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女人一旦觉醒,就会把自己重养一遍

女人一旦觉醒,就会把自己重养一遍
2025年06月13日 21:56 新浪网 作者 洞见

  有这样一位女性,堪称逆袭人生的典范。

  她出身东北小镇,父母是下岗工人,全家靠摆摊维持生计。

  之后一人远赴外地求学,吃过很多苦,也受过无数罪。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女孩年纪轻轻,就赢得了人生的大满贯。

  她先是拿下北大的博士文凭,后又出国,打下事业上的半壁江山;

  这几年,她又抓住互联网的风口,一跃成为粉丝百万的文化博主。

  还出版了一本名为《勇敢的女孩先拥有世界》的畅销书。

  她叫王帆,一位80后职业女性,多才多艺的“中年少女”。

  在书里,她将自己与很多女性的故事,娓娓道来。

  有遭受家暴奋起反抗的,有为了自由拼命赚钱的,有受不了父母压榨离家出走的,也有为了理想去寻找旷野的……

  王帆说:这些可爱的女孩,在成年后,做回了自己的“精神父母”。

  女人一旦觉醒,首先要做的,就是像对待新生命一样,重新养育自己。

  斩断一切束缚,抛开流言蜚语,无所畏惧地飞,才能飞往自己的山峰。

1

  重养自己的童年

  在书里,作者讲了女孩小牛的故事。

  小牛父亲早逝,留下一屁股债;母亲改嫁后,又给她生了个弟弟。

  在她记忆里,小时候的自己,缺少关爱,无依无靠,每天活得小心翼翼。

  等长大后,她非常努力地工作,就想着替父亲还债,给母亲和弟弟好一点的生活。

  所以很多年来,小牛过得十分辛苦,直到债务还清的那一刻才松了口气。

  作为知心好友,作者不免为她打抱不平:

  “我们赞扬孝顺无私的女儿,但她背负的痛苦又谁来化解呢?”

  就像生活里的很多人,永远走不出童年里的阴霾,永远与过去纠缠不清。

  在书里,作者还说,很多人活成了家里的“血包”,任由别人贪婪吸血。

  被要求过度付出,被要求出钱出力,被要求做各种“分外”的事。

  从小到大,乃至一辈子,她们都不知道怎么爱自己。

  所以作者才苦口婆心地劝大家,要勇敢修正自己的人生。

  鼓起勇气,与过去划清界限,自己的时间、精力、钱财,都自己说了算;

  想象着,自己如果有个女儿,会怎么对待她,就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当内心的委屈消散,重拾生活的快乐,才算不负此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未完成事件”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那些没完成的事情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淡忘。

  反而会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扎根内心深处,在生活里如影随形。

  就像小时候缺少陪伴的人,格外害怕落单;没被善待过的人,也不会爱自己。

  如果你的童年,也充满匮乏感,那就更要靠自己把亏欠补回来。

  豆瓣小组#今天开始重养自己#中,就有很多把自己当女儿养的小姐姐。

  天冷下雪的时候,和火锅来场约会;天热出门时,也舍得给自己打辆出租车;

  累了烦了,她们就攒钱去听一场音乐会,或买一只小猫当陪伴……

  常听人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长大了的自己,一个是小时候的自己。

  无论小时候怎样,长大后的我们,都要努力做好那些“未完成事件”

  抱抱我们的内在小孩,对自己说:别怕,我在。

  

2

  重建自己的生活

  作者在书里,毫不掩饰地说,自己是个不要命的工作狂。

  读书时,她卯足了劲地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北大,本硕连读。

  大学期间,她开始勤工俭学,经常同时打好几份工,做几份兼职。

  后来误打误撞,在一位前辈带领下,进军互联网行业,又是一番异常艰辛的打拼。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幸运地踩准了风口,收入一下子翻了百倍,还成为十大名师。

  自此,她的生活全然上了一个台阶,彻底逆转了贫苦的命运。

  她在书里写道:赚钱对女性来说尤为重要,自己才是最大的靠山。

  这些年,她接触过很多全职主妇。

  其中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活得捉襟见肘,窝窝囊囊。

  她一次次疾呼,我们能托付终身的,唯有经济独立的自己。

  你能赚来钱,才能重新打造自己的生活,去过想要的人生。

  独立挣钱,与其说是重养自己,不如说是用世俗成就,来抚平内心的渴望与遗憾。

  有赚钱的欲望,有向上的野心,是一个女孩最大的魅力。

  看书时,最有感触的,还是作者结婚生子后的经历。

  她说,自己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生活秩序才慢慢恢复。

  一看日子步入正轨,她一刻没犹豫地开始工作。

  有过经历的人都懂,女性从婚育中,再杀回职场,有多难。

  你要克服带娃的疲惫,要平衡家庭事业,还可能要忍受些许误解。

  但无论怎样,重建生活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让自己尽快独立。

  努力赚钱,绝不是虚荣心作祟,而是生而为女,最为睿智的生存谋略。

  相信自己,你本身就具有实现自我的勇气,也拥有重建生活的本事。

  

