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滕华涛:除了要学习在工业体系下拍戏,还要学会在媒体生态中表达

滕华涛:除了要学习在工业体系下拍戏,还要学会在媒体生态中表达
2019年08月21日 16:57 新浪网 作者 四味毒叔

  文 | 格格

  滕华涛在六年前着手准备《上海堡垒》这个项目的时候一定没料到电影上映后的10天里自己会身陷“囹圄”。

  失败的电影有很多,但是因为一部电影,导演和原作者通通出来道歉,却并不常见。

  而且,他们道歉的对象主体,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舆论。

  “以往拍的电影,也有观众不喜欢,但大都是就电影批评电影。”

  这是滕华涛导演在道歉微博中的第一句话,言外之意,大家对于《上海堡垒》的批评,其实早已超过了对电影本身的评判。

  最近,滕华涛一则有关“鹿晗”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各界人士新一轮的站队。

  一部电影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那么一部电影的失败也自然不会是一个人的失误。

  当然,导演,作为一部电影的统筹者和决策者,在这里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滕导一句“我用错了鹿晗”,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所有人都认为滕华涛在甩锅,在推卸责任。

  他一时间引火烧身,陷入了一场新的口水战。

  如果单单看这句话,的确极容易引起歧义。

  没有人会再去关心完整的对话是什么,以及这句话的出处,上下文及语境。

  这句话其实截取于电影上映后滕导的某个访谈中。

  滕华涛导演被问到关于“有些网友一听到鹿晗的名字就给《上海堡垒》打一颗星或者两颗星”的看法。

  这个现象,其实是来自观众对“流量”的抵触情绪。

  那么,滕华涛导演在回答中则是表示,

  “我自己从技术角度上来讲,对鹿晗没有任何的意见,演员是我挑的嘛,最后这个喊完“咔”过得也是我。但是呢,确实,通过这一次后,如果要反思,我确实忽略了一点,我们想拍的科幻战争,和它的演员类型的区别。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

  怎么把科幻的东西呈现出来,我在这个问题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我顾及剧本,故事,人物关系等方面的就少了,严重失衡,而后者本来是我所擅长的。”

  而滕导在上影节期间作客《四味毒叔》时,曾仔细地聊过他选择演员的标准。

  滕导表示,其实无论是拍电视剧还是电影,他选演员的标准自始至终都遵循着一条准则,那就是「合适」,无论是《蜗居》,《裸婚时代》,还是《失恋三十三天》,很多演员在拍摄之初都是新人,没什么名气,有时候他甚至还会邀请素人出演。

  演员自身与角色的粘性,才是他最看重的。

  六年前,鹿晗还只是EXO组合的成员之一,他偶然间看到鹿晗的照片,觉得他身上的少年气息与江洋这个角色非常符合。

  那是一张未被任何人下过定义的面孔给导演最直观的感受。

  而在这六年之中,发生了许多事情。

  鹿晗的人气飙升,成为了国内的顶级流量担当。

  作为导演,滕华涛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件事,他深知流量是把双刃剑,可是,他在访问中却说,我是一名导演,我不会因为一些其他事情而违背我选择演员的初衷。

  其实大家都忘了,这部电影还有另一位主演,舒淇。作为一线女星,这也是滕导精挑细选的演员。

  对比之下,在这次的事件中,没有人提及她,因为她身上没有鹿晗所自带的“流量”之争。

  我想,如果说滕华涛错了,那么他错就错在,他早期没有意识到来自外界这些标签的力量有多大。

  所以,在演员与角色重合度这个问题上,导演的掌控能力和话语权是呈下降趋势的,另一方面,读者,观众,粉丝和媒体的参与度却越来越高。

  “中国科幻战争类型片”、“男主角是顶级流量明星”,背负着这两个名号,其实《上海堡垒》这部电影从上映那天起,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了。

  如果电影成功,鹿晗的演技得当,大家也许会夸“鹿晗的演技提升了”,“小鲜肉也是可以演戏的”。

  如果失败,那么厌恶小鲜肉的群体会一边骂鹿晗,一边骂导演。

  “鹿晗演得电影,能看吗?”

  “导演就知道蹭流量明星的热度!”

  鹿晗的粉丝也会为此操碎了心,声称他们的偶像太无辜。

  这部电影的失败原因,其实观众有目共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线的设定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

  这一点,滕导在访问中也已提到,他并没有否认自己在故事创作上的疏忽。

  而演员的选择和演技问题,在其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可是时至今日,若是让大家刨除对“流量”的反噬情绪,再来客观地分析分析滕导六年前那一刹那的直觉是对是错已是不可能了。

  事实证明,电影不是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能与观众建立起强烈的联系和情感共鸣也是尤为重要的。

  导演不知道在启用演员的时候,一个演员本身的属性,话题,热度和在观众心里的既定印象,都会成为影响一部电影的因素。

  于是,导演对于这个问题也产生了反思。

  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他说,对比《长城》中的鹿晗,大家的评价反而很中肯,张艺谋对于鹿晗的戏份控制,以及角色定位都更为成功。

  我想,当你通读完全文,你会发现,那句“我用错了鹿晗”其实是他对自己的反思,但是,在如今这个复杂又诡谲的媒体生态中,如何组织语言,准确传达有效信息,就成了一门技巧性很高的艺术。

  如果滕导是一个每天活跃在荧幕前的明星,那么他或许就会巧妙地避开这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

  因为在《上海堡垒》失败了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无论作何解释,都避免不了会被心怀不同情绪的观众解读成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理由。

  推卸责任,滕华涛完全可以“推卸”地更高明。

  可是,现在,这场有关乎一部电影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有关个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层面上了。

  对媒体来说,新闻当然是越热闹越好。

  越是有争议性的话题越有人关注。

  矛盾和冲突,从来都是最能吸引看客眼球的。

  作为媒体人,我们深知这其中的套路,一则标题,多放几个“明星”的名字一定会吸引更多读者,多夸大一句容易引起歧义的言论,就会多一些点击量,多产生几层浪花。

  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媒体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传播平台,而是成为了制造新闻和矛盾的“刽子手”,明星有时候只是媒体“断章取义”下的牺牲品罢了。

  大众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追究真相,作为媒体,遣词用句严谨专业,时刻保持中立和客观,还原事情真相,是一种责任。

  不然,一句不完整的话便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滕华涛身上因此而多了两个罪名,各方看客也莫名跟着生了一场气。

  除媒体应承担一部分职责以外,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专注提升特效技术,学好在工业体系下拍电影固然重要,但更要学会如何在媒体环境下准确表达。

  其实,总结经验教训也需抓准时机,《上海堡垒》事件的风波未过之前,导演此时出来发表的任何言论都极有可能会被放大,成为众矢之的。

  《四味毒叔》在这次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了上海电影节期间对滕华涛的访问,希望能为观众还原出此次事件的另一面。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滕华涛上海堡垒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