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魔岩三杰“回忆杀”背后,还有这么多你不知道的事

魔岩三杰“回忆杀”背后,还有这么多你不知道的事
2020年09月06日 22:37 新浪网 作者 高能E蓓子

  今年真的是乐队元年。

  前有谢霆锋和王俊凯pick乐队,后有明日4搞乐团,最近乐夏又成了热搜常客,很多迷妹也get到了摇滚乐的魅力~

  不止在节目上散发魅力,在各种音乐节舞台上,老炮们也在继续制霸很多人的“爷青回”。

  

  而如果你足够留意摇滚圈,会发现今天其实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场摇滚庆生派对正在进行中,此处应有张亚东腔——特!别!好!

  

  好,今天先来带大家乘坐时光机,围观一下摇滚圈的“那些年”。

  

  摇滚圈的青春之歌

  之前我们写过1994年大学生毕业晚会:“前浪”们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老狼唱《同桌的你》,台下动情唱和,成为当年最有画面感的集体回忆之一。

  

  另一波“集体回忆”,则可能来自同年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当晚演出结束后,港媒称之为“摇滚灵魂,震爆香江”……

  从那之后,94红磡成了“中国摇滚乐黄金时代”的代名词,魔岩三杰代表了摇滚乐的高光时刻。

  

  这些过程,高原用镜头全记录下来了。最近我在重温她的摄影集《把青春唱完》,仔细一捋,你会发现摇滚界真的是一个圈。

  

  注:本文书页实拍图及部分资料源自高原作品《把青春唱完》

  1、魔岩盛世

  都知道崔健是“中国摇滚之父”,在他之后,内地卷起一股摇滚风潮。

  第一支崛起的重金属摇滚乐队,就是唐朝乐队。乐队成员美籍华人郭怡广取其“唐朝是中国最强朝代之一”之意,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

  

  西方摇滚在东方土壤上开始野生野长,很快吸引了一些音乐人的关注。

  在九零年一次地下演出里,原滚石副总经理张培仁看到唐朝的表演,当即有了想签乐队的心,他还特别为摇滚人成立了“魔岩文化”,组建“中国火”厂牌。

  

  张培仁和李宗盛

  也就在1991年,唐朝入主滚石,《中国火》合辑横空出世,里面全是当年的“摇滚新生代”作品,打头阵第一首歌是张楚的《姐姐》,合辑里收录了唐朝、黑豹、面孔等乐队的单曲——

  在高原的记录里,面孔的贝斯手欧洋,早年是跳霹雳舞的,受唐朝张炬的影响才改玩摇滚。

  

  没想到近三十年后,面孔上乐夏,同场旅行团乐队听到他们的歌,就脱口而出“中国火”。欧洋还因为曾和魔岩三杰上过94红磡而引发“回忆杀”上热搜。

  

  在魔岩的包装下,原本有上顿没下顿的乐队们有了发歌机会,甚至体验到“一朝成名”的感觉。1992年,《唐朝》专辑在北京火车站前的音像批发部做签售会,无数歌迷慕名而来,媒体和保安们没见过这架势,都惊呆了。

  

  唐朝的成功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三位有理想青年窦唯、张楚、何勇在沉沉浮浮玩了一波乐队之后,1993年左右签进了滚石,也得到了分别出片的机会。

  可见,小小的圈子,就业真的会“人传人”。

  当时大佬们也出手豪气,一年后窦唯《黑梦》、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何勇《垃圾场》面世,年底红磡体育馆开唱的行程就给安排上了。

  

  一群没去过香港的摇滚青年,到了当地谁也没底,主办方还送出了一些票;可何勇一番批评“四大天王”的言论又引热议,他们的演出海报被撕,令主办方忧心不已。

  

  没想到当晚演出开始不久,台下观众坐不住了,大家从座位上站起来,跟随音乐疯狂躁动,有人大声跟唱,有人兴奋到撕破衣服……

  

  高原引述了张倍仁的话:“以前他们看流行音乐演出都是坐着看,但这场演出让大部分观众都站了起来,而且很多人都兴奋得大喊大叫。”

  实际上,当年台下的观众也“不一般”,很多明星到场,连被嘲讽的四大天王也来了,很多人来看这些摇滚青年,大概有一半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没想到现场瞬间陷入疯狂,也印证了一位乐迷说的:“摇滚乐是最适合和最依靠live的音乐形式”。

  从这之后,魔岩三杰一战封神,媒体大肆渲染内地摇滚乐进入黄金时代。

  

  

  可演唱会之后不久,窦唯、何勇、张楚却宣布,“魔岩三杰时代结束了”。

  2、魔岩三杰高光期过去,

  摇滚的花却悄悄开了一地

  一夜“封神”,却让魔岩三杰陷入迷茫期。

  做完演出大家已经很疲倦,可公司只想让他们走艺人路线,音乐预算没跟上,做演出更不擅长,理想主义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1995年唐朝贝斯手张炬,在驾驶摩托车时车祸离世,更让人陷入沮丧情绪,也加速了“理想青年”们在滚石的离场。

