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开幕。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刘红岩在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公益的融合,持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刘红岩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围绕减贫治理和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
在数字基建方面,刘红岩介绍,2022年5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启动数字乡村聚力行动示范村建设公益项目,面向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资助建设10个数字乡村示范村。基金会在辽宁凌源、陕西佛坪等地打造10个示范村,共投入专项基金2000万元,建设智慧农业系统、电商孵化基地、数字治理平台。例如,凌源市歪脖杖子村通过智能温控、精准施肥等技术,使设施农业生产效率提升25%,增加净利润11%,示范村年产值达3500万元。
“这些实践证明,数字化能够重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数字利民、数字富民’。”刘红岩表示,数字生态还可以凝聚社会力量。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汇聚多家企业的捐赠资源,相继设立了“网络扶贫专项基金”“信息化专项基金”“车联网专项基金”等,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定点帮扶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等项目。
刘红岩表示,这些帮扶行动以数字化为依托,秉持科技向善理念,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教育普惠和文化传承。未来,基金会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公益的融合,持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全球减贫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云南怒江报道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孔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