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贵州中医药大学:培育高等中医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贵州中医药大学:培育高等中医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2019年10月15日 11:08 新浪网 作者 贵州校园新鲜事

  金秋时节,阳光温柔地洒在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安校区。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在迎来2019届大一新生的同时,这座建校54年的贵州中医药名校,掀开了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贵州中医药大学:培育高等中医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独具特色的贵州苗医药博物馆

  目前,该校紧紧抓住中医药全面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以提升教学水平为中心,以壮大人才队伍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学校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力助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和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迅猛发展。

  传承历史辉煌 建设全新平台

  今年5月11日,贵州中医药大学校名石揭幕仪式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校区举行,这成为该校建校50多年来,建设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

  贵州中医药大学(原贵阳中医学院)创建于1965年,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本科院校。

  2016年,该校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专业认证,获评贵州省“文明校园”。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该校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

  目前,该校拥有贵安、甲秀2个校区,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1.6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13人、本科生14463人,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等15个直属院(部),设有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现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近5年来,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年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

  该校现有26所临床实习(教学)医院、12个社区医学实习基地、17个护理实习基地、54个非医类专业实习基地;有专任教师千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者超过50%,获得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近80%,有博士生导师(兼职)38名;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

  自国家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来,该校共有指导老师35人。现有首批全国骨伤名师1人,贵州省名中医5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省管专家11人,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5人,省高层次创新型“千”层次人才18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养对象9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该校现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2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有23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其中,医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2018年,该校开始招收中医学8年制本硕连读学生。

  近5年来,该校承担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43个,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7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7项、省级243项;有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共32项。

  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该校共获奖励1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全校主编参编国教材294部,其中,主编54部,副主编106部。

  2018年,该校已立项各类科研项目4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1个。

  此外,该校在历届全国“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类专业知识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

  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贵州中医药大学以对外开放的视野和眼光,积极开展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目前,该校具备外国留学生招生培养资格,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语言教育和中医药短期项目培训,努力开拓和建设海外市场,义务为印度、巴西等国家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和临床支持,并先后与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实施中韩联合义诊服务当地百姓。

  在平台搭建方面,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专项、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陆续在该校开展。该校还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学术论坛,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坚持教育为本 打造人才高地

  高校发展,教学是根本,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贵州中医药大学聚焦教育教学、研究生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领域,以全力打造全省中医药领域高等教育新高地为发展目标,力求精进、聚力攻坚,取得丰硕成果。

  2018年,该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两个专业遴选198名学生参加2018年中医执业医生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考试,成绩在全国30家参加实证研究的学校中排第8位;该校获批立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9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018年,该校获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项目8个,完成2016年立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2015年立项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对中药学、中医学一流学科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计划项目开展评审及立项工作。开展省、校两级学位论文毕业后抽检工作,实现学位授予后的论文动态监控,2018年共评选校级优秀学位论文28份。

  2018年,该校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人才引进办公室,柔性引进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杰青”。该校3人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人获得享受贵州省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2018年,该校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十二五”13个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验收工作,其中,8个重点学科验收等次为合格,5个重点学科验收等次为优秀。

  2018年,该校获科研立项4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子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喀斯特中心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待批公示,科研经费8502.5万元,发表论文1188篇,出版专著63部,获批专利47项。

  发挥特色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8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风华一临”志愿服务队,走进黔西南州册亨县冗渡镇,开展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该校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奋力开启贵州中医药大学新征程的务实之举。

  贵州中医药大学:培育高等中医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校园美如画

  5月11日,该校以“高等中医药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举办了专题研讨会,明确了该校秉承长期以来致力于民族医药的挖掘与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贵州民族医药理论,将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工作中,为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工作目标。

  在活动中,志愿服务队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册亨县冗渡镇新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冗渡镇观音村秧友组、观音村村委会、冗渡镇大寨村分别开展了爱心义诊、健康普查、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宣传、文艺表演、脱贫攻坚座谈交流及同步小康党建试验区参观调研。其中,开展爱心义诊3场,开展基本医疗卫生知识讲座及中医药文化宣讲3场,举行文艺表演1场,走访困难群众15户,发放中医药文化宣传手册400余份,发放《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现状调查问卷》各100份,开展脱贫攻坚座谈交流2次,免费赠送价值4万余元的药品,直接服务当地群众700余人次。

  该校始终坚持依托专业特色,聚焦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大力开展“支医”行动。近年来,该校团委始终把青年学生社会实践列入学生培养的总体框架之中,有效利用每年的暑假、周末,稳步推进“下乡支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百余支团队、2000多人次奔赴农村乡镇,开展科技推广、文化扶贫、医疗服务、政策宣讲、禁毒防艾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更多的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多数学子在调查了解到农村合作医疗和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后,纷纷树立行医为民的服务基层意识,实现了实践育人功能。

  同时,该校坚持组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使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扶贫帮困等有效结合。该校社会实践工作得到相关部门充分肯定,荣获团中央学校部颁发的“全国优秀单位”“全国优秀团队”“全国优秀个人”以及全省“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文/赵旭婉婷 图/杨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中医药大学贵州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