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东方居里夫人:生前参与制造美国原子弹,死后碑文:永远的中国人

东方居里夫人:生前参与制造美国原子弹,死后碑文:永远的中国人
2024年11月30日 19:00 新浪网 作者 艾弥儿S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崇洋媚外”一直都是中国人最讨厌的一个群体,一旦谁被扣上这样的帽子,那他注定在中国抬不起头了。

  因为这四个字的背后,还隐藏着“背叛祖国”的含义。

  但偏偏有这样一个“中国女性”,她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美国籍,但在去世之后,不但葬在了中国,其墓碑上甚至还被题上了六个大字:“永远的中国人。”

  大家肯定会疑惑,一个美国人,怎么可能会被中国人这么尊重呢?她不是都放弃中国了吗?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她对中国有过杰出的贡献,而且是在核武器领域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远渡重洋的求知女性”

  这个女性叫吴健雄,因为核研究上拥有极大的地位,一度被人称为“东方居里夫人”。

  但事实上,她最巅峰的人生是在美国度过的,而且即便到去世,她也是个美国人

  然而在1997年2月16日在纽约离世之后,她的骨灰却被中国接到江苏浏河镇的明德中学,以此告慰她的灵魂,以及表示对她的感谢。

  至于为何,我们得从她的求学说起。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一直在中国宣扬自己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并吸引中国留学生前往,恰好中国各方面的技术都很落后,所以也有意留学求教。

  由此诞生了许多留学赴美的人,吴健雄便是其中一个。

  1936年,只有24岁的吴健雄,便独自前往美国。

  因为从小就对物理学非常感兴趣,所以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之后,她主攻的专业就是核物理。

  在校期间,她师从赛格瑞,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毕业后除了在史密斯女子学院等院校获得重要职务,更曾前往美军内部,为美军授课

  但在美国获得各项成绩的同时,她也十分想念江苏的亲友和风景,尤其是在深夜,思乡之情更甚。

  而且她迫切地想要学有所成之后回到中国,用所学报效祖国,但她从未想过,后来的回国之路,居然会如此艰难。

  1942年,美国为了研制人类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特别提出了“曼哈顿计划”,这其中应用到的具体科研成果,便是“核裂变反应”。

  恰好吴健雄在核裂变领域拥有极深的造诣,所以经过导师的引荐之后,她顺利成为了研究团队的一员。

  这本该是她职业生涯中靓丽的一笔,但因为这属于美国的国家机密,最终导致她被美国“软禁”,即便她想回国,也被美国强行禁止

  在具体的工作中,当时吴健雄与团队顺利攻克了“浓缩铀”的制造问题,也是因此,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十分欣赏她。

  1945年7月16日,阿拉莫戈多沙漠上炸响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

  得知这个消息的当下,吴健雄激动不已,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回国帮助国家了。

  可就在这时,发生了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

  “归国女英雄”

  吴健雄在参与研究原子弹期间,深知中国同胞正在遭受苦难,所以听说原子弹在日本炸响,二战也由此结束的时候,她还曾为祖国脱离苦海而感到高兴。

  此后,她首次提出回国的请求,结果被美国以“中国刚结束战事,交通不便”为由给拒绝了

  既然如此,那就再等机会吧,反正她也有项目没有研究成功。

  到了50年代,吴健雄携手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的猜想

  但作为幕后推动者,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只有杨振宁和李政道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事实上,这件事的背后,正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女性科学家的歧视和打压。

  吴健雄深知此理,心情难免会产生郁结,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也就更加强烈了。

  可在吴健雄再次提出要回到中国的时候,美国直接挑明了态度:“你知道美国的国家机密,按理说是不应该离开美国的,但你要回去也行,先入美国籍吧。”

  其实当时很多中国的在美科学家都得到了类似的“威胁”,这几乎就跟“软禁”差不多了,但碍于没有更好的办法,吴健雄只能被迫接受,从此脱离了中国籍。

  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吴健雄终于看到了回到祖国的曙光。

  之后,她开始跟美国交涉,期间也得到了奥本海默的帮助,终于在两年之后,与丈夫携手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回到祖国的第一时间,她第一时间就回到故浏河,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之后更是前往北京,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

  虽然在美国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没有及时回馈祖国,但只要有心,任何时候都不晚

  周总理深知吴健雄这些科学家在美国的遭遇,所以在三个小时的谈话中,没有一句责怪,反而是与吴健雄商谈了许多如何发展中国科技的事情。

  打这之后,虽然吴健雄夫妻俩还是居住在美国,但他们回到中国的次数却是越来越多。

  个人年纪大了,无法亲身参与研究,那就投身教育事业,为中国科技行业培养了诸多优秀的学子,这些学子也深入到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而中国后来能注重自主研发,就是得益于吴健雄的建议。

  还有像是《80年代之中微子》和《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发展》等报告,更是为中国传输了先进的物理知识

  也许有人会说她在中国落后的时候没有回到中国,实数不应该,但当时的局势的确身不由己,这阵怪不上她。

  况且她后来将多年所学,对中国学子们倾囊相授,这不也是非常大的贡献吗?

  对于吴健雄的故事,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8条评论|45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替别人做嫁衣还说什么尊重,真是让人打心底里反感
2024-11-30 22:21举报34回复
这个人不配被报道,更比不上钱学森。国家危难时不出力,死后再想回国安葬
2024-11-30 21:57举报3回复
没当你是汉奸已是最大的宽容了,好自为之吧
2024-12-1 09:20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没当你是汉奸已是最大的宽容了,好自为之吧
2024-12-1 09:20举报回复
替别人做嫁衣还说什么尊重,真是让人打心底里反感
2024-11-30 22:21举报34回复
这个人不配被报道,更比不上钱学森。国家危难时不出力,死后再想回国安葬
2024-11-30 21:57举报3回复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