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曾比麻雀还泛滥,却因谣言遭灭顶之灾,如今已难觅踪迹,恐灭绝

曾比麻雀还泛滥,却因谣言遭灭顶之灾,如今已难觅踪迹,恐灭绝
2020年10月21日 17:58 新浪网 作者 果然悠1007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杜绝野味从我做起,因为它们不属于餐桌上的美食!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爱吃野味也是有目共睹,翻开古书数一数,几乎没有什么野生动物能够逃过我们的餐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没有什么不能吃的。随便捡几个词即可见一斑,例如我们成语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关于野味的词语,什么山珍海味、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满汉全席等等。

  野味虽好,但是对生态的环境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们的大量食用和环境的变化,很多野生动物繁殖生长跟不上人们食用的速度,逐渐成为濒临物种,甚至已经到了面临灭绝的现状。而细数近三十年里,要说飞禽里面哪个野味最惨,恐怕被国人誉为“天上人参”的禾花雀,一定能上榜首!

  

  禾花雀是一种小型鸣禽,和我们常见的麻雀大小差不多,胸体淡黄,叫声鸣人,学名也叫做黄胸鹀。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所以它的别名也非常的多,有叫老铁背的,也有叫麦黄雀的,还有叫黄胆,黄豆瓣的。分布广泛,数量庞大,高峰时期达到数百万只,但是就是这个比麻雀还泛滥的物种,现在竟然快绝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记得小时候家里还能经常能看到禾花雀的,每年的麦收时刻,就会看到成群结队的麦黄雀聚集在树木上面,等待着麦收的开始。因为麦黄雀和麻雀一样喜食麦粒,所以那个时候麦黄雀的地位并不太高,甚至一度被人们认为和麻雀一样属于四害的害虫,遭到了人们的捕杀和追赶。

  不过随着粮食生产稳定的提高,人们不再于小动物抢夺口粮了,也就不再那么仇视和黄雀了。按说和花雀了应该像喜鹊一样过上不愁吃喝的好日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野味需求的加大,这个被称为“天上人参”的禾花雀,命运也发生了转变。

  

  在我国民间,禾花雀素有“天上人参”的说法,人们认为禾花雀有滋养进补的作用。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的两广,在当时有一个特别错误的宣传,认为利用禾花雀来煲汤可以补肾壮阳。虽然这一说法至今没有得到科学证实。但是由于传统粤菜的广泛传播,导致禾花雀成了餐饮行业的宠儿。

  而由于该物种一直没有实现人工繁殖,市场所需只能野外捕捞,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人们疯狂的捕杀,这也给禾花雀带来了灭顶之灾,并造成野生禾花雀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有数据显示,在禾花雀市场交易最为火热的90年代中期,每年就有上百万只和黄雀被人们捕杀并端到了餐桌上。

  

  让人可笑的是,禾花雀所谓的“天上人参”,只不过是商家宣传的一个噱头,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的科学证实,作为飞禽类的小型鸟属,禾花雀身上的脂肪含量还没有常见的麻雀鸽子丰富,营养价值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是因为这个谣言的盛行,导致禾花雀数量也是越来越少。

  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作为飞行量较大的鸟类,因为脂肪的含量较少,禾花雀的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因为禾花雀被人们大量捕杀,已经越来越少了!此外,黄胸鹀属于候鸟,捕捉、宰杀、食用这类飞鸟,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2019年之间,短短三十年的时间,禾花雀的野生数量下降了90%以上,不少地区已经很难看见这个小时候常见的小鸟了,禾花雀已经有了灭绝的危险。根据濒危红色物种目录里可以看到,2004年禾花雀已经被列为近危物种,到了2008年禾花雀被列为易危物种,而到了13年禾花雀被列为濒危物种,到了17年的时候,禾花雀已经被列为极危物种了。

  

  禾花雀从“泛滥”到“极危”,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虽然环境变化是一个因素,但是人们的疯狂捕杀才是其重要原因。如果再不加以重点保护,恐怕禾花雀以后在我国只能在课本上看到了。所以在大家野外游玩的时候,看到这类小鸟请爱护它,不要为了口舌之欲去捕捉它。不仅违法,还容易增加感染不明病毒的风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