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同事打小报告,领导向你问罪,公孙弘告诉你怎样才能全身而退

同事打小报告,领导向你问罪,公孙弘告诉你怎样才能全身而退
2020年08月06日 13:35 新浪网 作者 历史da揭秘

  有一天,汲黯向汉武帝弹劾公孙弘,说他身居丞相要职,薪水也很可观,但睡的却是很普通的被子,吃的只是粗茶淡饭,目的不过是,让大家认为他是一个清廉的好官。堂堂的丞相,竟然做出这种沽名钓誉的事,那还得了。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马上问:“公孙爱卿,这事属实吗?”

  这是《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里记载的一个故事,原文如下:【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那么这个汲黯是谁呢?为什么要打公孙弘的小报告呢?

  说到这个汲黯,汉武帝也要忌惮他三分。因为他为人太耿直,喜欢直言劝谏,根本不管你面子过不过得去,哪怕是汉武帝一样。不过幸好汉武帝还算是一代明君,对这个汲黯一直忍气吞声,还称他为“社稷之臣”。换一个皇帝试试,汲黯就算有十八条命也早没了。

  一个连皇帝面子都不给的人,还会给一个丞相的面子吗?所以汲黯打公孙弘的小报告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公孙弘心里不由咔噔一声,咬牙切齿地骂着那个汲黯。你说我盖什么吃什么哪里碍着你的事了,干嘛要在老大面前告我一状呢。

  不过骂归骂,得想办法过去这一关啊。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弘谢曰:“有之!”】 “陛下,汲黯所说的一点不假!” 公孙弘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满朝文武大臣中,他与我关系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大家的面弹劾我,说到了我的痛处。我位高权重却生活异常俭朴,确实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声誉。”

  公孙弘剧照

  

  公孙弘非但没有狡辩,而且满口承认,汉武帝一时还不知如何是好。只听公孙弘继续说道:“陛下,我听说我管仲出任齐国丞相时,有三处住宅,生活奢侈得可以齐桓公相比,但齐桓公依靠他成就了霸业,这是管仲用一种君王的思维打理国事。后来齐景公时,晏婴出任丞相,每顿饭不吃两种以上的菜,妻妾从不穿丝绸衣服,但将齐国治理得很国泰民安,这是他以一个普通百姓体恤民情的原因。我是想向晏婴学习,就是希望自己和那些地方小官,不要有什么差异和特殊化!”

  汉武帝一听,公孙弘所言甚是啊,难道是汲黯故意找公孙弘的茬吗?公孙弘好像知道汉武帝的心思,马上解释说:“汲黯对陛下一直忠心耿耿,所以他才宁愿得罪我,也要将他的怀疑告诉陛下。”

  有关这一段,《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写得很详细:【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僣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亦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黯言。】

  汉武帝这是听得频频点头啊,看来自己没看错,这个公孙弘不仅是个好官,而且还很有肚量,汲黯那样弹劾他,他不仅不记仇,还说汲黯的好。

  这样的人,必须要重用啊!

  汉武帝像

  

  其实,朝廷也是一个职场,汲黯就是一个爱打小报告的同事,汉武帝是领导。如果有同事向领导打小报告,面对领导的疑问,愚蠢的人可能会一个劲地辩解,但这种事急于辩解是无济于事的,很可能还适得其反。我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公孙弘的应对之策:

  1、不反驳不辩解。汲黯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这一点满朝文武都知道。他要么不说,要说肯定是有图有真相。这个时候辩解是引火上身,因此公孙弘很直接地承认了汲黯的弹劾。

  2、举例子说事实。承认事实并不等于坐以待毙,而是列举前朝两个有名的大臣,一个奢侈一个节俭,说了两种生活方式是治理国事的两种思路,同时还自比于两个名相,引起汉武帝的认同。

  3、不记仇不报复。汲黯给他下了这样一个大坑,他不趁机说汲黯的诬告,反而在汉武帝面前称赞汲黯的忠诚。这里有两层用意,一是说明公孙弘的气量,二是证明汉武帝没看错人。这一招两用,同时照顾了汉武帝与汲黯两方的面子,实在是太高明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