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奇葩说》今年捧红了这位少林扫地僧|曹米糯专栏

《奇葩说》今年捧红了这位少林扫地僧|曹米糯专栏
2021年02月25日 20:30 新浪网 作者 锵稿

  三不五时,就有学者通过节目而走红。

  只不过,曾经的于丹、易中天需要通过公办的中央电视台,而薛兆丰、刘擎则转到了私营的视频网站。

  时代变了,但又有些东西没变。

  世道崩坏,从知识分子不说话开始

  文|曹米糯

  作者简介:一不懂理论、二没有实践、三有点社恐、所以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写电影的路人甲。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导

1

  说实话,我已经很久不关心《奇葩说》了,尤其在前几年出了“单身是贵族还是狗”“婚前要不要啪啪啪”之类浪费时间的辩题之后,不过,今年的第七季还真有个特大看点——新任导师刘擎。

  刘擎2014年于北京“中国说”活动,正围绕“中国眼中的世界、世界眼中的中国”展开圆桌讨论

  刘擎是何许人也呢?刘擎是个“大宝藏”!他是理工科出身,后来又转向了政治哲学;曾任职于著名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而且教过很长一段时间历史;他早在80年代便凭借诗歌和先锋戏剧在上海名噪一时,甚至抢了影评人的饭碗,写过不少与电影有关的评论和随笔。总之,政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化工……聊什么都不成问题。

  刘擎所撰写的《革命之路》影评发表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3月29日

  比如就《奇葩说》今天更新的最新话题——作为职场新人,如果老板不喜欢我,要不要辞职?——刘老师就提供了一个有助于自我成长的视角:如此讨厌你的老板,他居然留用你,你一定有一个盲区,是你没有发现自己拥有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而你的感受,“老板不喜欢我”,则妨碍了你去发现这种价值。

  虽说刘擎老师没少“跨界”,但登上《奇葩说》这样更年轻、更时髦、更娱乐的舞台,多少还是有些出人意料。不过话又说回来,他的这一选择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记得去年5月,在一个名为“自由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线上讲座中,刘擎老师曾经表达过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某种“沮丧”,他明确表示“我现在有时有点颓唐回避,这是我需要反思改变的”。

  刘擎于该讲座上发表的原话摘录

2

  加盟《奇葩说》或许就是刘老师所指的“改变”——不颓唐,不回避,而是走到前台直接发声。方式变了,态度却丝毫未变,他的点评严肃而中恳,分明就是大学教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样子。也许是政治哲学出身的缘故,刘擎老师并不在意观点的新奇,而特别在意观点的价值取向

  刘擎目前出版的六部著作

  比如针对“你支持自由买卖生命时间吗”一题,刘老师表示:“市场本来应该创造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是当所有的东西——连人、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时间——都可以被买卖的时候,这个市场造就的不是斑斓多彩的世界,而是一种颜色,那就是金钱的颜色,它会使世界变得更加单一化。”这是对“放任自由主义”的警惕,其背后的核心价值是公平。

  比如针对“要不要在家长群跟风吹捧老师”一题,刘老师这么说:“当吹捧成为必要的时候,跟风就是无效的。老师跟家长最好的关系是变成朋友,讨好和卑微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这是对理想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其背后的核心价值是平等。

  再比如针对“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一题,刘老师认为:“这个世界应该让那些不好的选择消失,八小时工作制,一周休息两天,是一个进步。因为人不只是有效率,不只是能够当做成本收益的计算符码,人是一个作为目的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任何发展的工具。”这段就更明显了,其背后的核心价值是人权。

  刘擎在其微博发表关于“人是目的而非工具”言论的补充

  精彩不精彩?精彩!热闹不热闹?热闹!

3

  但仔细想想,荒诞感又油然而生——公平、平等、人权,这些不都是最最基本的常识和道理吗,甚至包含在遍布大街小巷的24个大字中。

  可是,为什么这些最最基本的常识和道理,在21世纪20年代的中国竟然成为了一种“罕见”“稀缺”的观点?为什么一夜之间,从受众到媒体仿佛都在刘擎老师身上找到了“少林扫地僧”的影子?

  刘擎参与编著的13本书

  原因当然很多,比如80年代的思想启蒙与90年代的经济至上的此消彼长,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欠缺,比如高校扩招后“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科以及“不愁找工作”的财经专业对传统人文学科的碾压,比如知识分子“过度爱惜羽毛”或者“十年怕井绳”的不良传统等等……但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条原因,不用我说大家也感受得到,那就是2013年之后言论空间的不断收紧

  我翻找了一下十几年前自己还在懵懂状态时读过的书:哥伦比亚大学在读博士刘瑜的《民主的细节》(2009),近距离观察美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的《大实话》(2009),借历史和时事关照现实;欧洲问题专家陈乐民的《启蒙札记》(2009),重新梳理欧洲启蒙运动;还有说不清正业到底是什么的梁文道,他的时评专栏在2009年集结成书,从低俗到炒作,从民主到多元,什么事都敢说上几嘴,该书的名字也够直白,就叫《常识》(现在看,更讽刺了)。

  开播于1998年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于2017年9月12日宣布停播

  这些书好不好,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最令人感慨的是,十几年前那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问、发声、普及常识,而现如今却再也见不到当年那种“积极热闹”的景象。是之前的普及工作已经很全面很周到以至于不再需要基础常识了吗?显然不是!否则我们怎么会为《奇葩说》中刘擎老师近乎于“1+1=2”的观点拼命地点头、奋力地鼓掌呢?

4

  当空间收紧,而多元的、良性的、正当的言论又被封禁、被排挤、被边缘,剩下的自然就是那些伪科、伪史、功利、犬儒、反智之类的东西。而继权力之后,资本、流量又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扭曲的状态,于是几年下来,连黑与白的界线都开始渐渐模糊。

  知识分子跨界到商业化、娱乐化的圈子永远伴随着争议,但基于上述原因,我又非常理解刘擎老师加盟《奇葩说》的初衷。尽管他本人谦称一切只是源于“比较强的公共关怀”和“参与公共讨论的愿望”,但更深一层,我们有理由相信导致刘擎老师“出圈”的根本原因是不甘心主动放弃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尤其在令人沮丧的当下。

  刘擎在节目中分享的这段关于“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该不该回”的话,亦是他内心认定并且正在践行的理念

  空间在收紧不假,但空间并没有完全消失;发声未必会收到回应,但不发声一定不会收到回应。既然严肃的空间越来越窄,那就去商业的空间里说,去娱乐的空间里说,去监管者想象不到的空间里说。诚如福柯所言——话语即权力——研究政治哲学的刘擎老师一定比我们更明白其中的深意。

  不过也必须强调,因科普“1+1=2”而得到大众的肯定远远不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定位,以刘擎老师的学识和能力,他可以也应该为我们解析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但“1+1=2”是抵达“2+2=4”的必经之路,也是避免滑向“1+1=1”的最后堡垒,有刘擎这样敢于“出圈”并甘愿承担相应责任的老师镇守在这里,是今时今日我们为数不多的慰藉。

  编辑/徐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奇葩说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