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小儿推拿杨晓: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防控信息,冬春季节做好预防!

小儿推拿杨晓: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防控信息,冬春季节做好预防!
2021年04月03日 10:32 新浪网 作者 李理谦

  小儿推拿杨晓: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防控信息,冬春季节做好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为各种传染性疾病之首。根据相关部门监测结果提示,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流行的主要季节。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约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全球约有10亿人发病,其中重症病例约300~500万,死亡病例约29~65万人。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流感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3、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4、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流感也可导致部分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普通感冒季节性不明显,一般表现为咳嗽、喷嚏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发症少见。

  三、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患儿出现与体温不相符合的精神差、胃口差、嗜睡等,应及时就医,出现抽搐、昏迷应就地急诊抢救。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特点。

  儿童因呼吸道保护屏障发育不完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儿童因季节性流感住院并发肺炎、中耳炎的比例达10~27%。

  

  隔离期: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1、治疗原则

  ●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

  ●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对临床诊断患者及确诊患者都应该尽早隔离治疗。非流感高危人群,可采取自行隔离,居家观察,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如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前往医院时请佩戴口罩。

  ●不要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2、流感防控重点人群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感染后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较高,应给予高度重视。

  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因而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四、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病毒易于变异,因此需每年进行接种。尤其推荐流感防控重点人群接种。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开窗通风是人员聚集场所预防流感的重要方法。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勤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小儿推拿杨晓: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防控信息,冬春季节做好预防!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杨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