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以生活为画布:路易威登在中国的艺术足迹

以生活为画布:路易威登在中国的艺术足迹
2024年09月14日 17:09 新浪网 作者 卷宗Wallpaper

  延续2023年“White Canvas: LV Trainer运动鞋合作系列”的理念,路易威登于近期推出与两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周轶伦及文那以LV Trainer运动鞋为原型展开的全新艺术创作。从时装与硬箱的设计,到展览与出版物的策划,多年来,这一老牌时装屋在多方位的跨领域协作中,与当代艺术家及来自各领域的创作者们展开了一场场创意的邂逅。在此,让我们一同回溯路易威登在中国的艺术与设计旅程,并试图在不同文化的本质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传统观点之外,寻得一种更富生命力的、杂糅而开放的文化观。

  路易威登“白色画布:LV Trainer运动鞋艺术合作系列”新作展示空间,上海张园

  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中,德国哲学家Edmund Husserl首次使用“生活世界”(life-world)一词,来回应现代性对于我们所处世界的异化。他指出:“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只能对这个世界提出他们实践和理论的问题;在人们的理论中所涉及的只能是这个无限开放的、永远存在未知物的世界”。在此基础上,法国哲学家Henri Lefebvre认为日常生活具有一种“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是在均质世界中获得差异性体验的可能性。

  早在近一个世纪前,路易·威登先生的孙子嘉士顿-路易·威登便开始邀请、委托艺术家参与产品创作与品牌活动,这一系列的跨界协作开启了一场关于“生活世界”以及生活艺术的冒险旅行。2001年后,路易威登与包括Richard Prince、村上隆、草间弥生、Damien Hirst、Jeff Koons等在内的当代艺术家们展开了深度合作,成功地对时尚与艺术的关系作出了再定义。而在这之中,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及设计师的合作亦尤为引人瞩目,在丰沛的创造力与文化的交融中,这一切无疑为路易威登的当代艺术版图注入了全新的能量。

  路易威登在近期发布的“白色画布:LV Trainer运动鞋艺术合作系列”中邀请中国当代艺术家周轶伦与文那展开创作,由此揭开路易威登艺术项目的最新篇章。该项目旨在邀请当代艺术家们以标志性的纯白皮革低帮LV Trainer运动鞋作为挥洒灵感的白色画布,于2023年在米兰正式推出首个合作系列,并由此广受好评。

  艺术家周轶伦(上)与文那(下)

  与路易威登近期发布的

  “白色画布:LV Trainer运动鞋艺术合作系列”新作

  周轶伦的创作实践基于对生活世界中的日常物品进行重新创造,试图通过对形式、材料、观念的重组审视被现代性笼罩的生产形式。在周轶伦的作品中,关于艺术与日常物品的“有用”或“无用”的争论无法奏效,或者说二者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由周轶伦创作的两款LV Trainer运动鞋强调颜料的流淌感,正是对生活世界中各种物质、事件、情感与观念互相缠结的隐喻。两款运动鞋均由路易威登位于意大利的Fiesso d’Artico制鞋工坊进行制作与手绘,手工晕染的渐变效果与流动的颜料叠加,让鞋面产生一种速度性的视错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轶伦分别为两款LV Trainer运动鞋命名为“42.5°C”(橙黑配色)和“-8.6°C”(粉蓝配色),这两个温度与颜色之间的关联,调动起公众对于日益严峻气候危机问题的关注与思索。

  周轶伦与路易威登携手推出的

  “42.5°C”(上)与“-8.6°C”(下)

  艺术家文那则以其对中国传统神话形象的再造为人所知,在她演绎的两款LV Trainer运动鞋—— “Wave”(浪之上)及“Cloud”(云之上)中,同样强调图形带来的动势,但更显轻盈飘逸。她援引壁画中海浪与祥云的绘制方法,并加以转换。例如在 “Wave”中试图营造出鞋履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直观动态感受:浪花分别位于一只脚尖与另一只脚跟,宛如踏浪前行。“Cloud”则着重烘托祥云腾空的漂浮感受,传递出对于自由与神秘的不羁向往。

  文那与路易威登携手推出的

  “Wave”(浪之上)及“Cloud”(云之上)

  正如Bob Marley曾唱道:“我的脚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由周轶伦和文那创作的“白色画布:LV Trainer运动鞋艺术合作系列”不仅仅是鞋履本身,同时也是对借助想象力及诗意挣脱世俗庸常的隐喻。神话、现实以及那些灵光乍现的时刻,裹挟着个体对于周遭世界的复杂感受,被艺术家浓缩在脚下这一小小的方寸之间,陪伴拥有者在Husserl笔下的“生活世界”中展开冒险。

  路易威登“白色画布:LV Trainer运动鞋艺术合作系列”新作展示空间,上海张园

  艺术家在“白色画布:LV Trainer运动鞋艺术合作系列”中试图捕捉的灵性体验,实则深嵌于路易威登的旅行精神之中。在法国哲学家Michel De Certeau看来,从日常生活的均质空间中突围主要依赖两种方式:一是人们运用语言和文化来解构现有权力体系,创造新的空间;另一种就是“行走”(walking)。“行走”可以创造窥视、观察的机会,在肉身移动的过程中重组稳定的城市空间秩序。在路易威登与中国创作者的合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这一点的关切。

