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9万年前的成年洞熊和幼崽,整体保存完好,牙齿外露、鼻子无损

3.9万年前的成年洞熊和幼崽,整体保存完好,牙齿外露、鼻子无损
2020年10月20日 18:56 新浪网 作者 万物和光

  全球暖化加剧,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在不停解冻,导致很多冰河世纪的猛兽遗骸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据《西伯利亚时报》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了39000年前一只成年洞熊(Ursus spelaeus)和一只洞熊幼崽的遗骸,其中成年洞熊保存完好,甚至鼻子都完好无损,有望从它们身上获取DNA。

  据悉,洞熊遗骸是被雅库茨克(Yakutsk)的驯鹿牧民在Bolshoy Lyakhovsky岛上发现,后被俄罗斯考古学家从两个相邻的永冻土坑挖出了两具洞熊遗骸,不出意外的话,它们应该是母子关系。经过初步分析,这对洞熊母子的历史可追溯到22000年至39500年前。

  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NEFU)北部生态研究所的莉娜·格里戈里耶娃(Lena Grigorieva)博士表示:“这是冰河时代‘洞系’动物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整具带有软组织的洞熊尸体。它们被永冻土保存得完好,包括内部器官组织,甚至是鼻子。以前学界仅发现了洞熊的头骨和骨头,相信这一发现对全世界都非常重要。”

  如果科学家真的从洞熊遗骸上提取了DNA,相信以现有的克隆技术可能会成功复制出一只洞熊,但是否有必要就有待考虑了。另外有趣的是,主导猛犸象复活项目的团队也是他们。

  资料显示,在寒冷的冰河时代(末次冰期),所有动物都有一身厚皮毛抵抗风雪,比如猛犸象、披毛犀等;有些则靠遮风挡雪的洞穴续命——“洞系”动物,如洞狮、洞熊。其中洞熊是一种在更新世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大约2万年前灭绝,其名字来源于大多数化石都是在山洞中发现的。

  其实洞熊被发现的时间很早,但当时没人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有说猿类、猫科动物、犬科动物,还有说是独角兽、龙之类的神话生物(考虑到当时的科学知识水平也能理解)。直到1774年,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埃斯珀(Johann Friederich Esper)将它们归于北极熊。在20年后,洞熊被明确确定为新物种、一种已灭绝的熊。后来洞熊化石太多,德国在一战时期将其用作磷酸盐的来源。

  研究表明,洞熊和现代的棕熊、北极熊是近亲关系。其体型和棕熊差不多,体长在2-3米之间(雄性比雌性大),体重在250-500公斤之间。过去很长时间里,洞熊被认为是素食主义者,吃肉只是偶尔。证据来自食草动物通常缺少前臼齿,同时洞熊前臼齿和后臼齿之间存在缝隙同位素分析只有少量的碳13和氮15,这两种物质在食肉动物中含量很高。不过后来洞穴化石发现越来越多,同时洞穴化石周围还有洞狮等其他动物的骨头化石,这才证明洞熊是肉食主义者,是当时欧洲的顶级掠食者。

  至于洞熊的灭绝原因,主流理论认为跟智人有关,不过不是猎杀,而是抢了洞熊的洞穴。早期的智人用长矛、石头将洞熊赶出了洞穴,使得洞熊的生活变得复杂化,导致洞熊种群常在严寒中冻结。加上饥荒,洞熊很快就从地球表面消失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