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疫情冲击,油价低迷 中东产油国将失去百万海外劳动力

疫情冲击,油价低迷 中东产油国将失去百万海外劳动力
2020年07月01日 17:24 新浪网 作者 红星新闻
疫情冲击,油价低迷 中东产油国将失去百万海外劳动力在中东地区打工的外国人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撑 图据路透社

  据《日经新闻》报道,100多万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而失业的亚洲劳动者最近准备离开中东地区的产油国,一旦限航命令解除之后,他们都将回到自己的国家。对于中东地区的产油国而言,这意味着将失去大量劳动力来支撑经济。

  对于这些亚洲劳动者的所在国而言,不仅将失去大量的劳动力外汇,而且这些人回国之后还会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阿联酋约90万人因疫情而失业

  据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的冲击,中东地区的就业环境发生了急剧恶化的罕见现象。各产油国政府首先确保本国国民的就业岗位,由此对海外劳动者就业造成影响。而在中东地区的主要产油国,一半以上的劳动人口都来自海外。

  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来自菲律宾的约瑟夫·桑切斯在当地一家私立学校当了7年保安。最近,桑切斯下定决心离开迪拜回菲律宾的老家去。他在迪拜工作的时候,学校提供免费的住宿,另外每个月支付1950阿联酋迪拉姆(约合人民币3750元)的工资。桑切斯会把工资的四分之三寄回老家。

疫情冲击,油价低迷 中东产油国将失去百万海外劳动力迪拜最重要的主干道在消毒作业期间空无一人 图据国际在线

  疫情也冲击了桑切斯的生计。为了防止感染,他所在的学校开始长时间网络教学,学校以“不再需要保安”为由将他解雇了。桑切斯说:“我已经4个月没有得到工资了,也没有工作,迪拜的物价非常高,我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

  据报道,受疫情影响,阿联酋大约有90万人失去了工作。因此,出现了外国劳动者大量离开的征兆。阿联酋目前最大的教育集团GEMS(宝石)教育集团6月宣布,将在明年3月关闭一所专门针对印度人的学校。此外,阿联酋许多针对外国人的学校纷纷宣布关闭,这跟几年前一席难求的光景完全不一样了。

  疫情引发新的社会歧视问题

  根据沙特阿拉伯佳多瓦投资公司统计,受疫情影响,沙特阿拉伯有120万人失业。沙特本国国民的失业率基本上一直维持在12%左右,新增加的失业者几乎全是外国劳动者。随着越来越多的沙特年轻人进入该国劳动市场,现在外国劳动者在沙特几乎找不到工作。

疫情冲击,油价低迷 中东产油国将失去百万海外劳动力沙特因资金问题而被迫停工的建筑项目 图据央视新闻

  用本国国民替换外国劳动者,这是沙特政府推行的“工作本土化”劳动政策的目标之一。但该政策的执行也面临巨大困难。如果拥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外国劳动者全部都离开的话,会给该国造成巨大的混乱。而那些工资较低的简单劳动岗位,本国国民往往不愿就职。因此该政策能否落实依然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海外劳动者在这些国家的生活有待改善。受疫情影响,中东地区的各国政府为了避免发生集体感染终于开始改善海外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是在经济对策和劳动保障等方面滞后。

  疫情也在这些国家引发了新的歧视问题。科威特某著名女演员曾公开表示:“我们的医院都不够自己国民住,干脆把他们(海外劳动者)送到沙漠里面去吧。”这一言论此后也遭到了强烈的批评。

  海外劳动者大量回国会造成短期性负担

  据了解,海湾各国的海外劳动者中,60-70%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这些去国外打工的人给中东地区的国家以及自己的国家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一方面,他们弥补了中东地区的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的海外汇款也推动了自己国家经济的发展。

疫情冲击,油价低迷 中东产油国将失去百万海外劳动力

  今年4月中旬,菲律宾外交部从阿联酋等国撤离了241名菲籍海外劳工 图据菲律宾外交部

  而这些海外劳动者大量回国,势必会给本国造成短期性巨大负担,一方面是其本国原本脆弱的劳动力市场可能会恶化,另外也会产生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给当地医疗系统造成负担。

  对于一些低收入国家而言,本国劳动者出国打工并从国外汇款回来,是其主要的资金流,甚至超过了外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援助。但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中等收入国家和低等收入国家获得国际汇款的金额将比去年减少20%左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萨耶女士在6月的一份投稿中表示:“海外汇款具有抑制经济波动的效果,是反周期的收入转移。”海外汇款的减少对于这些亚洲国家而言是一个双重打击,因为还要面临资本外流的问题。她警告说:“这会让这些亚洲国家在经济、财政和社会问题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全世界的石油需求锐减

  据《日经新闻》报道,疫情成为很多人接触居家办公和在线授课的机会。日本和光大学的教授岩间刚一认为:“原油需求要恢复至危机前预期的每日1亿桶,要等到人们对大流行的记忆淡化的约5年之后。”

  在此期间,如果新的生活方式扎根,出行方面的石油需求或将难以恢复如初。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技术。迈向数字化的社会将以电力的形式消耗能源。构建应对电气化的能源供给体系的必要性将提高。

  在“去碳化”的浪潮之下,作为电力供给来源的太阳能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将随之提高。疫情后,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绿色技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能源转型将加速。20世纪的能源地缘政治围绕石油不断产生对立与不和,如果进入这样的时代,全球将从这一模式中得以解放。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罗天

  编辑 张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