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民法典》出台后必学的新变化:不懂这些可能影响你的权益!

《民法典》出台后必学的新变化:不懂这些可能影响你的权益!
2025年04月03日 15:00 新浪网 作者 赵律看世界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以下问题?

  

  • 房屋租赁到期后,房东突然要涨价,自己是否有权优先续租?

  •   孩子在社交平台被恶意辱骂,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孩子?

  •   家人突发重病需紧急手术,医院是否必须等所有家属签字?

  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民法典》已给出明确答案。本文从生活场景出发,梳理与普通人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帮你快速掌握关键条款,规避风险。

  

一、胎儿也能继承遗产?家庭财产分配更人性化

  场景难题

  张女士的丈夫意外离世,此时她怀孕5个月。公婆认为胎儿未出生,无权继承遗产,要求重新分配财产。

  法律分析

  

  • 《民法典》第16条:胎儿在继承、接受赠与等权益保护中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   若胎儿出生时为非存活状态,则权利自始无效。

  解决方案

  

  1. 提前声明权益:若涉及遗产分配,需在分割时为胎儿保留份额;

  2.   留存医学证明:通过医院出具怀孕证明,作为法律依据;

  3.   协商或诉讼:若亲属拒绝分配,可向法院主张胎儿权益。

  关联问答

  :胎儿能否接受长辈赠与的房产?

  :可以。需以书面形式明确赠与对象为胎儿,并由法定代理人代签协议。

  

二、居住权:让你“住有所居”的新保障

  场景难题

  王阿姨将房子过户给儿子,但担心儿子婚后出售房屋导致自己无处可住。

  法律分析

  

  • 《民法典》第366条:居住权可通过合同或遗嘱设立,需登记生效;

  •   居住权人有权无偿使用他人住宅,期限可约定至终生。

  操作步骤

  

  1. 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居住范围、期限及解除条件;

  2.   办理登记手续:携带合同至不动产登记中心备案;

  3.   注明权利限制:若房屋转让,新业主需继续履行居住权约定。

  注意事项

  

  • 居住权不得继承或转让;

  •   若期限未约定,默认至居住权人生命终止。

  

  表格对比

  

  

三、离婚冷静期:30天内反悔还能撤回

  场景难题

  李女士因家庭矛盾冲动提出离婚,冷静后想挽回婚姻,但已提交申请。

  法律要点

  

  • 《民法典》第1077条:离婚登记申请后30日内,任何一方可撤回;

  •   30日期满后,需双方共同申请离婚证,否则视为撤回。

  实务建议

  

  1. 利用冷静期沟通:可寻求调解组织或心理咨询介入;

  2.   留存财产证据:冷静期内避免转移共同财产;

  3.   书面约定分居:若最终离婚,分居协议可作为法院判决依据。

  流程图

  申请离婚 → 30天冷静期 → 撤回申请离婚证 → 30天内未申请 → 自动撤回

  

四、高空抛物找不到责任人?整栋楼可能都要负责

  真实案例

  某小区住户被坠落的花盆砸伤,经调查无法确定具体责任人。

  法律条款

  

  • 《民法典》第1254条:经调查无法确定侵权人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补偿(能自证清白者除外);

  •   物业未采取必要安保措施,需承担未履职责任。

  维权步骤

  

  1. 立即报警:固定现场证据,调取监控;

  2.   起诉可能业主:由法院推定责任范围;

  3.   追加物业责任:若物业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

  

五、个人信息泄露?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常见场景

  某用户发现自己在社交平台的聊天记录被恶意公开传播。

  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1034条:自然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行踪信息等均属个人信息;

  •   第1197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用户侵权未阻止的,承担连带责任。

  应对策略

  

  1. 固定证据:截图保存侵权内容及传播范围;

  2.   通知平台:要求删除信息并提供侵权人资料;

  3.   起诉索赔: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及维权成本。

  

六、其他必知变化速查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江西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