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2019年09月23日 16:45 新浪网 作者 小蒋的紫砂壶

  “泥是肉,砂是骨”。“骨”者,“砂”也,通常指的是紫砂泥中的石英颗粒,石英密度大,熔点高,能提高紫砂的烧结温度。紫砂,贵在有“砂”。砂,使烧成后的壶表,远比一般黏土制品透气性好;砂,使烧成后的壶体,一经泡养“火气”尽消,不夺香而无熟汤气。同时由于“砂”的原因,紫砂壶摸上去手感很好。

  许多壶友经常讨论如何判断紫砂壶的真假,其中有一条:紫砂有其独特的颗粒感,如果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的,就是真的紫砂壶,如果是光滑细腻的就是假的。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下。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紫砂的砂

  紫砂是一种矿料,本身含有石英等介质颗粒,不同于瓷器,砂是其烧成后的体现,也是紫砂的特点。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紫砂原矿石

  紫砂壶表面摸起来粗糙、细腻,其实是取决于其泥料的目数。

  在紫砂矿风化后研磨成颗粒的时候,会使用筛网,而泥料的目数就是根据筛网的目数来的。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矿料筛分

  目为直径单位,指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等等。

  目数其实就是指的泥料的粗细,目数越小泥料越粗,目数越大泥料越细。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算是粗的,壶身的凹凸感、颗粒感就比较明显,透气性也较好。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壶身表面就会比较光滑,如120目这种泥料,就少了那种颗粒感。另外朱泥的泥质也是比较细腻的,朱泥是属于泥岩类,区别于紫泥和段泥的粉砂岩。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目数示例

  壶身摸起来的颗粒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手感,什么是粗什么是细可以说是比较主观的,壶身颗粒感只能作参考却不能作依据。

  目前,市场上紫砂壶所用泥料的目数一般在“60目”左右,60目左右的泥料制壶,烧成后壶既细腻又有砂质感,泡养包浆后的光泽度也好,所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等物质结晶相多而玻相少,有较佳的抗震性、透气性和物理强度,经得起骤冷骤热,透气不透水。

  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颗粒效果不等同于颗粒感。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颗粒感,指的是成品紫砂作品的表面(这里主要指外表)有明显的颗粒凸出现象。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颗粒效果,指的是看起来有凸出的颗粒。

  颗粒感是视觉和触觉都可感知的颗粒效果,颗粒效果是视觉有颗粒、但触摸起来没有颗粒,实则是不同颜色颗粒导致的视觉错觉。

  颗粒原理

  紫砂泥是矿料磨粉加水制成的,紫砂坯是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壶是坯干燥后进窑烧结制成的。磨粉时,矿料中较软的物质多以小颗粒存在,较硬的物质多以大颗粒存在。紫砂壶经过去除水分的干燥收缩和烧制收缩后,由于不同硬度的物质干燥收缩不同,收缩小的颗粒就突兀出来,收缩大的颗粒就相形凹了下去。泥料中含有不同收缩率的成分,是成品存在颗粒感的前提。泥料加工的颗粒大小,决定颗粒感的程度。矿料的物理成分单一,成品就不会有明显的颗粒感。

  紫砂壶的颗粒感能不能作为分辨真假紫砂壶的依据?

  ▲底槽清矿料

  矿料中黏土和石英团结物的构成比例,决定了成品紫砂的颗粒感强弱。如果矿料中区域矿物的含铁量不同,或者量不同、或者存在方式不同,矿料就会在视觉上呈现区域性的不同颜色,这就是段泥。矿料区域含铁量但成分相同,矿料会呈现单一色,但烧成品会有不同颜色的颗粒,这就是俗说的芝麻段,主要见于青灰泥。其实,大名鼎鼎的底槽青,也是混生矿,只不过以铁离子存在的矿料,以类似鸡眼猫眼大的团状矿料(本山绿泥的夹脂)存在。

  泥料中的颗粒收缩率差别大,成品的颗粒感就明显。泥料中的颗粒含铁量差异大,成品的颗粒效果就丰富。导致成品存在颗粒感的先天条件是矿料成分丰富,但成品的颗粒感和颗粒效果可以人为调节,主要是拼泥、磨粉的目数和是否调砂。而人为调节对颗粒感、颗粒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矿的成分单一,包括泥料砂性差别和区域矿料铁含量的差别,即使矿料砂性再重,成品也缺乏颗粒感和颗粒效果。

  所以我们能得出结论:成品紫砂的颗粒感和颗粒效果并不取决于其矿料是泥性还是砂性,也不能作为评判紫砂真假好坏的标准。

  弘扬和传播紫砂文化,可搜索加关注微信公众号:女人如茶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