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小青蛇、会飞的蛙来“营业”,中科院成都分院公众科学日开启奇幻之旅

小青蛇、会飞的蛙来“营业”,中科院成都分院公众科学日开启奇幻之旅
2022年05月21日 19:43 新浪网 作者 红星新闻

  今日小满,蓉城细雨微凉。

  早上不到9点,成都市青少年宫锦城公园校区就热闹起来。不少市民,是为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而来。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5月,中国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都会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组织各类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普意识。

  今天,中科院成都分院及系统单位携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市民相约成都市青少年宫锦城公园校区,一起体验一场科学的奇幻之旅。

▲体验现场

  寓教于乐

  伪蝮蛇、小青蛇来“营业”了

  “别怕,它很温顺,你试着摸一下?”

  在一块宽敞的运动场上,生物所、山地所、光电所等中科院成都分院系统内七个科研单位,联合为市民准备了一场丰富且有趣的科学游园会。人气最旺的,莫过于生物所的两爬动物活体展示区了。

  展示区内,从早上9点就开始“营业”的,是2条玉米蛇、1条颈棱蛇及1条小青蛇。

  现场两位科研人员各将1条玉米蛇和1条颈棱蛇盘在手上,越来越多的市民围了过来。有小朋友大着胆子上前,摸了一下蛇身,又躲在家长身后,好奇地盯着科研人员手中的蛇。

▲体验现场

  这时,科研人员顺势做起了科普:“不要怕,这是一条颈棱蛇,别看它长得很像蝮蛇,它并没有毒。它也是很擅长伪装的蛇类,我们通常喜欢叫它‘伪蝮蛇’:当遇到天敌或危险时,它会将自己脖子鼓起来,头部缩扁呈三角形,就像有毒的眼镜王蛇一样。这种蛇类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在野外,它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如果碰到了它,不要慌张,它会比你先跑,躲得远远的。”

  这位科研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之所以将活体带到现场,是为了向市民更直观地科普蛇类,了解它们,保护它们。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蛇就像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恐惧物种,但蛇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如果在野外遇到无毒蛇,不用驱赶,它自己就会跑。如若碰到毒蛇,就尽量避开,不要去挑衅,它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他说。

  另一条盘在科研人员手中的蛇名为玉米蛇,是国内常见的宠物蛇。最初,这种蛇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因喜欢在玉米地附近生活而得名,后经国人引进驯化,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品系,也是无毒蛇。

  今天出来“营业”的四条蛇,平日里都养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所里,“性格都比较温顺”。除了乖乖待在封闭完好透明盒子里的一条小青蛇,其他三条蛇均无毒。

  “那么,如果在野外不小心被毒蛇咬到怎么办?”现场很多人问。

  科研人员说,民间有很多治疗蛇伤的方法,但大多都不靠谱。比如用绳子对肢体进行结扎,或是用火烤的小刀划开伤口,这些处理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并发症。

  “‌‌尤其不建议绳子结扎。”他说,对于五步蛇、川渝地区最常见的原矛头蝮而言,这种咬伤肢体本身会剧烈肿胀,如果用绳子勒住,很容易造成‌‌肢端‌‌坏死、溃疡,甚至截肢。

  对于蛇伤,业内有一个“黄金三分钟”的说法。即在咬伤后的三分钟内,如果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将对后期治疗大有助益。而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制造一个负压吸引器,比如小口径的拔火罐,或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切掉注射器一端,用切口整齐的一面对着伤口,将蛇毒吸出后,用酒精破坏蛇毒。

  如若实在找不到吸引器,也可以尝试用嘴吸出蛇毒。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法可能随着口腔疾病造成二次中毒,因此也不提倡。对公众而言,蛇伤后最有效的办法是尽早送到有治疗蛇伤经验的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体验现场

  大名鼎鼎的“望天神蛙”长啥样?

  科研人员把标本带到了现场

  除了活体展示,被网友称为“望天神蛙”的“网红”树蛙——黑蹼树蛙的标本,也被带到现场进行展示。

  2021年,有科研人员在云南西双版纳野外科学考察研究时,在一棵望天树的57米高处发现一只黑蹼树蛙,刷新了树栖蛙类停留高度的最高纪录。黑蹼树蛙具有强大的滑翔能力,从高处向低处滑翔时,蹼完全张开。

▲黑蹼树蛙标本(托盘中最右为黑蹼树蛙)

  今年3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以黑蹼树蛙为研究对象,解析了“飞蛙”树栖适应性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阐明了与其滑翔行为相关表型的调控机制。该研究成果于3月1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并登上了央视新闻。

  除了科学游园会,当天活动还有科学演讲、科学家面对面等环节。同时,中科院成都分院各单位还通过线上同步开展科学公开课、云游中科院、云参观展览、科普知识竞赛,线下开展走进实验室和科学场馆、科学求真营,以及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宣传等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更多青少年主动成为科学知识的追求者,科学技能的训练者,科技创新的探索者,科学真理的追求者。

  让科普与科创“两翼齐飞”

  成都年内将开工两大国家战略科技“重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除了肩负“科普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今年以来,中科院成都分院也动作频频。

  2021年底,位于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成都科学城核心区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新园区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从华西坝到兴隆湖畔,中科院成都分院再次启航。

  “西部(成都)科学城将是成都创新策源的未来。”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说,在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征程中,再次启程的中科院成都分院从未缺席。

  面向未来,中科院成都分院将“国家创新策源地”目标置于再次启程的坐标之中。“以国科大成都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核心,以大科学装置和科教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中科院20余家研究所和创新单元为依托,打造科教融合创新生态圈。”未来,中科院成都分院将成为国家创新策源地、成渝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一些重大项目也在今年陆续迎来新进展。

  在西部(成都)科学城鹿溪河畔,占地500余亩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以下简称“国科大成都学院”)已于今年年初完成竣工验收。目前,招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今年9月开学。根据规划,2030年,学生总体规模将达到3000人。延续中国科学院大学本部的政策,国科大成都学院主要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根据国家发展、地方战略需求,培养适应成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为破解宇宙线起源这个世纪谜题,成都启动建设宇宙线物理研究与探测技术研发平台项目,打造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将于2022年建设完工并正式入驻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该研发平台将建设宇宙线研究实验室、探测技术研发系统等模块,依托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主要开展国际领先的宇宙线物理研究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推广。未来将开展宇宙线物理及其相关探测技术的研究,更多拉索研究成果将从这里产出。

  从一个学院到一个园区,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一个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也正在成都孕育。

  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今年成都将启动建设电磁驱动聚变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已经选址,预计今年三季度开工。据悉,这两个项目都是获批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川版“国之重器”,奔涌着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

  此外,去年5月揭牌、12月开工建设的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也有了最新的进展——

  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将于今年6月完成主体封底,力争12月建成投用一期项目。项目将汇集各方资源力量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铁路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发展。一方面,这将有助于突破川藏铁路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为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届时,这将形成一个国字号平台引领、高校院所协作、大中小企业参与、产业上下游配套的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既是一个创新动力源,也是一个引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报道

  编辑 陈怡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