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药粉贴脚底就能治眩晕,看看中医是怎么做到的

中药粉贴脚底就能治眩晕,看看中医是怎么做到的
2021年05月13日 17:37 新浪网 作者 家庭医药杂志HomeMedicine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其本质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导致脑干、小脑或部分大脑组织缺血而出现的可逆性脑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卒中先兆的首发症状,加重可导致后循环缺血梗死,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网络配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以头晕眼花、行走不稳为主要表现

  可见头晕目眩,视物重影或旋转,轻者闭目即可减轻或停止,重者如乘舟车,甚至突然仆倒于地。可伴恶心呕吐,耳中蝉鸣或耳聋,听力下降,面色苍白及汗出等。急性起病,或亚急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网络配图)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网络配图)

  吴茱萸贴敷双侧涌泉穴治疗眩晕,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熄风定眩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方法:将吴茱萸捣碎,每次取15克左右,以醋调匀,捏成饼状,晚睡前将药饼贴敷于双侧足底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次日晨起去除。

(网络配图)

  同时口服尼莫地平20毫克,每日3次。7天为1个1疗程。

  中医认为,本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虚为标。治疗宜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主。

(网络配图)

  中药敷贴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名医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提到“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所异者,法耳”。吴茱萸有显著的透皮作用,因此在贴敷疗法中应用广泛。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培补元气、振奋人体正气、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网络配图)

  吴茱萸作用于涌泉穴可起到引火归元之效,同时吴茱萸入肝经,可使肝气下降,火随气降与肾水相交,阴阳协调而平衡。通过穴位的刺激,疏通经脉,调理气血,进而调整脏腑功能,调节失衡的人体阴阳。

  吴茱萸外敷涌泉对消除眩晕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等方面有较好疗效,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文章选自《医药星期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吴茱萸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