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2019年09月20日 10:04 新浪网 作者 高能E蓓子

  今天早上,“杀人回忆凶手原型已被判无期”上了热搜。

  根据DNA比对,韩国警方公布33年前“华城连环杀人案”凶手DNA竟和釜山监狱服刑人员李某一致。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结果今晚疑似出现了反转:李某DNA一致,但血型结果不一致?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嫌凶也不认罪

  该不会隔了这么久,大家等来的还是一部《杀人回忆》的现实反转版吧?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电影里其中一位疑凶的演员选得跟犯罪画像十分相似,但最后因为DNA鉴定结果不同而无法指证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杀人回忆:警员的大型崩溃现场

  《杀人回忆》被称为“零瑕疵电影”,是韩国片里程碑式的存在。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实际上,这不是什么“爽片”,推理不算多,也没有特别煽情,有的只是警员费尽心思也抓不到真凶,充斥着浓浓的焦躁、无力和崩溃感。

  影片场景过分写实。发生命案的华城小村庄,在八十年代末属“穷乡僻壤”,警员朴度文查案时,是坐着拖拉车出场的。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发现第一具尸体之后,朴度文还例行公事式地戳打字机录口供:“她是否性感、漂亮……”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但很快有新的死者出现。朴度文开始粗暴审讯嫌疑人:殴打、死亡威胁、诱供……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还让嫌疑人去当众演示“案情重现”,企图逼供盖章凶手

  最荒诞的是,他还求救神婆,买符咒找线索。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自己不科学也算了,还鄙视从汉城来的警员徐泰润,认为他“相信档案”的那一套只适合去美国,不适合用在华城这穷乡僻壤。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但大老粗也有自己的破案之道,他相信直觉,相信自己盯着嫌疑人的眼睛时,能洞悉真相。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有一回朴度文也真的靠眼神杀“锁定”嫌疑人,可惜这人也没证据证实是连环案凶手

  虽然脾气、做事方式完全不同,但警员们还是很尽职的。大家磨合之下,也捋出几宗案子的共同点:

  1、死者都是女性,穿红衣(从第三个案子之后没有了)

  2、死者都被勒死,生前遭性侵,凶手一般用她们身上的衣物,如丝袜文胸等勒人;

  3、每回案发都在雨夜,电台会播《悲伤故事》这首歌。

  第三点特别关键。意味着只要下雨天,有人在电台点播《悲伤故事》,就可能找出凶手。

  但当时警局根本得不到及时的破案援助。请求驻军,没有。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问电台点歌的明信片线索,被当恶作剧,电台DJ也不愿意配合警员给地址。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以前点歌是用明信片的

  这一拖拉,又有无辜女性被害。

  警员通过幸存者口供和线索锁定了退伍军人朴兴圭,可无论如何逼供,这位嫌疑人就是不配合,审讯时还一度发生警员暴打嫌疑人事件。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DNA报告上。而当时韩国技术有限,DNA要送检美国,在报告送来的时间里,凶案又发生了……

  最终,冷静的徐泰润也心态崩坏,想一枪崩了朴兴圭。可报告送来,明晃晃写着:DNA样品和受害人身上的精斑不匹配,不能断定嫌犯是凶手。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徐泰润当即陷入大型崩溃现场,忍不住朝嫌疑人逃跑的方向开了枪……

  而这些,并非影片的夸张处理。《杀人回忆》上映后,有当年负责此案的河胜均警官写了长信向凶手喊话,其中就提到,自己有部下在查案时过劳倒下,还有部下因为对疑犯乱审问而犯下了使疑犯死亡的错误。

  他本人也曾因此被解除职位。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付出了那么多,真凶没抓到,还过了追诉期,可以想见河胜均警官有多难受。信最后他对凶手说:“请务必不要比我先死,我们必定应该会晤的。”

  就像影片里朴度文双眼紧盯犯罪的眼神一样,坚毅而充满信念感。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只是如今真相似乎还有反转余地,不知道会不会又是一个令警员崩溃的结局。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影片的背后,是你想象不到的绝望

  《杀人回忆》是在2003年上映的,那时,离全案追诉期只剩下3年了。

  结局里,真凶仍然逍遥法外,朴度文和小女孩的对话令人不寒而栗。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那个“样子很普通”的凶手,会不会也在电影院里“欣赏”着这部作品?

