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何为单圈排位赛?梳理F1历史上的排位赛形式变迁

何为单圈排位赛?梳理F1历史上的排位赛形式变迁
2023年10月01日 17:30 新浪网 作者 DY赛车世界

  阿隆索近日表示希望回到原先的“单圈排位赛”形式,对于近几年观看F1的小伙伴来说,可能不知道何为单圈排位赛,F1历史上,又有几种排位赛的模式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将带大家回顾一下F1排位赛形式的变迁历史。

  

  1950-1996年:两天的排位赛

  自1950年F1世界锦标赛开始以来,杆位一直被授予练习赛或排位赛中最快的车手。在这四十多年中,排位赛一直遵循着一种相当标准的模式——有两次比赛可以做出圈速,一次在周五,一次是在周六。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形式的燃油限制,两天中做出最快圈速的车手将获得杆位。

  然而,这种排位赛形式背后有一个主要的缺点——排位赛难以变得有趣。尤其是如果周五是干燥的,但周六是潮湿的,车手在周六就显得无事可做了。

  1996-2002年:长达一小时的排位赛

  为了确保每周六的比赛都有可能成为一场惊险的比赛,在1996赛季之前,规则进行了调整,由一个小时的比赛来决定发车时间——这也是如今排位赛在不中断和推迟下总时长的雏形。车手们最多有12圈的时间来做出最佳圈速。

  这种能够确保收视率的排位赛形式一直持续到2002年底,主要是因为部分车队为了得到最佳的赛道条件,经常会在车库里花很长时间等待其他车手先去改善赛道条件。

  

  2003年:一圈定胜负!

  车队在车库里待太久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当然是只进行一圈的排位赛,这被视为将车手们赶上赛道做圈速的完美方式,也是确保当时的中小车队获得更多曝光的一种办法。在每个比赛周的星期五,车手们按照年度积分榜顺序一次一台地进入赛道,完成一圈飞行圈,然后返回维修站,下一位车手再上场。

  在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这个过程将再次重复,以决定最终的发车顺序,这一次,在周五(也就是前一天)最慢的车手将排在第一位,最快的车手最后一位——理论上是在最干净的赛道上。但是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为了在周日的比赛中增加趣味性,并在周六导致更多的不可预测性,车手们不得不根据正赛的燃油情况安排自己的圈速——他们需要同时携带正赛所需要的燃油。

  当然,这种方案的问题是,由于赛道条件或多变的天气,至少有一名车手会因出场顺序而处在不利的地位。即便如此,单圈排位赛的模式仍将持续了好几年,而在下一年中,这种形式又得到了调整——

  2004年:不跑两天了!

  与2003年相比,从2004赛季开始,两次单圈排位赛都在周六举行,第一场比赛的出场顺序现在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所决定。

  和以前一样,第一场比赛中速度最慢的车手将在第二场比赛中最先出场,但由于这两个环节相距很短,所以可以进行一些“暗箱操作”——尤其是在天气预报表示天气很可能有变的情况下。

  

  这一点在银石赛道得到了证明,迈克尔·舒马赫在第一场比赛中打转,时间仅为1:30.293——在第一场中做出最快圈速的是巴顿,他的成绩为1:18.872——在第二节比赛中,他能获得一个较先的出场位置,而之后的出场者则会被预报中表示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所影响。但是在第二场排位赛中,第三名的巴顿以1:18.580力压舒马赫的1:18.710,而杆位被莱科宁收入囊中。

  

  2005年:两次时间相加

  不出所料,这种形式又被进一步调整,2005年的排位赛是将两次单圈排位赛的时间相加来决定发车顺位——一次是在周六下午,另一次是周日上午。

  然而,这种变化非常不受车队和车迷的欢迎,尤其是周六的比赛缺乏任何真正的趣味——新的比赛形式在本赛季仅六场比赛中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简单的方式。

  在本赛季剩下的13场比赛中,每个车手将在周六下午用正赛所需燃料进行一个飞行圈,出场顺序由上一场比赛的结果决定。毫无疑问,这比以前有所进步,但F1对单圈排位赛的热爱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新形式。

