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中小学校长论坛在蓉举办,专家校长共话教育改革新热点

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中小学校长论坛在蓉举办,专家校长共话教育改革新热点
2021年09月19日 22:08 新浪网 作者 界面

  9月18日下午,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中小学校长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18位川内外知名专家及中小学校长出席论坛,围绕“五育并举、优质均衡 特色发展”的主题,共话“双减”议题下学校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中小学校长论坛是亚洲教育论坛上最热门的分论坛之一,特别是在“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段改革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此次论坛以对话促进学术交流,为推动成都市基础教育发展,促进五育并举有效实施提供助力。

  论坛上,校长们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经验,有效落实五育并举的方法、路径,将落实五育并举措施内化为学校、教师的自觉行为,努力让每一所学校有特色,让每一个学生有特长。

  那么,本届校长论坛都讲了些什么呢?

  石室中学校长田间:优质均衡如何开展?

  要充分利用线上教育的优势,打破时间、空间、人类的限制,构建智慧社会教育新生态,实现全域开放优质共享。”——田间

  田间表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需要变学校的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促进了形成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优质均衡的提高升级。

  具体在操作层面,实现教育均衡,石室中学依托三个平台:石室中学本校;石室教育集团;四川祥云网校。通过这三个平台实现城乡、区域、学校优质发展。这三个平台有不同的载体,辐射的对象和范围不同。落地主要通过名师工作室(主要是对远端教师、远端学校,辐射教师学校管理);四川云教(主要服务学校学生)和祥云网校(覆盖了远端的学生家长)。

  田间认为,要充分利用线上教育的优势,打破时间、空间、人类的限制,构建智慧社会教育新生态,实现全域开放优质共享。在疫情期间,石室中学将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向全国学生开放,曾创下一天20多万人同步在线观看的纪录。

  北京二十一世纪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范胜武劳动教育入手,实现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就是体现融合,还有适宜性,利用好学校已有的劳动资源进行全方位教育,让学生掌握劳动生活技能。核心目标是培养劳动价值观。”——范胜武

  范胜武认为,通过中外劳动教育的启示,二十一世纪学校形成了一个理念:劳动教育要形成劳动价值观,实施途径是融合、综合和贯通。

  他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北京二十一世纪学校提炼出劳动教育的“四个融入”:融入课堂教学、融入主题活动、融入班级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开设厨艺、服装设计、茶艺等升级版家政课程,创意手工、木工与精工等精装版手工课,以及STEAM课程经典项目课程。

  在学校内,劳动教育几乎无处不在,腊八节、主题学习、研学旅行、志愿活动,都可以融入劳动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与德育、美育相融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盐道街小学总校长罗晓航:以“适融”办学理念,构建“异彩工艺”。

  “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培养具有盐小灵气、天府神韵、中华魂魄以及全球眼光的人才。在这个基础上盐小是以同心圆的方式研发了一套国际理解课程,比如四年级的绕着四川走一圈,把国际理解和一大办学特色技术教育进行整合,迭代出了川剧的课程。”——罗晓航

  罗晓航认为,盐道街小学实现集团化办学,协同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建立了一系列的发展机制,首先是协同管理机制,所有的校长可以一起协同管理;其次是工作联动机制,任何事情一起推动,共同发展;此外,学生层面有游学机制,并且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际理解课程。

  “在此基础上整个集团的资源就是共建共享均衡发展的,这样就非常好的强化了整个集团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我们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并在整个集团内形成督导。”罗晓航说。

  盐小将“五育并举”做为项目学习,经过6年课程研发,开发了1到6年级的整个课程体系。也被中国教科院命名为了2029创新种子行动学校,同时2020年也被评为了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的优秀学校。

  新川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陈麟“五育并举”、双高并重的真教育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行为是由内而外的生长,不是流水线上的加工,让我们在春天播种、在夏季浇水施肥,在秋天收获果实。”——陈麟

  陈麟认为,评价一所好学校基本标准可以归咎为五好:一是好品行,成就学生的四好,品德修养好,让优秀的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孩子;二是好能力,特长全面,素质过硬,让孩子成功适应未来;三是好成绩,解决眼前的好成绩问题才能够让孩子有基础教育阶段的高分数;四是好发展,解决孩子未来发展的问题,让孩子能因为基础教育阶段获得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走向成功。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陈麟认为,相对其它学校而言,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略显“与众不同”。从环境建设、校园设计到教育思想,该校始终贯穿着“社会即学校,环境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新川的校园里,“育人无处不在”的氛围十分浓郁。

