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声后,李嘉诚以沉默应对,港口交易仍在继续,倒计时6天,中国商务部发话了。
日前针对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对美企出售港口一事,社会各界均发声表态,除了舆论层面的反对声浪外,中国外交部也表明立场,强调反对经济胁迫和霸凌行为。香港特区港首李家超表示一切交易都要符合法律法规,前港首梁振英批评“某些企业家”误认为商人没有祖国,这样的企业家就像没有爹妈的孩子,终究逃不过被人欺负的命运。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长和实业仍不为所动,并未有取消交易的迹象,美媒“彭博社”更是洋洋得意地发布报道,称尽管中方不满,但长和实业与贝莱德财团的谈判并未受到干扰,李嘉诚仍计划把巴拿马的两处港口出售给美企。

对此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公开发文,批评李嘉诚的行为是“在商不言商”,称如果要追求经济利益,完全可以在全球进行招标,公开竞逐这43处港口的所有权,但李嘉诚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悄悄与贝莱德财团达成了协议。商务部的“在商不言商”五个字可以说是直击问题要害,早在2015年时,就有中企有意收购长和实业40%的股份,没想到后者要价1600多亿港币只能作罢,当下李嘉诚却以1700多亿港币的价格,就出售了长和实业80%的股份,这种“清仓出售”的行为创下了全球港口行业的历史记录,交易额的对比下,不禁心生怀疑。

另一方面,巴拿马运河这两处港口的重要性,不仅限于经济利益,该运河与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并成为“全球四大海运咽喉”,占据全球海上贸易的5%,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国,2023财年,中国的货运量占巴拿马运河港口总货运量的22%左右。巴拿马运河一共有5处港口,除了长和实业出售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外,剩下的曼萨尼约国际码头由美国和巴拿马合资控制,中国台湾长荣集团控制了科隆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务集团控制了罗德曼港。换句话说,巴拿马运河原本由美国及其“盟友”、巴拿马和中国大陆势力共同参与,而李嘉诚把两处港口出售后,美国将在巴拿马运河一家独大。

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美方想打压中国对美洲的海上贸易易如反掌,如果到了战时状态或灾难事件,美国掌控的港口很可能成为制衡中国的“筹码”,威胁中方的能源、粮食和军事运输通道,这也是各国将国际港口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并竭尽所能进行掌控的直接原因。作为一个混迹商界数十年的企业家,李嘉诚对此不可能不知道,但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中国商务部的5字定性,揭露了这桩交易背后的真相。从华为、TIKTOK等中企被美方打压的经历来看,祖国是中企走向海外的最大依靠,如果没有这个强大后盾,即便暂时获得了金钱利益,迟早也会吐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