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2020年07月06日 16:28 新浪网 作者 古建家园

  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年受疫情影响,高考延迟了一个月,千万考生人生中的转折点马上就要来了。

  在如今的社会,高考只是一个成才的一个途径,但在古代,科举考试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土科算起,到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延续了1300年。

  在古代,称作考取功名,读书是一种荣耀,被社会所尊重,参加会试路费由当地学政负责。只要认真学习,成绩足够好,就有机会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那么,古代的高考有多难?

  古代的“高考”难度非常大,程序繁多,各个朝代略有不同。

  童试,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级考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穷秀才就是这一类,因没有资格做官,所以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社会地位。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乡试,科举的第一级大考,全省考生统一集中到省里考试。

  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有资格参加乡试的,首先你得通过童试成为秀才,然后再通过岁试、科试,接下来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会试,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通过会试后就成为了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最高级的考试――殿试。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殿试,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贡士参加。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淘汰的情况。殿试的考场设在皇宫,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的科举考试中,能连中三元的,也就十几个,一个朝代几百年只有几个人,可以连中三元。

  在古代,即使参加了终极考试——殿试,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

  虽然相比现代,古代科考更注重文学类,考试内容也非常多,比如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就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经、进士两科作为唐代科考的主要科目,只要想走上仕途的古代文人基本都要考。而考这两样科目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呢?你可能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大约40多万字的文史资料。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科举考试的内容实际上是考察读书人的治国之策,而非文采。科举不是作文比赛,根本没有打算考量谁的才气大,而是看哪个考生讲述的治国之道合理。

  虽然考中进士的未必人人皆有真才实学,但总的来讲,通过科举选拔的人大多数是治国的能臣,这些文臣保证了中华文明在一千多年里的可持续性发展。

  如何看待古今“高考”?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的公开而公平的官吏选拔制度。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古代科考有多难?看古人如何乘风破浪?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被废除也是大势所趋。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不容否定。

  如今的应试教育,与中国几千年主流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当今社会,所有这些提供公平向上机会的通道,大都要经过考试这个关口。

  所有的考试都要经过艰辛的学习,用勤奋努力来弥补教育资源上不足或家境条件所伴生的各种劣势,这是最好的也是相对公平的途径。古建中国祝所有高考学子们,能够一路披荆斩棘、金榜题名!

  关于古今“高考”,你有何看法呢?可在下方留言。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古建世界,我们不仅仅只做古建筑!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