3

  重构自己的观念

  西方有句谚语: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作者说,这句话曾深深刺痛过她。

  她就是父母长辈眼中,典型的“坏女孩”。

  倒不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而是她一直就各种不服气。

  读书时,父亲觉得女孩不需要有大学问,她不服,偏要考第一,进名校;

  读大学后,家里希望她本本分分,别出头冒尖的,她不服,偏要参加各种活动。

  什么主持人大赛、成语大赛、演讲、辩论赛……她不仅要去,还得拿奖。

  等毕业后,母亲希望她早早嫁人,她还是不服,偏要像男孩子一样去闯一闯。

  后来,她攻读博士学位,成了人人口中的佼佼者。

  而生孩子后,周围的人又来劝:这女人呐,还得以家庭为重,相夫教子。

  她听罢,只是摇摇头,对这些老掉牙的世俗观念,完全不理会。

  她在书里,有过很深刻的分析:

  “社会将每个人拉入它所创设的节奏,读书、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并试图惩罚不遵循社会节奏的人。可人生不是程序,不能按照提前写好的代码行事。

  尤其是女性,不要被年龄限制,不要被婚恋限制,不要被生育限制,不要被任何事限制。”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冲破层层枷锁,活出本性,动人而明媚。

  有人说,女人的一生离不开“妥协”二字。

  向身份妥协,努力去做女儿、妻子、母亲;向世俗妥协,逼自己有“女人该有的样子”;

  向生活、向命运妥协,一辈子做不得自己。

  但作者让我们看到,女性从来没有“该有的样子”,只有自己的样子。

  坚定地为自己而活,全世界都将为你让路。

  

4

  重塑自己的心灵

  网络上曾有一个《幸存者》的短片,很扎心。

  短片中,一个女孩,孤零零地坐着。

  忽然地,背景音聒噪起来,全是对女孩的指责:

  你太差劲了,没人喜欢你,你太失败了,没人会爱你……

  怅然若失的她,瞬间跌入无底的空洞,发现一个困在铁链中,瑟瑟发抖的小孩。

  她恍然大悟,被铁链锁住的小孩,正是自己不堪一击的内心。

  在书里,作者也谈起过类似的感触。

  别看她像大女主一样大杀四方,但一路走来,也有过无数次崩溃。

  最难的时候,身上没有钱,也不被任何人理解,更没有施以援手。

  尤其是碰上麻烦,遭遇失败,更是有人幸灾乐祸地说:自作自受了吧。

  迷茫、无助、自我怀疑、内心冲突……一度令作者备受煎熬。

  但她没有妥协,总能一次次迎难而上,这才淬炼出坚韧的心。

  书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女性,内心强大,内核沉稳。

  就比如,作者在意大利的一位女性朋友。

  当初,家里催这位朋友回国考编,一来二去闹出很多不快。

  朋友不再争辩,而是默默退出家族群,屏蔽一切干扰。

  而后凭自己的热情与毅力,继续朝理想跋涉,直至成功。

  如今,这位朋友定居米兰,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书里有句话说得好:

  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发生。当你允许一切后,就会变成一个无比强大的人。

  生活处处是坎,总有被为难、被欺压,甚至很绝望的时候。

  只有不放弃自己,不断地磨砺自己,我们终究能长出一颗坚韧的心。

  都说女子本弱,但现实明明是,很多女性将自己淬炼得无比坚毅。

  她们吃得了苦,扛得住压,经得住摔打,也熬得过艰辛。

  丢掉玻璃心,全副武装起来,我们就不会被任何事难住。

  ▽

  接触的人多了,作者发现,很多女性的生活里,关系是完全错位的。

  比如小时候,她们应该是被呵护的小孩,却被反复叮咛要像大人一样懂事。

  而等大了,需要她们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时候,她们又缩回小孩的模样,什么都不敢做。

  就这样,错位的人生中,太多人压抑着自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活法。

  在书里,作者动情地呼吁:

  女人,要有自己的节奏,活出自己的色彩,这样才不蹉跎了岁月!

  童年的亏欠,自己补回来;向往的生活,自己争取来;想要的样子,自己活出来。

  大胆去做,因为《勇敢的女孩先拥有世界》。

  请不遗余力地爱自己,把自己重新养成一个幸福而美好的人。

  你一定可以。

  与女性朋友们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小牛
来自于:安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