  路易威登《游记》系列邀请著名艺术家与青年新锐以插画的形式讲述旅行之中有关国家与城市的故事,力求展现多维时空中缤纷的世界图景。2016年,路易威登《游记》系列新增南非与巴黎特辑,而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小东则受邀作为南非的记录者与讲述者,以绘画、影像、文本等跨媒材的语言捕捉其在南非体验到的细节与情感。

  刘小东参与创作的路易威登《游记》南非特辑

  艺术家延续了此前在旅行中时常运用的“照片画”形式,在舒舒夷国家公园、布莱德河谷等地做动植物写生,亦于开普敦、好望角等地通过画笔记录市井生活。“照片画是最合适的表达。人类的感觉是非常复杂的,你需要调动所有的感受力与认知能力,去认识周遭。然而艺术家的思维又是更加复杂的、一瞬间的过程。无论是现场的第一直觉,还是事后的文字记录,或者照片以及最后的绘画作品,所有的方式都是一体互补的,它们都是绘画的延伸,都因为绘画而产生,不同的手段是为了呈现与现实平行的艺术轨迹,不败给现实。”刘小东曾如是说。

  在路易威登《游记》南非特辑中,刘小东延续了此前在旅行中时常使用的“照片画”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动植物与市井生活的写生。

  自2019年起,摄影艺术家冯立亦多次与路易威登合作。在于巴黎为路易威登《时尚之眼》系列所拍摄的作品中,冯立带着近乎戏谑的口吻捕捉了巴黎这座如万花筒般绽放的浪漫城市。在冯立的镜头下,生活往往以怪诞的方式从庸常中涌现。艺术家甚至拍摄了巴黎的街头抗议场景,以不羁的方式展现这座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城市的精神内核。当代艺术家刘韡同样是路易威登的长期合作者,在2023年围绕绘画、图像及工艺展开的创作实践中,刘韡以其“三明治”系列为起点,使用二维数码图像将当代中国城市景观重组为硬箱上的现代“风景”,以此创造出一座独一无二的“硬箱塔”。“三明治”,象征着被技术加速主义支配体系中被快速消费的物质,体现了艺术家对于由城市构建起来的现代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城市化现实中被异化个体的深度拷问。

  滑动查看:

  冯立为路易威登《时尚之眼》系列拍摄的巴黎

  上:刘韡以其“三明治”系列为灵感,创作了同名硬箱塔,首次亮相于路易威登北京硬箱家居展。

  下:刘韡对于“三明治”的创作基于对屏幕感的的预言,其绘画由白色底色、线条和颜色三层叠加,因而得名“三明治”,象征着当代生活中被快速消费的产物——虽不健康却又充满诱惑,视觉的语言也映射着我们的身体。

  为何选择与中国艺术家及设计师合作?路易威登的生活艺术哲学如何与古老的文明之间撞击出回响?这一点是路易威登中国艺术项目需要思索的课题。然而,如何在时尚与艺术之外探寻关于中国以及东方的在地性文化与路易威登理念的结合,这一点似乎在艺术家徐冰创作的文房四宝特别定制硬箱中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2016年,路易威登与艺术家徐冰携手,以其代表作品“英文方块字书法”的元素为灵感,创作出一款文房四宝特别定制硬箱。

  徐冰以其“天书”、“地书”等系列作品为众人所知,在本次合作中,徐冰以其代表作“英文方块字书法”的元素为灵感,试图以此突破文化禁锢而重塑经典,这与路易威登的理念不谋而合。徐冰以中国现代诗人翟永明的诗歌《在古代》及诗作者附言为基础,历时两年创作了“英文方块字书法”手稿,随后巧妙地转印至路易威登的Monogram帆布之上,再由此制成特别定制硬箱。箱内除了置有文房四宝以外,还包括刻刀、刻台、印泥、笔架、毛毡等由艺术家亲自挑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正如徐冰在作品中时常探讨的跨越文字与语言的交流议题,这款硬箱也蕴藏了有关“对话”与“融合”的无限可能。

  徐冰 × 路易威登“英文方块字书法”文房四宝特别定制硬箱

  而由设计师周宸宸为路易威登Objets Nomades旅行家居系列创作的Signature扶手椅与沙发,则以中国云南层层相叠的梯田及美国亚利桑那州天然雕琢的羚羊谷的自然纹理为想象原点展开创作。设计师致力于通过独特而客观的视角,平衡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努力寻找属于中国当代且与世界同步的设计表达方式,这与徐冰试图以“英文方块字书法”去消弭文化成见的作法似是同构的。又如艺术家赵赵以其《弥留3号》为灵感进行创作的Artycapucines系列限量艺术手袋,将5种皮革裁剪成353小块重新组合(来自艺术家在公路上目睹的一起关于动物的事故),最终引发一种“东方式”的生命沉思,亦是浮光掠影的现代生活缝隙中涌动的能量。