  

  甚至连一手捧红三杰的张倍仁也说,张炬过世给了他很大打击,原本一些长远计划也因为他的离世而改变了。

  

  来源:新京报

  虽然“魔岩三杰”和魔岩文化分别走向颓势,但他们在摇滚圈的影响力是空前的。

  音乐上,他们的live就影响了不少人。

  1995年魔岩三杰到南京演出时,重塑雕像的权利主唱华东还是高中生,多年后他回忆,窦唯让他第一次见识到,摇滚乐手也可以冷静克制地表演。

  

  窦唯也在采访说94红磡是例外,一般他演出都很冷静

  不知道是不是受窦唯影响,重塑的表演也很冷静克制。

  

  也有更多乐迷爱看现场了,电影学院后面的莱茵河酒吧,就经常有面孔乐队、许巍的演出。

  

  当年在张炬的葬礼上,大半个摇滚圈的人都到场。高原还拍到罗琦到场的照片里,远处有一个戴墨镜的男子,她标注为“迷笛音乐学校的创办者张帆”。

  

  迷笛的建学过程听起来也很“摇滚”。

  原本只是一个“迷笛演艺器材高技术中心”,张帆经常去蹭设备玩,可要卖设备时还得给顾客做培训,眼看学生越来越多,干脆开培训班,让张帆当校长。

  

  来源:新浪网

  一开始只做短期培训,结果摇滚热潮掀起后,很多外地学生慕名来听课,却觉得几个月的课程不过瘾……

  于是张帆尝试把学校改成两年制。1997年消息刚“官宣”,一位学生马上奔去北京报名。这位第一号积极分子,就是痛仰乐队的主唱高虎。当年校内联欢晚会上表演的高虎和现在的高虎

  

  

  和他同宿舍的,有声音碎片的吉他手李伟,谢天笑、逃跑计划主唱毛川也是迷笛知名毕业生。如今在节目里眼线诱人的木马主唱谢强,当年其实是个寸头boy。

  

  

  两年后学生毕业,要怎么展现自己呢?想到学校有很多乐队资源,张帆和老师们商量——干脆玩一次大的,办个音乐节!

  说干就干,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诞生了。很多乐队和乐迷,还有附近的村民们齐聚一堂,齐分享突如其来的节日……

  

  说是音乐节,其实就是学校汇报表演,木马第一个出场,感受一下强强销魂的背影↓

  

  虽然当时只有一千多人围观,可现场气氛燃到有人POGO到骨折,乐迷的热情也让他们发现,音乐节是真的可以做大的。

  所以之后的几届音乐节,人数从两千人到四千人,再到上万人……来捧场的乐迷越来越多,“摇滚”成为很多人青春里重要的一部分。

  

  只是在那群星璀璨的九十年代,崛起的还有各种流行歌手,包括那英、毛宁、陈坤等,流行歌手常登晚会大舞台,更受媒体关注。

  相比之下,摇滚乐好像被忽略了,和音乐节一起,被很多人视为“小圈子”。

  3、摇滚是个圈,总有一天会相遇

  摇滚确实是个圈,在高原的书里,就记录了很多神奇的友谊循环。

  像老狼和魔岩三杰在94年一前一后分别掀起乐坛风潮,现实中老狼和窦唯、高原也是好朋友,大家经常串门喝酒聊天。

  

  老狼早年组的青铜器乐队,也是搞摇滚的

  同年,李亚鹏、陈建斌、王学兵也刚从中戏毕业,高原也写下来了。演员充满戏剧的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和王菲、窦唯、李亚鹏这圈人的八卦线。

  

  高原的镜头里,还有更早和窦唯在一起的姜昕,不过记录的是她和唐朝前乐手郭怡广的一段情。

  

  这段就复杂了,姜昕是窦唯的初恋,后来王菲截胡姜昕;高原后来又和已婚窦唯在一起……

  1993年,张楚拍《孤独的人是可耻的》MV,导演是张扬,还没毕业的王学兵在里面演了个小角色;而MV里最耀眼的,莫过于拉着小提琴开场的贾宏声。

  

  后来拍《苏州河》,贾宏声和周迅在一起,网传后来周迅和朴树恋爱,是因为朴树长得像贾宏声。

  

  

  就是这么兜来兜去,高原也和周迅成为好朋友。对吃瓜观众来说,他们身上的“瓜”,总比作品更抢焦点。

  

  1999这段时间周迅和贾宏声分手后又和朴树在一起

  可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个小圈子大家就是因为喜欢音乐、喜欢摇滚而在一起;爱始于惺惺相惜,无法相处便分开,爱得大张大合也自在,没什么好哀怨的。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周迅也能和王菲同框,一转眼又和与窦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张亚东同场当大乐迷;第二代窦靖童和窦佳媛的关系也非常好,成人世界在外人看来“恩恩怨怨”的事情,其实可以处理得很好。

  

