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成资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打造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共同体,四川省政协委员共话“同城化”

成资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打造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共同体,四川省政协委员共话“同城化”
2022年01月18日 19:14 新浪网 作者 红星新闻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同城化、成都都市圈,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众多参与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委员们带来的提案、建议,也与此有关。

  省政协委员、资阳市政协主席陈莉萍:

  下好同城化发展“先手棋”,成资毗邻地区须融合发展

  对于如何实现成资同城化率先突破,四川省政协委员、资阳市政协主席陈莉萍有着诸多思考。在她看来,成资毗邻地区的融合发展,是打造同城化发展若干支撑点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成都市政协和资阳市政协多次开展同题调研,形成了推动成资同城化发展的工作合力。”她表示,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为成资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政策红利,让成资毗邻地区从曾经的“偏远地带”变为现在的“示范前沿”。但在规划统筹、产业项目、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现实困难还是存在的。

  对此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布局,在规划上“一盘棋”。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全面执行“成都标准”,着力把简阳、雁江、乐至交界地带打造为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典范。同时,探索省政府和成资两市在年度用地指标中单列用于毗邻地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将“成都政策”覆盖成资毗邻地区,以市场化手段引入成都市国有平台公司、民营企业参与交界地带规划建设,共享“成都资源”“成都平台”。同时,她还建议,打破行政界限,跨区建园,建议成资两市联合成立“成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管理委员会”,实现对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工作的统一领导和规划。

  陈莉萍表示,今年,资阳市政协将主动加强与省政协和成都市政协的汇报沟通、协同联动,聚焦“双圈”建设、同城牵引,在助力“融通”“融城”“融产”“融合”,构建外畅内联通勤圈、错位协同产业圈、区域发展共同体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周强:

  推动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同城发展,打造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共同体

  科技创新,是四川省政协委员、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周强聚焦的关键词。他提出,推动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同城发展,打造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共同体,成德眉资应建立起科技创新协商机制,并携手编制专项规划。同时,还要加快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比如,他建议,可设立成德眉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以此强化协同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实现功能互补,一体发展,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在成德眉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编制上,他认为,可按照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成德眉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依据成德眉资各自产业布局,科学合理安排成德眉资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方向,集成德眉资四市力量,合作共建西部(成都)科学城。

  创新还需要平台,尤其是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为此他建议,聚焦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可统筹成德眉资科技创新资源,组建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型研发平台、研发机构,吸引国际、国内领先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团队入驻,开展重大项目联合技术攻关。

  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周强也有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可支持建设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中试熟化平台,开展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价、中试熟化开发和小批量试生产。同时,发挥成都科技创新主干辐射能力,支持德阳、眉山、资阳建设“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分工转化模式。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他还建议制定激励人才流动的实施方案,在成德眉资范围内开展人才先行区建设,打破科研人员身份限制,赋予科研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育用留”更大的自主权。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谭王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成都市四川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