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学会接纳有条件的爱后,我停止了情绪内耗”

“学会接纳有条件的爱后,我停止了情绪内耗”
2024年04月02日 18:02 新浪网 作者 豆瓣时间

  本文来自豆瓣用户@碧空尽,感谢转载授权

  首发自“我发现个规律”小组

  原文标题:学会接纳“有条件的爱”后,我停止了情绪内耗 

  当我对于爱情的理解还处于朦胧阶段的时候,总是期盼着一个能给予我“无条件的爱”的Mr. Right出现。

  那种爱类似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纯粹的感情”,没有任何缘由,只是希望对方因为我作为“独特的存在”而产生一种爱恋的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由校园内的自由恋爱,开始走入一线城市的相亲市场。初次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一种“不适感”从头到脚充斥着我。

  线上的各大相亲平台,单身男女竞相摆放着最为得体的照片,将自己二三十年的履历以最标签化的形式展示给众人。若是有与“高学历”、“高收入”、“家庭资产A9”、“身高180+”、“有房有车无贷”等相关信息的出现,就能瞬间秒杀一大波竞争者,成为应征者都想一试的“爆款”。

  线下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一大波为儿女婚嫁问题着急的叔叔阿姨,在一张简陋的A4纸上写着简单明了的个人信息,粘贴在支在地上的伞面上。看着适龄男女路过,还会拉着打探一番。

  以上种种,在最开始的阶段会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己被物化”的感受。我仿佛是一件商品,目标是找一个和自己价值最为接近的另一件商品匹配起来,然后逐渐尝试产生“爱情”。

  这似乎和我期盼中的“无条件的爱”相差甚远,我一度陷入到对感情的迷茫状态里,究竟是我的想法太过天真?还是周围的人对于感情过于功利?

 《老友记第一季》剧照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以下特点:

  1)幸福的:只在乎对方是否快乐,而不在意能否从中获得什么。

  2)安全的:能够在一段关系里舒服地袒露自我,不会感到沉重或者情绪过载。

  3)非理想主义的:爱对方的本质,可以接纳、原谅对方的小缺陷。

  如果以此为标准,幼年时父母对我们的感情,似乎是一个最接近“无条件的爱”的状态。但脱离了血缘关系,随之又会产生问题:为什么会有一个与自己完全无关之人,愿意为我提供满足以上特点的“无条件的爱”呢?如果一个人永远处于付出状态,他的爱的能量来源又是什么呢?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塑造了一位有情感缺陷的女孩金丽娜,童年时父母离异,监护人父亲又常年出海在外打渔对她漠不关心,因此从未感受过父母之爱的丽娜在长大之后格外热切地索取“无条件的爱”。她会在睡觉前特地将身体靠近冰柜来使自己冷透,然后再通过男友是否会为她取暖来判断对方对自己的爱。

  在最开始的阶段,丽娜的男友会说一句“你总是冷得让人心疼”,然后贴心地环抱住丽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友逐渐不耐烦,在被丽娜的冰手冷得吓一跳的时候,扯过被子将自己裹紧,而将丽娜的身体完全露在被子之外。

  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回顾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存在“误以为我们的关系足够好,而做出一些让对方不舒服的行为,或者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的情况呢?最后的结果,是想象中的被对方全盘包容吗?

  过分热切地期待从他人处获得对我们所有需求的满足,被包容、归属感、意义感……我们会逐渐期待对方给予并不能提供的东西。即使是最亲密的感情里,也没有人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无条件地为对方奉献。执着于“无条件的爱”,最终都会让我们失望——尤其是当发现维持它需要耗费多少精力的时候。

   《小谢尔顿第一季》剧照

  所以,想明白了这一层,我开始学会接纳和提供“有条件的爱”。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岸见一郎提到了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幸福”的一个重要论述:幸福即贡献感。即,只有当一个人在不放弃自我的前提下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有价值的时候,才会产生幸福感。

  这也就意味着,对方给与自己的爱是源于“我能够提供给TA价值”,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TA基于对我的贡献感的认可,也逐渐产生了爱意,并且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被爱”。

  临床心理学家Welwood在一篇名为On love: Condotional and Unconditional的文章中提出,在恋爱关系里,当双方认可彼此的信仰、需求、价值的时候,就会有条件地爱对方,而如果条件不能被满足或者被打破,爱很快就会撤回或者终止。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有条件的爱”是不稳固的呢?并非如此,因为双方都能意识到在一定规则下自己会被爱,而超出边界的行为会产生不可逆的糟糕后果,由此通过约束自己不去触碰边界,“有条件的爱”比“无条件的爱”有更高的稳定性。

  陈铭老师在一档情感综艺《灿烂的前行》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感情中,对方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取决于“有多爱”,而“有多爱”取决于对方“爱你什么”。爱的内核越稳固,爱就越持久;内核越易逝,爱就越易逝。因此要试着找到一种主体性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围绕身边的人,而是围绕自身展开的,是“我带给身边人的价值”。这一论点,和阿德勒的“贡献感”是异曲同工的。

  后来的我,也确实找到了这样一个可靠的男生。在和他的交谈中,他很真诚地认可了我带给他的价值:性格温和不爱无谓争执、原生家庭和谐所以懂得给亲近的人传递幸福、能够看到对方的好并表达赞美……所有的这些,是我传递给对方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是他在感受到了我的温暖后回馈给我的“有条件的爱”。

  我不会担心这样一份“有条件的爱”会消逝,因为所有这些他珍视的品质都已经融入我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我自身稳定的内核,同时也让我更加笃定以后生活的努力方向,来进一步加固这份“有条件的爱”。

  —今日分享—

  你觉得存在无条件的爱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情绪感情丽娜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