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2019年10月19日 08:06 新浪网 作者 娱乐猴哥呀11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要说起来这荆州地区,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四战之地。可以说虽然富庶无比,而刘表作为三国时期荆州地区的治理者。可以说虽然战略目光不怎么样,但是确实是把荆州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刘表是当时荆州地区最高的统治者了,而他在立嗣方面显然就做的不太好。

  两个儿子刘琮和刘琦之间可以说是争斗不断,那么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刘琮直接选择投降,而不是与曹操大战一场,维护荆州地区的稳定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刘琮选择了投降。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首先先来分析一下荆州集团的内部环境。

  当时来看,荆州集团内部可以说是乱成了一锅粥。按照当时的史书描述:

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可以说刘表的这种做法可以说很让人迷惑,先是表现出来对长子的爱护,看起来像是要立长子作为集团继承人。但是后来又被蔡氏吹枕头风,然后又想要废立。可以说这种左右不定的状态,直接导致荆州集团人心惶惶,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内部的不和睦。

  刘琮,刘琦二人相互猜疑,而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刘备。要知道当年刘表曾经有意把荆州交给刘备。但是刘备因为顾及到自己的名声,因此就拒绝了刘表。而在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这三种势力相互之间互相提防,纵然荆州地区带甲十万,刘琮还是选择了投降。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其次再来看看当时荆州的外界环境。

  当时来说,荆州外部环境比较恶劣,自古以来,荆州有着四战之地的称谓。一边是江东,另一边是曹魏,身后还有着虎视眈眈的交州士燮,还有益州的军阀势力。

  虽然据史书描述,当时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之下可以说安居乐业,其原文如下:

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尉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但是也经不起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的折腾。毕竟当时刘表在把荆州交给儿子刘琮之后,局面显然就不那么美妙了。毕竟当时来说,荆州地区已经缺少了刘表的威慑,使得一些人与少主刘琮离心离德。而与刘备,刘琦眉来眼去。

  可以说原本荆州地区之所以可以自立于天下,可以说是离不开刘表对于地方的治理还有名望。但是刘琮显然就没有这种声明,而且当时江东与刘表有嫌隙,曹操大军进攻。可以说刘琮是无力回天,选择投降,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最后来看一刘琮这个人,来分析一下他投降的过程以及这一事件的影响。

  其实要说起来,刘琮确实跟刘表是一个性格,在曹操大军来袭的时候,他想到的第一就是守卫住荆州的基业。据史书记载:

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

  从此来看,刘琮还是有点血性的,毕竟当时来看,曹魏大军的实力应当是远超荆州地区的兵马的。毕竟荆州集团在最巅峰的时候也不过是十万兵马,而占据了北方的曹操,兵马显然要多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刘表还希望战斗,其实也不是那样的不堪。

  刘琮手握荆州兵权,为何不联合刘备抗击曹操?而是选择束手就擒

  但是最后他还是被部下劝服了,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抵抗曹操,就必须要重任刘备,但是一旦重任刘备,那荆州就变成了刘备的荆州了。而且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按照之前那种势头,可以说统一天下是早晚的事情,毕竟汉朝的时候,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处在黄河流域。而处于江南地区的荆州集团,显然没办法抵抗北方曹魏的进军,从此来看,刘琮投降也并没有问题。

  而在刘琮投降之后,他就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爵封列侯。可以说最后也算是落得了一个还算可以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