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15家跨国药企业绩大比拼:辉瑞第一但增长乏力,拆分并购轮番上阵

15家跨国药企业绩大比拼:辉瑞第一但增长乏力,拆分并购轮番上阵
2019年08月10日 16:11 新浪网 作者 AI财经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王小楠

  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跨国药企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跨国药企近期陆续发布的半年报看,全球排名前15的知名企业总营收已经接近2500亿美元。其中辉瑞以263.82亿美元的收入领跑;罗氏紧随其后,营收248.17亿美元(242亿瑞士法郎);而2018年营收排名第二的诺华略有下滑,以228.7亿美元的收入排名第三。

  从增速上看,辉瑞增长乏力,TOP15中,只有罗氏、新基、BMS、拜耳4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新基增速最快达到14.59%。2018年营收同比大幅下降的吉利德,上半年报表现较好,实现2.14%的增长,其CAR-T疗法Yescarta市场迅速扩容功不可没。

  而与之相对,艾伯维、安进则出现了负增长。大批王牌药过期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根据半年报,艾伯维的王牌产品自身免疫疾病用药修美乐(阿达木单抗),丙肝治疗药物Viekira等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有些甚至降幅达到50%以上。

  近年来,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械创新等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市场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同时在4+7带量采购等改革措施的推进之下,跨国药企过专利期药品也陆续遭遇了真正的“专利悬崖”。

  尽管已经上市的创新药表现仍然可圈可点,但新药研发越来越难也已成为全球共识,跨国药企业绩压力持续升级。

  重压之下,跨国巨头们战略调整已经越来越频繁,拆分并购轮番上演。而未来,随着中国带量采购等改革措施的全面推开,以及越来越多王牌药专利过期,业界分析,跨国药企还将有更多动作。

  创新药主导,重磅产品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

  多款创新药表现可圈可点。

  上半年,多发性硬化症新药Ocrevus、血友病新药Hemlibra、 PD-1肿瘤免疫疗法Tecentriq和乳腺癌新药Perjeta共同贡献了20亿瑞士法郎的新销售额,有望取代传统的赫赛汀、罗美华、安维汀,成为罗氏拉动利润增长的新驱动力。

  其中,Ocrevus作为首个唯一同时获批治疗两种类型多发性硬化症的疾病修饰疗法,也是首个和唯一一个治疗PPMS的疾病修饰疗法,曾被罗氏誉为“有史以来推出的最棒的一款产品”。其2018年销售额曾高达23.58亿瑞士法郎。

  凭借上述新药的优异表现,罗氏荣升TOP2,总营收达到248.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

  15家跨国药企业绩大比拼:辉瑞第一但增长乏力,拆分并购轮番上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跨国药企市场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看到,罗氏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业绩达到114亿美元,增长达到58%。除创新药外,在降价进医保等政策促进下,赫赛汀(曲妥珠单抗)、阿瓦斯汀(贝伐单抗)、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的增长也非常强劲。

  而实现9.49%增速的阿斯利康,更是被认为是最为“本土化”的跨国药企。2018年底阿斯利康研发的首个治疗肾性贫血新药罗沙司他率先在中国获批上市,从2019年上半年报看,新药销售增幅77%,中国市场销售额达到27%。

  同步,进入中国市场主动降价的两大PD-1——K药(Keytruda)和O药(Opdivo),也都有亮眼的表现。2019年上半年,默沙东的K药销售收入49.03亿美元,较之BMS的O药36.24亿美元的销售额,实现了反超。中国市场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默沙东甚至有意愿通过国家谈判,促使K药降价进医保。

  随着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政策的落地,以及大批本土PD-1产品的上市,业界分析,未来此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还将持续下降,相应产品也将持续放量。

  应对专利悬崖,跨国药企拆分、并购调整频繁

  专利悬崖仍然是跨国药企难跨的“坎儿”。

  艾伯维2019年上半年营收尽管仍然在TOP10之列,其背后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半年报显示,其丙肝药物Viekira降幅达到74.2%,用于症状性睾酮水平低下的Androgel降幅62.8%。

  此外,昔日“药王”修美乐(阿达木单抗),由于大量生物类似药在欧洲上市,在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销量下滑27%,幸好美国市场保持了7%的增长,才使该产品最终在全球收入的下滑幅度仅为5.8%。尽管如此,该产品今年能否迈入“200亿美元俱乐部”仍然存疑。该药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仅93.16亿元。

  在此基础上,艾伯维上半年总营收160.8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

  在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仿制药对过专利期原研药的冲击也在放大。可以看到,在4+7带量采购落地,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临床替代原研药的政策导向下,各大跨国药企的战略调整都越来越频繁了。

  15家跨国药企业绩大比拼:辉瑞第一但增长乏力,拆分并购轮番上阵

  就在前不久(7月29日),辉瑞制药官微正式公布与迈蓝达成协议详情。根据协议辉瑞普强或将被剥离或拆分。与之同步,辉瑞已过专利期王牌药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等也将面临被剥离。而上述产品此前刚刚在4+7带量采购中落榜,随着此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其市场将受到更大影响。

  诺华也在计划作出改变。首轮4+7带量采购中,诺华的白血病药物格列卫(伊马替尼)落选。此后,据媒体报道,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也曾表示,对华战略将作出调整——将把工作重心从成熟药品业务转移到上市新产品上来。

  而与此同时,BMS、武田、礼来、罗氏等跨国药企,也已经开始通过大手笔的并购,来丰富其新药管线,并拓展领域。

  业界分析,这都是在为应对越来越多王牌药遭遇“专利悬崖”做准备。

  附录:

  15家跨国药企业绩大比拼:辉瑞第一但增长乏力,拆分并购轮番上阵

  15家跨国药企业绩大比拼:辉瑞第一但增长乏力,拆分并购轮番上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辉瑞并购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