  搞摇滚,追求的是精神自由,拧巴劲儿过去,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没什么大不了。

  所以度过迷茫期,很多老炮有了自己的新生活,也会“食人间烟火”。

  像欧洋就非常耿直地说,“黄金时代应该是什么,应该是这些人都过上非常富有的生活”,可魔岩三杰回来后会发现,演出机会并没有那么多。

  主流媒体不宣传他们,又没有自媒体等渠道,摇滚就“像一道菜”,放在那没人吃,大家没收入,集体进入颓势。

  

  

  

  如今音乐节做大了,还有乐夏那样的节目出现,更多乐迷有机会看到他们。欧洋忍不住感叹,或许现在才是摇滚乐的“黄金时代”。

  

  还有张楚,离开公司后过了一段接近“流浪”的生活,后来做专辑、开个唱,人也豁达了很多,按他的话说,是“人会把自己重新耕耘一遍”。

  

  去年他还在《新京报》的采访里提到,自己现在的心态比过去更积极,已经找到自我问题的所在,就没有必要再去传递孤独和伤感了。

  所以在2020年,张楚还真的给乐迷带来大惊喜——迷笛的20岁生日,他来了!有演出,还有直播!明天9月6日,是张楚全网第一次直播!

  

  

  事实上,每个人的“爷青回”并不一样。

  有人喜欢民谣,有人喜欢摇滚;如今有人喜欢rap,有人爱追爱豆,不同的乐迷也为乐坛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但二十多年过去,老炮们能影响至今,一是因为作品真的能打。

  比如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如今听来哪一部分都耐听。特别前奏,诗意又梦幻,大张伟都忍不住吐槽:很多听众就是不在意前奏,这前奏多好啊~

  

  不过现在张楚不爱传递孤独,还把这歌改了一个电子版出来,也很好听

  二是摇滚乐的现场感染力实在太强了。

  94红磡,面对充满好奇的香港观众,魔岩三杰硬是用自己的音乐气场制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摇滚世界,让全场忘记所谓的文化差异、看笑话心态,全身心迎接摇滚乐的暴击;

  十年后,2004年的迷笛音乐节,更是直接创下听众超八万人的记录,可见摇滚现场的魅力之大。

  

  当时迷笛还特别发行了这届音乐节现场DVD,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套摇滚现场DVD

  读懂了这种魅力,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媒体、节目愿意去关注摇滚乐队。乐队宣传渠道的增多,也让他们得以“浮上水面”,不再囿于小众圈子。

  更有意思的是,在和年轻人、新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老炮们也会得到新的刺激,学到更多新东西——那或许才是老炮们甘愿进入“烟火人间”的真正原因,交流不是可耻的,故步自封才是。

  

  

  所以,在疫情稍缓,很多音乐节正开启的时候,迷笛仍选择和快手合作做直播,线上线下同步庆生,也得到了老炮们的支持。连日常神隐的张楚都要出场,简直是在滚圈扔下一颗重磅炸弹。

  

  当然,张楚也没那么高冷,不愿被唱片公司包装的他,一次演出听到有小女孩说远道而来只想听他唱歌,他乐呵呵就唱了——创作者只会介意自己的作品被限制,但从不排斥被“喜欢”,被人“感受”到。

  

  张楚其实也是个“网瘾大叔”,爱发微博爱分享

  直播这种形式,也正把“感受”的机会留给每一位大众。

  很多人或许没有华东当年读高中就有看演出的条件,但现在只要一个手机,无论人在大山还是工厂里,都能感受到摇滚乐带来的冲击。

  

  而这种“感受”,会进入一部分人的心,年迈的奶奶,车间工人,都可以拿起乐器玩“摇滚”。

  取材于草根,反馈大众,这些,才是“摇滚力量”生根的土壤。

  

  在我看来,更感动的地方其实是,“人人皆可直播”的大环境下,快手平台对音乐圈的“有心”。

  此前,快手就做过坂本龙一的直播,老师还用中文给大家说“加油”,真的非常温柔~

  

  也做过“民谣在路上”唱聊会,小众音乐人的声音,同样值得被听见。

  

  这次的迷笛二十周年摇滚专场直播也是,就像当年迷笛成立学校,又办音乐节一样,总有一些喜欢摇滚的孩子,有的想唱,有的想听,迷笛给了他们近距离感受彼此的舞台。

  而拥有大众流量的快手,来做这种看似“小众”的事,本身也很有“摇滚精神”。

  

  综上,无论摇滚乐的黄金时代,还是滚圈的故事,那些所谓的“爷青回”,早在岁月里消磨殆尽,连当事人都不太care了;比那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当下”——

  当好作品以更好的方式呈现,无论什么年龄什么性别的人,都能感到“会心一击”的力量,那么,这些作品,才真正拥有了第二次生命力。

  而如果你完全没感受过摇滚乐现场,建议你看看迷笛的20周年生日趴。今晚已经直播了一场,很带感。

  明晚7:30,快手见。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最喜欢哪支摇滚乐队或摇滚音乐人?

  来评论区说说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