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再惹舌战,埃安、小鹏、理想各执一词,谁才是最优解?

激光雷达再惹舌战,埃安、小鹏、理想各执一词,谁才是最优解?
2022-05-06 16:04:06 功夫AUTO

近日,百度旗下智能汽车公司品牌“集度”曝光了自己的最新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它首创了车前盖向双激光雷达布置方案,达成了不错的效果。没想到引来了业内著名“大嘴巴”李想的吐槽,他表示在机盖上或者保险杠上放两个激光雷达,与在车顶上放一个没有区别,甚至车顶单目的方案性能会更好。

何小鹏很快也加入了讨论,说两颗肯定比一颗强,将来的城市NGP可以看出差异,小鹏甚至考虑过车顶布置两颗的方案,最终还是选择了目前的方案。

结合最近威马激光雷达车型路试图曝光,埃安和蔚来的激光雷达车型上市。似乎一夜之间,激光雷达又成为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点。这几家的技术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们谁能把握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双目视觉和激光雷达,其实并不矛盾?

在聊激光雷达之前,我们不妨聊聊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早先的私家车其实是没有感知能力的。

在90年代混得风生水起的“老三样”桑塔纳(配置|询价)、捷达、富康,其实都属于无雷达、无摄像头的“三无”汽车,大家也一样开的乐此不疲。人家驾驶它们,靠的其实是人眼这两颗不到1000万像素的“摄像头”。

随后大家开始给车辆“加码”,比如配上个倒车雷达,停车时可以感知与后方障碍物的距离,再加上一个360°甚至540°影像,可以将四周甚至是车底一览无余,大幅减少了剐蹭。车周身的雷达可以感知临近车道的车辆,变道的时候更加有谱,出现危机情况车辆也能主动刹停,避免事故的发生。

再到最近,特斯拉、小鹏们已经能实现城市里自动跟车,在高速上更是能直接放开手脚,很多时候大家感慨车辆比自己开得还好。

高精度的定位单元,高清摄像头,环视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高精豪华波雷达,这些智能驾驶配置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步“上车”的。直到近几年,各大车企开始引入激光雷达,路线才开始发生分歧。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特斯拉,马斯克认为盲目堆硬件并不能解决问题。既然人类凭借双目就能完成周围环境感知,理论上精度更高、看得更远的摄像头也能完成这一动作,前提是车辆的AI处理器足够强大,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并且比人的判断更加准确。说干就干,特斯拉甚至在新款的部分测量车型上,屏蔽了车辆自身的雷达,只使用摄像头感知的纯视觉方案。但从结果来看,这条路似乎更不好走,难度系数更是几何级增加。而其他反对的车企,则大部分是认为激光雷达太贵,不看好它的普及前景。

但不管怎么说,特斯拉倒向纯视觉方案后,在各大智能驾驶测试的评比中频频受挫,激光雷达对于智能驾驶的加持还是显而易见的。在功夫汽车看来,双目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方案倒是并不矛盾,前者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后者确实是现阶段比较好的解法。

(2)车顶单目是托词,二郎神“三眼”才是YYDS?

而相比普通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因为用的是激光束,工作频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角度、距离和速度分辨率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确实能更好地“辅佐”智能驾驶系统。

目前车企们的主要分歧,其实还是集中在如何利用这个“神器”上。

目前集度是布置在车前盖两侧,小鹏是布置在前灯组下方保险杆两侧,理想和威马布置在车顶中间的位置,只使用了一颗。

其实真正的集大成者倒是广汽埃安,它之前续航突破1000km的旗舰车型AION LX(配置|询价) Plus,就搭载了3颗第二代激光雷达。用的是头顶1颗+前翼子板两侧2颗的布局,有点像“二郎神”的三眼位置。官方宣传倒是比较“老实”,声称可交叉覆盖车身周围330°的视野,这应该是当前能做到的极限了,但依然存在30°的“盲点”,需要其他传感器来完成。

而从实际表现来看,AION LX Plus不仅可以实现高速NDA智能领航,也能实现了同级独有的城市NDA领航辅助,自动转弯掉头、躲避“鬼探头”这些功能都能自主完成,让用户可以放心将“驾驶权”交给智能系统,同时它还能实现超视距的召唤泊车,这一点也是当前比较领先的。

说白了,当前的智能驾驶,比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高性能硬件与高算力智驾平台结合,“三目”所能测量的范围,确实比单目或者双目更广,这是不管怎样玩弄文字游戏都逃避不了的。

(3)智能驾驶技术发展陷入停滞,取消分级势在必行?

前几年,几乎所有车企都声称自己做到了L3级智能驾驶。但几年过去了,只有奔驰一家的L3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通过了德国本土的技术条例审批,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这个认证在新能源汽车最流行的中美两大市场并不被认可。

为什么L3这么难呢?其实还是与智能驾驶的本质强相关。

我们先来看一下自动驾驶的分级,从L3级开始,就被认定为高度自动驾驶,对环境的观察义务变成系统的“责任”,驾驶人只需要在激烈驾驶时介入应对就行了。实际上目前小鹏、埃安这些已经接近这个水平,但它们可不敢“承诺”自己达成了L3级智能驾驶。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承诺”,就意味着出现问题是车的责任,毕竟厂家需要确保这种情况下的绝对安全。

而当前主流的几种智能驾驶实现路径,都不可避免遇到了瓶颈。首先是前面说的纯视觉方案,它需要有高度智能化的AI,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实现起来难度系数MAX;高精地图方案覆盖范围有限,没有那个地图厂家有这个实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清地图测量;V2X车联网方案也非常遥远,毕竟让几万块钱的车或者十几年前卖出的车都实现联网,目前的难度也比较大,既然路面上的大部分车都无法联网,那V2X对于智能驾驶的指导意义自然是被大大弱化了。

比较而言,激光雷达确实是当前比较好的方案,它的实现度相当不错,而且成本在不断降低。之前华为承诺会将车载激光雷达的价格降到100美元,这个价格对于很多车企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不得不说,以当前的技术水准,实现完全的L3还是有困难的,毕竟车企依然不能保证100%的安全。即使是100万公里出现一次事故,乘以惊人的用户数,也是车企不可能承受的。因此比较合理的解决方式,其实是取消分级制度的制约,可以实现大部分的L3功能,还能实现部分L4甚至L5的功能,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但并不被归为高度自动驾驶。

(4)功夫拍案

从埃安们的表现来看,激光雷达对于智能驾驶的加持还是非常大的。至少目前来说,它比纯视觉方案更有优势,而且价格还在不断降低,已经基本具备推广的可能性。以目前的完成度来看,更加“下本”的Aion LX Plus“二郎神”三眼方案,应该是做得最好的。

但真正的自动驾驶,依然离我们还比较远。早高峰时经常看到开着特斯拉或者小鹏“补觉”的用户,某种程度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安全给车企做测试,本身是不合规的。技术的进步往往并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