  真实的“华城连环杀人案”,发生于1986年到1991年间,没有点歌台,没有那么多红衣女郎。

  1986年9月15日,在京畿道华城市安宁里,人们发现一位陈尸于田地,下半身赤裸,手脚以X字捆绑的71岁老妇李某。前一天她从女儿家投宿完后,就在回家途中被勒死。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10月份又有女性遭勒死。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11月30日,45岁的金某成为连环凶案中唯一一名幸存者。

  那天晚上,金某抄近路到家附近的教堂,忽然一个黑影将她扑倒。罪犯将她身上衣物脱下,用内裤堵住嘴,用上衣反绑双手,用紧身裤罩在头上挡住眼睛进行性侵。

  过程中,金某窥见了对方长相,事后则趁罪犯洗劫她挎包中财物时拼命逃脱。

  根据金某的描述,这是一个25岁上下,身高165左右,单眼皮,脸型修长,中等身材的男子。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电影里改成了看不到脸,但感受到手很软,另一位目击者则说了他长得很英俊

  警员们就是根据她的描述作嫌凶画像的,甚至《杀人回忆》里锁定的嫌疑人,都跟画像里的人很相像。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画像并没有助力警察找到凶手,反而是让“猎物”逃脱过一次的凶手,此后手段愈发变态和残忍。

  1986年12月12日,第三名受害者出现。

  那天晚上十一点,24岁的主妇权某和丈夫吃完晚餐,丈夫把她送上巴士后就回公司加班,没想到这次离别竟成永别。

  131天后,权某遗体在距离自家只有50米左右的田埂上被发现。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受害者的随身物品

  被发现时,权某遗体已腐烂,死因同样是勒死,这一次,死者脸上还被盖上了内裤。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后来几乎每一位受害者,身上都有某种“记号”。比如,凶手会把受害者身上的东西用来当做凶器或玩弄她们的物品。

  1987年9月7日,第七位受害者出现。52岁主妇安基顺在工作的食堂下班后,晚上9:30回家路上被害,第二天,遗体被发现在小河边的草丛中。

  这一次,法医竟在受害者阴道里发现了9块桃子的碎片。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恶劣的手段让警察和市民都非常愤怒,华城警察局局长在民众的强烈谴责下被更换了下来。

  令人绝望的是,罪案并不因民众的愤怒而消失,恶魔仍在人间。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1988年9月16日,13岁的少女朴某早上6:50被母亲发现被勒死在自己房间,同样死前遭遇性侵。

  这一次,警察在凶案现场发现了遗留的毛发,并且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单恋死者姐姐的22岁男子尹某。

  令警方失望的是,尹某的DNA并未与之前案件中发现的DNA对上,也就是说,真凶仍逍遥法外。

  不过这宗案件还给警方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为什么之前遭遇性侵的受害者身上,只找到JY,却未找到毛发?

  《杀人回忆》里就提到了这点,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乱入的这个案件。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这样的细节,显然不足以逮住狡猾的凶徒。

  1990年,第九名受害者出现,这也是10起案件中最残忍的一起。

  13岁女学生金某在地下道和朋友分开后独自回家,晚上在山野遭到奸杀。

  她的遗体被松树和树枝掩盖着,双手双脚被反绑,嘴巴被胸罩塞住,胸口有两道刀伤,下体被放入圆珠笔、叉子、汤匙。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法医解剖后,还发现她的胃里还有未消化的食物。而那天上午,死者母亲为她准备了午餐便当。警方判断,死者在遇害前,曾在凶手胁迫下吃完便当里的剩菜。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受害少女书包里的书本、文具

  在这接连的10宗案件里,受害者年龄从13岁到71岁,没有固定特征,大多是遭性侵后被杀。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从案件发生开始,韩国动员了警察和军队约167名,搜查了约21000个嫌犯,鉴定570组DNA、180人的毛发、40116枚指纹,始终一无所获。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2006年4月,因为全案超过了法律追诉期,终止了侦查。

  不过,韩国警方似乎并没有真正放弃真相,才有了今日案件的进展,锁定了釜山监狱的服刑人员李某。

  李某正是因为一起奸杀案入刑的。

  1994年1月,他用掺了安眠药的水对小姨子进行迷奸,没想到小姨子清醒后失控大喊,李某便用铁锤狠砸她头部4次,将她勒死,随后将尸体丢弃到离家1公里的仓库里。

  由于是亲属作案,案件很快侦破。李某被判无期徒刑,据说他在狱中还表现良好,被评为“模范囚犯”。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1级到4级,他是等级最高的1级

  这意味着,如果不是被判无期徒刑,他随时都可能假释出狱。

  得知最新消息后,狱方和很多囚犯大感吃惊,因为他平时的表现很好,要真的是连环杀人犯的话,那绝对是可怕的“双面人”。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案件的背后:科技降神解决一切?