  由周宸宸设计的 Signature扶手椅与沙发。整体动态的“悬浮”结构裹以细腻路易威登皮革,以及来自知名意大利品牌Paola Lenti亮眼的立体Dots面料。

  上&中:艺术家赵赵以其作品《弥留3号》为灵感创作了Artycapucines系列限量艺术手袋。整个手袋用到了5种皮革,并以激光切割技术将它们裁剪成了353片,而后采用了手工刺绣、机器刺绣、不同图案的印花、浮雕加工等工艺。

  下:赵赵,《弥留》,2018-2021,黄铜、不锈钢、黑铁、蓝色钢。©赵赵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此外,在位于成都太古里的中国首家路易威登餐厅“THE HALL|会馆”中,路易威登邀请来自中国“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郝振瀚创作了艺术餐盘系列,将来自中国的原创作品融入路易威登餐厅。郝振瀚时常以社会议题或是日常小事为出发点,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根源,探讨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与现实。这组作品名为《天光》,灵感来自散落在拥挤里弄和历史夹缝中的暗流,共有五个章节,每个章节围绕一个物件展开,诗意地诠释了中国的、东方的生活美学理想。

  上&中:郝振瀚为“THE HALL|会馆”创作的艺术餐盘系列

  下:位于成都太古里的中国首家路易威登餐厅“THE HALL|会馆”

  在路易威登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合作中,我们或许得以在关于不同文化的本质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传统观点之外找到一种新的文化观:一种更富生命力的、杂糅的、开放的文化观。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潮流同时演进的现实中,文明之间需要寻找差异共生的途径,艺术、设计与时尚,无疑就是建立这种联结的关键方式。正如旅行箱中那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笔墨纸砚,伴随墨色在宣纸上逐渐晕散而呈现出迷人的文化图景,书写出一段段有关当代生活哲学与东方文明之间的交融叙事。

  图一&二:曾梵志(上)与黄宇兴(下)与路易威登合作的Artycapucines艺术合作系列手袋

  图三&四:丁乙与路易威登合作创作的鸡尾酒杯与雪茄硬箱

  除了与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强强联手——例如与当代艺术家丁乙、曾梵志与黄宇兴的合作等,路易威登同时致力于对于中国新锐艺术力量的发掘,并以此时刻保持与最具先锋创造精神的实践者们同频共振。2023年,路易威登与中国艺术家侯子超携手,共同踏上对传统工艺、虚拟现实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之旅,创造出三款硬箱,分别为:《洒果》《星路》与《落果岛》。 

  侯子超的创作涉及绘画和装置在内的多种媒介,关注当下文化语境中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他利用图像语言表达人造景观与真实自然的疏离感,在数字图像观看习惯与艺术家绘画行为的对话中,蕴藏着古代占卜与数据算法间复杂而暧昧的关系,最终引领观众走向艺术家为众人创造的“理想的景观”。

  侯子超与路易威登合作的三款硬箱《洒果》《星路》与《落果岛》

  而与艺术家王子平合作的Artycapucines手袋,是该系列收藏中的最小尺寸手袋,取名“甜牙”(Sweet Tooth),颇显俏皮可爱。作为一名中国新锐女性艺术家,王子平的创作围绕充斥日常生活的数码图像展开,但却承接自色域绘画以来的现代绘画传统,并深受荷兰女性艺术家Hilma af Klint的影响。对王子平来说,作品最后的完成在于观众在扑朔迷离的图像迷宫中以自己的方式拼凑出故事的情节,而这只小巧的手袋,也在陪伴拥有者旅行与冒险后而抵达自身的使命。

  王子平与路易威登合作的Artycapucines手袋,是该系列中尺寸最小的手袋,取名“甜牙”。

  2024年,路易威登与当代艺术家孙一钿合作推出早秋女装系列,并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举行全新寰游时装秀。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孙一钿创作中的动物形象被广泛援引,赋予各式服装趣味而灵动的光彩。正如刘韡的硬箱塔背后蕴藏对城市化与现代性的思考那样,孙一钿创作中的形象呈现了中国巨型小商品制造业的细节,并以诙谐、超写实的方式将这些细节纤毫毕露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最终令这一看似轻快的对象成为我们思索今日生活可能性的想象空间。

  滑动查看:

  路易威登2024早秋女装系列孙一钿合作款

  时尚的定义本身是具有流动性的,而这或许也是当代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当代”的原因其一——所有的“新”,都是传统与现实不断叠加与重组的结果,它永远展示出面向未知领域的勇气,拥有对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敏感,并且最终由生活在此时此刻的“我”进行定义。正如侯子超、王子平与孙一钿这一众新生代艺术家所展现的那样,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与自身传统,以及所有文化“他者”的关系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路易威登与中国艺术家的合作项目,或许正是持续松动“异质”文化、生活与艺术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关系,拥抱流动的“生活世界”的一种尝试。

  撰文:幾松

  编辑:夏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艺术家在古代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