  据陈麟介绍,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是全川第一批以“智慧教育”为内涵发展驱动的未来学校。学校引进了强大的“智慧教育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孩子进行授课,以智慧德育、精准教学、中西贯通为特色,打造出全川首批“未来智慧学校”;并按照国标标准对老师进行常规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旨在培养 “有卓越的领悟思辨力、实践创新力、自主发展力、责任担当力”的学子。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总校长吴明平:“双减”落地,顺而有为。

  “2021年对中国基础教育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伴随‘双减’落地,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伟大变革,作为这场变革的主角,深在基础教育的我们需要顺势而为,顺而有为。”——吴明平

  “双减”落地,吴明平认为考的是学校的“课后服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为了实现课后服务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全校学生课后服务“一人一课表”,2021年建构起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后服务体系,学生在校内尽量完成更多的作业,通过选课走班课程,充分关照学生的兴趣。并且建构起了分级分类课程,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业基础和发展需求设置卓越课程、进阶课程等。

  温江新世纪学校总校长邓文光:坚守育人初心,回归教育原点。

  “‘双减’怎么减?双减不是简单的减作业、减考试、减培训,而是要减负、增效、提质,三位一体,科学减负。学生减负、减压,但是老师会增压,‘双减’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邓文光

  邓文光介绍,对标时代需求,温江新世纪学校重建育人文化,形成“54321”高素质校园人才培育体系”: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四维共进——崇德、修身、博学、尚美,文化三原色——真实、幸福、卓越。邓校长在这一点中提到:“教育是做良心的,所以教育一定要真实,我们不务虚也不玩概念,这个就叫真实。我们要做真教育。”办学二愿景——五度学校(学校要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有强度、有温度)、四美校园(环境美、人情美、智慧美、文化美)。育人一目标——培养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和优秀公民。

  成都七中副校长、七中实验学校校长毛道生“五自立人”生长教育

  “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求以‘五育’构建育人体系,也要以‘五育’指引我们的教育评价。”——毛道生

  毛道生阐述:七中实验学校提出“五自立人”生长教育,即以“立德树人”为灵魂和导向,以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为载体和路径,追求德育上自治、智育上自学、体育上自强、美育上自乐、劳育上自立,从而让孩子全面而个性发展,成就最好的自己。

  他强调,“立德”是教育的起点,“树人”是教育的目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学校教育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内化和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之中,具体而言,引领于学校文化,熏染于教师言行,弥漫于学校活动,呈现为大型舞台剧,潜伏于课程课堂,融贯于管理服务。

  在评价上,毛道生指出,“评价是双刃剑,积极的评价会促进我们的工作,而消极和错误的评价会误导我们的教育。以‘五育’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我们从两方面思考,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不管是选聘教师还是干部,我们都重视他的‘立德树人’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三好学生’的评价我们继续保留,但在此基础以上还要评选多种多样学生的荣誉称号,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人有出彩的机会。”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成都七中副校长李笑非追寻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聚焦六大育人,即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我们一直努力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办公平和有力量的教育。”——李笑非

  李笑非介绍,成都七中目前形成了三层级六纬度的课程,同时从2014年开始了生涯规划体验式课程,巴非特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感受比较幸福,是因为我选择了我最爱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激励学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长处,就能够努力让他们提升和完善自己,找到他的最爱,这就是让他发挥最大价值的意义。”她说道。

  李笑非提出:“对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来讲,关键在哪?关键在教师。我们提高教育的质量关键在老师,我们着力培养‘四有’好老师,力争做有思想底色、科研亮色、业务本色、生命彩色的教师。思想底色强调是思想引领,这一点是根基。”    

  在新的时代阶段,推进教育公平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在2012年就开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探索,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并且不断迭代升级。

  成都外国语附属小学校长梅花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我们的教育要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都能够成才的观念,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给孩子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让他去体验成功,展示自信,从而找到自己内心梦想的那粒种子。”——梅花

  梅花校长认为,学校课程设计既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弘扬,使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又注重培养“世界公民”的视野与胸怀,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及全球意识,提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课程方面,我们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又引入了国际课程的先进理念,比如我们开设了国际理解与公民课程。”  她说道。

  她介绍,“德育课程以责任为导向,植入文化自信,养好文明习惯,以思维为导向,注重方法的培养,改变教学的方式,注重培育学生协作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在学学校推进对象性学习。体育方面以健康为导向,在常规体育的基础上,尤其注重专项体验和拓展竞赛;美育方面以素质为导向,从四个方面实现审美价值观和感性素养;劳动教育方面以时间为导向。我们开设德育主题模块活动,比如以坝坝电影的形式吸引大量的孩子通过观看主旋电影激发爱国热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中小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