔子或貉子皮毛做的两个小口袋,直接套在耳朵上。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前几天咱们聊过福原唐飞蔡梦刘翻译官等人的警衔,他们不过就是警正、警佐、警尉,相当于少佐和上尉中尉,要是按级别来算,就是被李云龙消灭的山崎大队长领着一帮龟田中队长猪头小队长。

  当时黑狗子们的薪水都不高,福原每月的薪水不到三百,刘翻译官只有一百多块钱——因为钞票上印着一个白胡子老头,所以又叫“白胡子老头儿票”,唐飞他们花的,就是这种老头儿票。

  当然,这些人都不是靠薪水过日子的,因为他们一个月的薪水,根本就不够买一瓶好红酒,买大列巴也不够吃一个月的。包括特务科长加藤、刑事科长唐飞,都是几千几万地收绵羊票。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说完那个时期的钞票,回过头来咱们再说餐桌上摆的东西。

  跟很多粗制滥造的“历史剧”不同,《胜算》中的餐桌,除了那个时期、那个地域十分流行的红酒香肠大列巴之外,还有大盘子装的东北菜。

  我们看“历史剧”发笑的原因,可能是经常看到达官贵人和江湖大侠拍着桌子叫“小儿,来碗面”,可是挑起来的面条曲曲弯弯,一看就是没煮透的方便面。很多所谓的“烧鸡”,能上十次也没人动一口——塑料东西,就是魏和尚去了,也扯不下一只鸡腿来。

  而《胜算》则不同,我们看见了带肥肉的香肠,也看到了炝拌土豆丝,还有熏兔子腿——笔者怀疑,当导演喊完“咔”之后,大家是可以一拥而上分而食之的。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上面一张图是是蔡梦与唐飞卿卿我我,下面一张图是鬼子福原与孙喜远激烈交锋,在这两张餐桌上,我们看到了炝菜、凉菜、香肠拼盘,此外还有松仁玉米、西红柿炒鸡蛋和干烧鱼。

  之所以说福原请孙喜远吃的是干烧鱼,是因为那上面有辣椒——笔者在哈尔滨当过粮店小伙计,也在客车厂餐厅学过厨师,老师傅告诉我:红烧鱼和干烧鱼的区别,不在汤汁多少,而在其中放不放辣椒。

  至于炝土豆丝,笔者的刀工还没有扔下,我可以把土豆丝切得很细,不用焯水,只要加上足够的白醋,您就吃不出生腥味来——当然,只有恶作剧的时候可以这么做,做不好吃了要拉肚子。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有时候看《胜算》,就像看一场吃播,刘翻译官请手下吃饭,一会功夫,那干烧鱼就吃光了一面,按照当地的规矩(很多地方都是这规矩),鱼翻面不能叫“翻过来”,而应该叫“划过来”。

  当然,真正场面宴席,是很少有人把鱼划过来的:真想吃,可以拿筷子往底下掏。

  说完了《胜算》消费中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咱们似乎可以说一说那里面的方言了,但是这还真不好说:剧中人的很多语言,口头上说可以,真写成文字,就很不好看了。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李子龙的发型不太对,但满口方言却很地道,他脱口而出的话,那地方的人还真是经常说。

  在很多场合,那四字代称,并不是甲鱼和小牛的组合:前两个字的意思是妻子出轨的男人,后两个字的意思是母亲改嫁后带到继父家的小孩,而且一般特指小男孩。

  这四个字组合起来,就是很难听的骂人话了。

  李子龙的发型不对,他的读音还真挺准,那个“弄”字,在东北就是“能”字读四声。

  方言的话题就此打住,有什么话咱们评论区里说,咱们接下来看一看北方特有的两件东西,这东西现在很少见,但并没有完全被淘汰。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南方的读者可能没见过,这东西叫火炉子,上面放的,叫铜水壶,专门烧开水用的。目光敏锐的读者可能发现了:铜水壶旁边还烤着两个红薯,这说明唐飞科长的生活还不错:红薯在北方叫地瓜,可不像山东那么便宜,一般的人家烤不起地瓜,只能在火炉上烤土豆。

  东北的火炉涉及得很人性化,上面是从大到小三五个环形铸铁片,当地叫“炉盖”或“炉圈”,可以根据需要火力的大小决定拿开几片。

  旁边竖着的那个叫“炉筒子”,用“铁皮”卷成,每节一米左右,两头有微小差异,可以一节一节首尾相连,一直把烟气导出室外,如果连接处密封不严,或者“倒呛风”,是会导致“煤烟子中毒”的。

  《胜算》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火炉子烤地瓜,红酒香肠大列巴

  读者诸君可能注意到了:这个唐飞很喜欢吃烤地瓜,只要他在办公室,炉子上永远有两个地瓜在那儿烤着。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唐飞那个级别的警佐警尉,办公室是没有暖瓶的——那东西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真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大家想喝开水倒也很方便,有二十四小时不断火的炉子,就有喝不完的白开水。

  东北的炉子二十四小时不断火,倒不是因为奢侈,而是因为那地方太冷了,虽然冬天可以在屋里穿着单衣啃冻梨,但是如果不烧炉子,自己也会变成冻梨。

  《胜算》中的历史印记和地域特色盘点完了,笔者离开东北好多年,对有些事情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了,所以最后还要请读者诸君帮忙:在这部谍战剧中,您还发现了哪些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特有的物品和菜品?至于方言里的特色词句,咱们评论区里也要悠着点,别太刺激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