  河胜均警官在信里对凶手说:

  “那个电影,《杀人回忆》你也看了吗?作为一个连犯人都抓不到的警察,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走进熙熙攘攘的电影院,只能一个人在汽车放映场观看”……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因为没能亲手逮捕真凶,几十年来他一直心怀愧疚。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我们很少有人设身处地,站在刑侦人员的角度去思考一个恶性案件的侦破难度,尤其是类似“华城案”、“白银案”这样涉及变态心理、跨越长时段的大案。

  最终能够破案,微痕迹鉴定和法证科技的进步只是一部分原因,办案人员的锲而不舍也不是全部——还需要足够幸运才行。

  《杀人回忆》里徐泰润拿着DNA鉴定报告在雨里崩溃了:“这公文是个谎言,我不需要!”——相信观众们是可以体会这种心情的,因为破案太难了。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如同闯进盘根错节的网,好不容易看到一丝希望,却又被DNA检测结果给击碎了。

  当然,阻力不止来取证艰难,也不全是当年法证技术落后。80年代末是韩国军政府执政末期,社会原本极混乱。司法体系的低效率、舆论压力……都构成案件的阻力。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不妨设想一下,你自己是一名办案的警官,将可能面对什么。

  《杀人回忆》有几个标志性的细节:影片开头,一名警察在警车里随意踢了一脚证物,这代表你的部分同事随时可能成为“猪队友”,如同辛普森案的铁证因为“非法取证”被污染而无效;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你的上司急于破案表现,会邀请一堆媒体来到“还原案情现场”;口供为主的旧派作风,犯罪现场的群众肆意在痕迹周围走动……都会平添侦破压力。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现实中这些细节就不存在么?当然不是,早期一些冤假错案就是这样来的。

  另外,DNA被称为“证据之王”,1986年开始应用于刑事鉴定,在那之前,我们靠什么破案?

  至少在东亚社会,儒家是千年显学,历史上构成判断主线的往往是社会心理。物证、人证、旁证的体系里,证言和口供的比例一直过高,许多流传百年的关于“断案高手”的故事,神探们是先知道背景故事,理顺人物关系,再根据关键线索构建出证据链。

  无论宋慈蒸骨,还是包公滴血验亲,都是判断先行。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而华城案几乎完全没有类似的,基于人情伦理的线索,换句话说,百年前这种案件根本就破不了。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传统上,这时候需要“机械降神”。

  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狄仁杰在人力难及的时候,可以审阴司,审鬼神;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包拯可以在梦里和受害者的灵魂对话……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即使是小说家,也想不出来靠人力破案的方法。《杀人回忆》里朴度文买咒符想要还原出凶手的样子,这是多绝望的方法。但这就是旧日的现实。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DNA鉴定,理论准确率99.7%,即便有污染证物等意外,它都比蒸骨准确十倍。这不是说它绝不出错,早期DNA鉴定错误并不罕见,但相对于传统证据搜寻的大海捞针,它太高效了。

  某种意义上说,DNA就是“科技降神”——徐警官崩溃太合理了,因为唯一给他希望的“神”,背叛了他。

  那是他越过重重阻碍去追寻的真相。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当然,繁冗沉重的司法体系接纳新技术也需要时间,中国80年代末就有DNA刑事鉴定,但只在北京的核心部门做。二线城市普及DNA鉴定,也要到2000年以后。

  而直面案情的司法人员,也不会是高大全的。他们会犯错,错误的类型包罗万象,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继续。

  一个案子如果20年未破,当初的办案人员,可能和韩国电影的主角一样,早就转行了。

  这也都是案件难度的一部分,技术进步无法解决的部分。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微妙的是,《杀人回忆》这种所谓“零瑕疵”的电影,唯一扣分的地方,是很多观众觉得警员凭一份DNA报告就断定对方不是凶手,太草率了。

  但也正因为DNA,当时才没将乱入的尹某误判为真凶;多年后,锁定真凶的,还是DNA。当然,现在的技术手段也不会只看一份报告,这回的疑似“反转”,也可能是大家更谨慎了。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还是另有内情?细思极恐

  只希望这一次的突破,不要让警官们陷入新一轮的绝望。

  我们也在等待答案。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E姐结语:

  所以,DNA和其它法证痕迹鉴定技术没有本质不同。

  技术的进步带来全新的希望,揭示了从前我们看不到的真相,但科学的突破只是看起来类似“机械降神”。

  真正能带来正义的不止是科技,而是完善的社会司法制度和人们心中对善念的执着。

  科技无法解决“人”的问题,正如《杀人回忆》里,一开始警员也是粗暴解决问题,宁愿求神也不愿相信档案,即便有完善的DNA技术,他们会用么?

  同样,科技无法制止急功近利的上司随手抓人凑数,也不能挽留生活一地鸡毛的警员离开……而真正期望正义的警员,即使多年后成了业务员,他还会回到当年悬案的现场,眼神依然锐利。

  这个社会的正义和公平,并不以技术为基础。

  《杀人回忆》横扫青龙奖,也不是因为它拍出了技术的进步。影片里有人们对杀手的惶然,有侧写司法机关自身的不规范和社会的混乱,有永远存在的关于正义的执着……

  所谓正义,是个真正的系统工程。

  无论多长“追诉期”,无论科技如何跃迁,无论时代如何变换,我相信人性和制度才是一切正义的基础。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待这个案子?

  来评论区说说吧~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33年前祸害10个人的真凶,会不会再次脱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