  2006-2007年:现今排位赛的雏形

  经过三年的单圈对决,F1在2006年回归了多圈排位赛的形式,一种新的三节排位赛诞生了,最慢的车手将从每节被逐渐淘汰,直到剩下10名车手争夺杆位。事实证明,这个令人兴奋的排位赛模式一炮而红,主要是因为它可能会带来混乱或惊喜,但在最初的形式中,它并非没有缺陷。

  

  首先,车手们仍然被剥夺了可以使用低载油量“全力冲刺”排位赛的资格,因为进入第三节的车手必须以他们在正赛发车时的油量参加这节比赛,否则将会被取消排位赛的成绩。另外,一套复杂的系统——旨在确保每辆车都跑完足够的圈数——意味着车手们经常在排位赛第三节花几圈时间“烧油”,以得到更轻的车重,因此获得更好的排位赛成绩。

  2008-2009年:排位赛的微调

  2008年,对第三节排位赛进行了调整,车队在排位赛结束后无法再添加燃料,从而禁止了“烧油”。

  2010年-2015年:现行排位赛模式

  2010年的新规则意味着,车手们将在整个排位赛中都可以使用较少的油参赛,回到了过去非常流行的全力冲刺模式。

  

  2016年:不得人心的末位淘汰制

  如果现在去搜索2016年最初的《运动规则》,我们会非常惊讶地发现当时排位赛规则的复杂,简单来说,在每一节比赛开始后的几分钟内,所有车都需要做出一个有效成绩,因为每隔90秒的末位淘汰即将到来,被淘汰的车手将无法再参加本场排位赛。以下是2016年初版《运动规则》的排位赛流程部分:

  第33章第1节 排位赛将在正赛前一天下午当地时间14点至15点进行。

  将按如下方式进行:

  a) 从14:00到14:16(排位赛第一节),所有赛车都将被允许进入赛道。本节比赛开始7分钟后,最后一名车手将被淘汰,不再对其圈速计时,然后他必须返回维修通道,不得再参加剩下的排位赛。8分钟、10分钟、11分钟、13分钟和14分钟后,同样的程序将适用,留下16台车有资格继续比赛。在本节排位赛结束时,赛道上的所有车手都可以完成他们正在进行的一圈,一旦完成了最后一圈,排名最后的车手就不能再参与剩下的排位赛部分。

  剩下的15台车的圈速将被删除。

  b) 从14:24到14:39(排位赛第二节),剩下的15台车将被允许进入赛道。本节比赛开始6分钟后,最后一名车手将被淘汰,不再对其圈速计时,然后他必须返回维修通道,不得再参加剩下的排位赛。7分30秒、9分钟、10分30秒、12分钟和13分30秒后,同样的程序将适用。留下9台车有资格继续比赛。在本节排位赛结束时,赛道上的所有车手都可以完成他们正在进行的一圈,一旦完成了最后一圈,排名最后的车手就不能再参与剩下的排位赛部分。

  剩下的8台车的圈速将被删除。

  c) 从14:46到15:00(排位赛第三节),剩下的8台车将被允许进入赛道。本节比赛开始5分钟后,最后一名车手将被淘汰,不再对其圈速计时,然后他必须返回维修通道,不得再参加剩下的排位赛。在6分30秒、8分钟、9分30秒、11分钟和12分30秒后,同样的程序将适用,剩下的2台车有资格继续比赛。在本节排位赛结束时,赛道上的所有车手都可以完成他们正在进行的一圈,一旦完成了最后一圈,就对整场排位赛的成绩进行确认。

  

  当年的这种规则,使得很多车手在做完第一圈后,就早早地进入P房等待淘汰——这显然违背了这种新规则设置的初衷,所以在仅仅两场比赛后,淘汰制的排位赛形式就被取消,换回了2010年-2015年间的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排位赛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中滚滚前进,近年来我们还经历过冲刺赛决定发车顺位和备选轮胎规则排位赛的新尝试。每种排位赛的形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或者说都可能对某些某时刻出场的车手不利,诚然,不存在一种无懈可击的形式对所有车手都完全公平,让所有车手都满意。但是,如果能在保持相对公平的情况下营造更浓厚的竞争氛围,或许能给比赛增添更多乐趣。

  每天带来新鲜酷辣的汽车赛事、汽车市场资讯。烦请点点关注,爱你呦!

  赛车世界综合每日赛车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黑龙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